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回探隐宅慧姊慰别离游妙园贤婢解游心
当下他兄弟妯娌还要话些家常,封氏就招来身边一个叫娇杏的大丫头,叫领着小姊妹两个去园子里顽去。明月细看了这丫头两眼,果然眉目娟秀,很有几分动人之处,怨不得在原著中有那般造化,如今却是难说了。
一时随了娇杏逛至园中,只见他家虽不甚大,然庭轩池榭一应俱全,整洁雅致。行至一角,却是士隐的书庐,庭前好大一株宝珠山茶,枝干刚健繁茂,沿着竹篱直探出墙去。明月见围墙那边青烟袅绕,先偏过头来赞那山茶生得好,那娇杏笑着回道:“听说这花还是先老太爷亲手种下的,也有几十年了。”明月又指了墙问道:“我见这里是伯父书斋,这样幽静的所在,怎么旁边那样烟火熏腾的,倒有些不清净。”娇杏念了两声佛道:“隔了墙是个小庙,因旁边就是他家的厨房,前些年香火冷清的还罢了,不知这一二年怎么来敬神的人多了,每逢初一十五的炸供,好大的烟火气呢,老爷也不好说甚么,如今这书庐却来得少了。”明月听了只管点头,又问了几句,待英莲嫌闷方回转。
因甄士隐夫妇病体未愈,还需静养为上,甄子逸带着妻女用过晚膳就要告辞。士隐苦留他住下,只是他家房舍不过精巧三进院子,甄子逸这许多仆妇家丁哪里住得下,且老宅已经收拾打扫了出来,何必如此麻烦,到底说了过两日再来探望兄嫂,还是家去了。英莲不舍得与姐姐分开,扯了衣角眼泪汪汪,明月点了点她的鼻尖笑道:“你日思夜想,今儿好容易见到爹娘,还不乖乖在家奉汤侍药,况且姐姐如今也有了父母,正是皆大欢喜呢,怎么还掉眼泪了。”说罢又允诺要去街上买了好吃的好顽的来看她,方才哄得好转,一时众人别过,甄子逸仍骑了马护送妻小往老宅而来。此时天色已晚,素影又有些瞌睡了,迷糊间进了正门,有人抱了她坐上顶小小软轿,两个仆妇抬得极轻快稳当,她还不及细瞧,就被颠得睡了过去。
一宿安眠。次日醒来,格外神清气爽,早有一个叫碧笙的丫头带了两个粗使的小丫鬟等在外间伺候。原来甄子逸身边向来只有小厮,丫头一概不用,且不论他。只说郗夫人身边,贴身的共有两个一等丫头,并有四个二等丫鬟,另有七八个小丫头,不必细说。两个大丫头便是晚晴与池雨,因她两人一个机变一个稳重,掌着郗夫人院里大小一应事体,倒似左臂右膀一般,一时也离不得,故郗夫人在二等丫头中特特挑了年龄略大些,又素来淳良忠厚的碧笙给了女儿,另配了两位积年可靠的嫲嫲并几个小丫鬟,阖府里嘱咐再四,以后明月就是明堂正道的甄家大小姐,若有人在背地里说些风言风语,惹了她不快,一应罚过再卖出去了事。众人便是心内有些议论,也不敢拿出来招惹是非。更何况郗夫人素日里治家宽严并举,对家下人打赏时格外豪爽,若有错处惩罚起来也并无一丝手软,故众人心悦诚服,轻易不敢生事,依了吩咐只管对明月敬重爱护,此为闲话,暂且休提。
当下见明月起身,碧笙忙取来新做的水红四合玫瑰纹缎面银鼠袄并湖色绫棉裙侍候她穿上,又拿大帕子与她掩了前襟,方从铜盆里绞了热巾子替她小心擦洗。洗罢从小丫鬟提着的妆盒中取了只小巧的白釉瓷罐出来,用里面装的极细的上好青盐替她擦了牙,又另取了只核桃大小的青玉盒出来,却是上用的面脂,替明月匀罢手脸,想了想又在衣襟上系了只雀上梅梢的小巧香囊,明月打开略看了看,里面装的却是干梅花瓣并一点松针。再将斗篷手炉一应打点妥当,方领着她向郗夫人的屋子行来。因郗夫人怜明月幼小,只恐丫头婆子一时不曾周到,让她冷着热着或磕着碰着,实在放心不过,便收拾了她院子东角的润香阁给了明月,只等她大一些再单挪院子。故出了房门,沿着回廊不过几步路的工夫就到了。
