返回

皇凰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59章 北定中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转眼开战已有半年,他们离开平阳之后,我于平阳照看高熲半月有余,直到他可以承受长期奔波,才决定与其一同返回长安。

  孩子们都来了,甚至前些年被独孤善带回独孤府的李渊以及许久未见的地伐也一同等在门口。

  郑果儿带着他们,阿藦推着轮椅将久病的阿三带了出来,阿二抱着杨谅,手里牵着阿五,那模样甚至比我更像个操碎了心的母亲。

  家里不曾有更年长的女子,她便是长姊如母。

  我从马车上下来,穿着一身的胡服,风尘仆仆。

  眼泪旋即溢满了她的眼眶,郑果儿未曾一语,而至直径走过来紧紧的抱住了我。

  她身子僵硬,浑身战栗。

  她的眼泪没入我的颈窝,我感到的却是丝丝暖意。

  她的手死死的抓住我后背上的皮衣,咬着牙说道

  “若阿姊有三长两短,果儿真的无法在在这世上自处……”

  她的话让我感动也愧疚,我未曾多言,只是轻拍着她的后背。

  “下次绝不可以再乱跑了!”

  她呼喊着,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我紧咬着牙,狠命的点点头。

  谢谢……

  孩子们在身后哭红了眼,我分明看到地伐躲在最后,偷偷的背过身去,抹了把眼泪。

  我没有直视他,未免尴尬。

  阿藦一步一步走上前,高高的抬着头,拼命的抑制住眼中的泪。

  他克制着自己,直到走到我身前,才扑进我的怀里,双手死死的扣住我的腰。

  他将脸埋进我的怀里,自责到

  “若是阿摩能再快点,阿娘就不会离开长安了……”

  “呵……”我抚摸着儿子的脑袋,说道

  “明明是立了功,怎成了你的错了?”

  “阿娘……”阿藦放开我,抬起头坚定道

  “孩儿长大后想当大将军,征战四方,平定天下。再也不要战乱,再也不要和阿娘分开!”

  “好,我的儿子一定能成为大将军……”

  *****************************

  回京之后,我一面在调养身体,一面在关注着前线的动向。

  见齐军一溃千里,便知天命已然改写。

  自元魏正光五年六镇起义爆发,黄河以北陷入常年战乱,分崩离析。

  四方征讨,生灵涂炭。

  五十三年之后,黄河以北再度统一。

  只是这一次,再不是拓跋氏,再不是元魏,而是关陇贵族宇文氏的大周天下!

  奏报言宇文邕于齐国太极殿大赦天下,以礼接见被俘的高纬,论功行赏,甚至连齐国降将也是高官厚禄。梁国国主也入邺城朝见天子,依先秦古礼为之,甚至为此重新立法。

  二人于太极殿设宴,宇文邕甚是高兴,酒醉之后甚至亲弹琵琶,梁国国主起身起舞,气氛热闹异常。

  二月已然过了一半,宇文邕才乘兴而归,从邺城西归长安。

  天气依然寒凉,然而我却起了个大早,一早便乘车去了独孤府。

  独孤善因为身体原因,提前回京。本以为他会好好休息,然而回京不过三日便唤我去了独孤府,说是有要事相商。

  “阿姊,昨日接到奏报,姊夫和齐王宇文宪奉皇上圣旨去沧州征讨领兵作乱的高孝珩和高湝,因此怕是无法随同皇上一同回京,”

  独孤陀到

  “不过阿姊不用担心,姊夫身体已经大好,而且听说齐王用计,已经离间了高湝和他的心腹尉相愿,怕是很快便会取胜。”

  “尉相愿……”我沉吟着,却是想到了当年与他最后一次相见,他笃定我便是从中作梗的幕后真凶那副恨极的模样。

  “阿姊认识此人?”

  我摇摇头,

  “不认识。”

  “听说皇上让齐王和姊夫带高纬的亲笔信去劝降,可是高湝不听誓要奋战到底。于是齐王就抓了两个高湝派去的探子,然后在所有齐国旧臣面前对那两个探子说:吾所争者大,不在汝曹。今纵汝还,仍充吾使。还给高湝写了封信,大意是:你们的探子我已经抓到,你们军中的情况我已经了解,而我军中的状况他们会告知与你。战非上计,守乃下策。我已经拍各路诸军分道并行,想必很快我们就能相见。”

  “宇文宪此人善用兵,且足智多谋,深得人心。更可怕的是,他功高震主,可是皇上却丝毫不曾猜忌他。”

  我冷声到

  “何人是自己人,何人是外人,此仗便就一清二楚。”

  “妹婿他此役有功,想必回京之后,皇上必有重赏,你不必担心。”正座上的独孤善道。

  “二兄,你们不知道如今皇上的心思,你我皆猜不透,”我反驳道

  “我看皇上早就看阿延不爽,所谓飞鸟尽良弓藏。怕是如今北方已定,接下来便就是整顿内廷了。”

  “如今南朝陈国依旧在,北边还有突厥,皇上不会如此吧……”独孤善安慰道。

  “或许……可是皇上的心思太难捉摸。而宇文宪又莫名的针对阿延,他的话皇上不会不听,我实在是担心。”

  我皱着眉头,一脸的忧虑。

  “诶……这种事儿,你担心也没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独孤善道,

  “不过今日还是有好消息的,或许能解妹妹的燃眉之急。”

  “何事?”

  独孤善听罢欣慰一笑,说道

  “丽华有喜了。”

  “真的?”

  我惊讶万分,甚至往日里养成的不动声色也抛之脑后,嘴角不由得勾起了一抹兴奋的微笑,

  “太好了!”

  我道

  “有孩子在,皇上怕是不敢擅动了。可知是男孩还是女孩?”