此时晚晴早已等在院子里,见明月来了,忙引着进了郗夫人房中的偏阁内,里面地上暖笼烧得极旺,桌上摆着细巧别致的各色粥点,待明月落座,晚晴先从小丫头手里取过一只甜白釉暗花忍冬纹的盖盅奉于明月道:“太太特特吩咐了,姑娘先将这一盅子燕窝粥吃尽了,再好用其它的。”明月接过来也不细瞧,只笑道:“太太怎的不在?还没请过安呢,不敢擅用。”晚晴笑道:“太太今儿因要理账,早早地便起身出去了,这是特给姑娘备下的,姑娘只管用便是。”郗夫人此时却不在房内,原来她与甄子逸久不在姑苏,甫一回来,便有诸多事务要料理。甄子逸一早便骑了马出门去了,那要紧的故旧同年处都要亲去拜过方不失礼数,郗夫人却要在家听里外各处掌事前来回话,账册也得捡着翻看一遍,因人来人往颇有些不便,便在二门里的闲云堂内理事,那里原是甄子逸的书房兼会见至亲好友之处,地方朗阔,将垂花门一闭,又与内院无甚关碍,自是极便宜的。
明月听罢方才打开盖盅,只见白丝晶莹,汤色如玉,尝来鲜香细滑,到底吃了大半盏方搁下,再用了点子小菜并点心,也就尽够了。碧笙也不要小丫头,自捧了小铜盆来,晚晴亲与明月净过手,笑道:“昨儿太太唤了灶上的文嫂子,叫她以后单管姑娘的饭食,不知道姑娘吃着可还顺口。因今日是回来的第一遭,故特摆了饭在太太房里,以后姑娘倘或要在自己屋内用饭,只吩咐一声就是了。”明月也只笑道:“这样的饭食还要挑拣,我成什么人了。”大家皆怜她幼年受得许多磨折,也喜她行事说话大方豁达,并不以前事自艾自伤,因此也都一笑完事。一时晚晴自去服侍郗夫人看账不提,碧笙得了嘱咐,正好带明月将院子逛过一回。
话说甄子逸家的老宅乃是他祖父当日分家所得,因那一辈儿只两个男丁,他又是唯一嫡出的,故分得的位置格外好些,于姑苏城东边书香士宦云集的和川街上一处极好的所在,得了座里外三进的大院子。后来他父亲中了进士往外处授了官职,又娶了个出身豪富的妻子,待爱子再一出生,难免有些意气风发,便要重修故宅以祷先祖。于是颇花了些银钱将左近一家院子买了下来,与祖宅打通并于一处,又请了名士画了图纸,精心整治了一番。至此他家在姑苏城里也是数得上号的名园了。园子依水而建,水流蜿蜒,一路山石奇骏玲珑,楼台古朴别致,竹桥花坞处处是景。
甄子逸与郗夫人如今住的院子叫两宜居,乃是他旧年间如愿得娶娇妻之后特题的名字,不过是取“与子宜之”并“宜其家室”之意,比他先父母在时所居的苍梧院逊之轩昂端丽,却别有一番意趣。因他院子内出得一眼好泉水,外水便不曾进来,只从院墙下盘旋而过。院内拿架小巧水车引了泉水到得两三层楼高的亭子处,再从花木间沿石隙曲折泻下,汇入湖石砌就的小池中,水清可见底,此时残荷尽去,只剩柳梢低垂,其下锦鲤成群。院内佳木葱郁中数楹精舍,当院青砖铺地,中间几株桂花树,少说也有百十年树龄,主屋后面一排倒座房,有几间是郗夫人的小库房,余者住得都是得用的侍婢。后门外一带活水,仿了野溪之态,架了竹桥,不远处便是梅花坞,里面足有千株老梅,宫粉绿萼洒金照水等品类俱全,此时开得正好,远观如云蒸霞喷一般,美不胜收。沿院子游廊至西侧,只见数百杆修竹苍翠挺拔,泉水潺潺流过,旁边设了石桌石凳,其下苍苔斑斑。东侧一圈篱架为障,上面杂错攀爬着荼蘼蔷薇木香等花藤,枝叶繁茂,翠障上设着月洞门,一侧挂了个小木牌,上书润香二字,里面一栋极精巧的两层小楼便是明月如今的居所了。这里原本是郗夫人与夫君顽水赏花、听雨赏月的所在,墙根下种着香梨芭蕉,后面还有个百花圃,有无数奇花异草,清芬扑鼻,只是隆冬时节并不如何繁茂,但也可想春夏之风光。
明月一路走来,越看越爱,碧笙怕她走累了,忙劝道:“姑娘可乏了不曾?先歇一会子罢。等明儿闲了再细逛可好?早起时文嫂子说要拿果子煮甜汤,这会子也该得了。”明月从来很听这些丫头的劝,一个个大些的也不过十五六岁,在后世还是读书撒娇的年纪,如今却都离了父母家人,虽吃喝不愁,到底是签了卖身契来伺候人的,诸事都由不得自己,故心里实在怜惜她们。见碧笙如此说,便点头跟她走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