  “如今孩子还不到三个月,还看不出男女。”独孤陀说道

  “不过无论男女,都是正室嫡出,日后想要孩子不就随时都有?”

  “此事郑译做得好,看来我与阿延没有白帮他。”我道。

  “还有件事,怕是需要妹妹费心。”独孤善道,

  “是关于长兄的。”

  “长兄何事?”我问道。

  “长兄在齐国之事,我并不是很清楚。可似乎长兄与高纬的冯淑妃关系匪浅,”独孤善沉思片刻,说道

  “冯淑妃被俘,听说长兄知道后立刻去求皇上,希望皇上赐婚,把冯淑妃许配与他为妻。”

  “……”

  “此事事关重大,若是冯淑妃入府,便是我独孤府主母,可是……”

  独孤善说到一半,便不再多言。

  我看的出他的为难,一方面长兄如此急不可耐的向皇上恳请,便就知道长兄对冯小怜的感情。而若是她为独孤府主母,怕就连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无法应承,更何况外面的流言蜚语以及朝堂之上的那些眼睛。

  “这事绝对不可,”一旁的独孤陀道

  “冯小怜是民妇出身,又是高纬的宠妃,还是妖言惑主的倾国之人。若是此人入了独孤府,怕是我们好不容易重新建立的独孤氏就要被她给毁了。”

  “皇上可是答应了?”我紧蹙双眉,略带担忧的问道。

  “还没有,皇上说等回京之后定会给长兄赐婚。”独孤善道。

  “如此,那便就帮长兄寻一个妻子,”我听罢微微松了口气,面无表情的说道

  “冯小怜,决计不可。”

  “妹妹别说的这么绝对,或许长兄有隐情,不妨等长兄回京,问过之后再做决定?”独孤善道。

  “无论是否有隐情,冯小怜绝对不行,”我不容置疑道

  “陀儿说的没错,此女背负骂名。与你与我无所谓,可是我们堵不住悠悠众口。如今朝堂之上因为丽华为太子妃之事,早已让阿延变为众矢之的,若是我们独孤氏再收一个亡国妖姬,怕是要自掘坟墓。冯小怜她何等出身,她自己清楚,怕是她也没脸进我们家门。”

  “那……该如何处置?”独孤善道。

  “以长兄的心性,若是娶不到冯小怜决计不会善罢甘休,若是想让长兄死心,最好的办法便就是……”

  我微微别过头,看着外面飘落的枯枝,说道

  “除掉她……”

  “除掉……妹妹……你不可以冲动行事啊。”独孤善见我面色不善,立刻道。

  “我自是不会现在就除掉她,更何况皇上为了自己的英明也不会除掉她,”我说道

  “先将她许配给别人,等过段时间长兄冷静下来,再寻个借口把她了结便是。”

  “若是长兄真心想要,怕是不会这么容易的。”独孤善道。

  “这不难,只要圣旨以下,长兄还能如何?”我道

  “若是他真的不顾一切,那到时候也有应对方法。”

  “阿姊,要我说就不要让独孤罗当独孤氏的掌门,”独孤陀道

  “这么多年,独孤门楣都是二兄和阿姊在打理。他一个流落在齐国多年的人,与我们兄妹根本没有交集,而且听其言行,粗鲁无礼,想必与他那个来历不明的阿娘一路货色。我看,还是让二兄打理独孤府,他若是真想娶冯小怜,便就让他带着冯小怜走就是了。”

  独孤陀不屑一顾,似是对独孤罗很不放在心上。独孤善听罢皱起了眉头

  “六弟你这话可是绝对不能再说。如罗氏可是父亲的原配妻子,长兄是真正的嫡子,独孤氏本就是他的。而且父亲生前便就心心念念这个儿子,想必父亲也是希望由他来继承独孤衣钵,我等不可忤逆。”

  “哼!他阿娘连名字都未曾出现在父亲口中……”

  “够了,你知道什么?”我些许不快的打断了独孤陀

  “若是没有如罗氏和长兄的牺牲,便就根本不会有你我在这里衣食无忧的说他们的坏话!”

  独孤罗见我面色不善,识趣的闭了嘴。

  我见他被我堵得脸涨的通红,又觉得自己仿佛太过,于是急忙道

  “阿姊不是责怪你的意思,只是此事不容置喙,以后不要再说了。”

  独孤陀没说话,只是些许不甘的点点头。

  我道

  “如此,你也别在家闲着,帮我个忙。”

  “什么忙?”

  “如今齐国覆灭,想必齐国人定会大批涌入长安。前两日处道来信,并未寻到兰陵王妃和废后胡氏,你用动用黑衣务必帮我找到这两个人,保护起来。”

  “为何要寻这两人?”独孤陀问道。

  我不曾言语,而是些许责备的看着他。

  “哦……我不问了。”他知道自己多话,于是低下了头。

  “还有一个人,”我见他识趣,道,

  “高纬的皇后穆邪利,听说她也失踪了,皇上未曾寻到。不管想什么办法,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把她给我找出来。”

  我咬牙切齿,搭在独孤陀肩上的手也不由得握紧。

  独孤陀见我行为异常,抬起头,而我却避开了他的眼睛,站起身来。

  “二兄,冯小怜之事便就这么定了。若是长兄询问你的意见,绝对不可同意,告诉他这是独孤府的意思。”

  独孤善似乎对我的善专不是很满意,然而我却未曾给他发言的机会。

  我对他行了个礼说道,

  “至于冯小怜的事,便就由我来处理,不劳二兄费心。”

  独孤善听罢心知再无回旋余地,见我行礼便疲惫的摆摆手,说道

  “既如此……那便就这么做吧……”

  “七妹告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