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回蝴蝶簪巧替赤金钗甄明月初会林黛玉
上回说到明月忽然闻知要见黛玉,又惊又喜,直如少魂失魄一般,辗转反侧,好容易才睡去。一夜无话。次日辰初三刻,明月与英莲方起身,丫头们早已候在那里,待伺候梳洗毕下得楼来,就见桌上饭食已得了,碧笙笑道:“太太说了,这会子天色尚早,怕沾了寒气,叫两位姑娘先不用过去请安,自在房内用饭便是。”说毕先端了酪子给她两个,又拣了个鹅油松瓤的小卷子让给英莲,明月见她吃得香甜,自己不由得也多吃了一只玉带糕,又用了半碗红香米粥。
一时饭毕,因见外面天光大亮,明月便站在书案前临字帖,英莲只管趴在一旁看一本画了彩画的诗本子,嘴里一边咕哝出声,遇见不认识的字还要指给她姐姐看。又过得两刻钟,就听外面小丫头打帘子道:“太太来了。”明月跟英莲忙搁了手上的东西迎至外间。
郗夫人见她两个皆穿了先前在金陵时新做的袄裙,明月身上是一件湖蓝遍地散绣暗金兰草纹的小毛皮袄,英莲穿的那件是鹅黄绣百蝶穿花的样子,两人下面一色的白绫棉裙,先点了点头。又见她两个皆绾了双鬟,明月头上插了一对黄玛瑙嵌的梅花簪,耳朵上坠着一对碧玺小葫芦,越发显得灵透清新,便笑着赞了一声。又看英莲,发间一对赤金嵌宝的钗子,旁边还压着几点金裹头,耳上挂着对沉甸甸的穿珠金耳坠,便惊叹道:“怎么戴了这几样出来,看起来怪累人的。”娇杏忙站出来回道:“因想着要出去见客,我们太太便叫包了几样好的。”郗夫人便道:“她小孩子家的,原也不用戴这样的东西,倒显得繁冗了。”明月也早就觉得不妥,只碍于封氏不好说得,此时听了郗夫人的话,忙去捧了自己的妆奁来,挑了对点翠蝴蝶簪出来递与她母亲看,又选了副金托羊脂玉的丁香,皆是极细巧的样式,因见郗夫人笑着点头,便转身亲手替英莲换上,众人都道好看。池雨在一旁陪笑道:“这样的周到大方,可不跟太太像了十成十。”众人都赞叹称是。说笑间就有婆子来传话,说甄子逸那边诸事已备妥,众人便出门上了轿子向林府处行来。
且说这林如海本系勋贵世家出身,祖上三代为侯,至他父亲时,因皇恩浩荡,又多袭了一代,如海却拜了大儒为师,后从科甲出身,算得上既清且贵。只是这林家自其曾祖父时便于子嗣上艰难了些,好容易一代有一个男丁,故此如海虽有同族,俱已是极远的堂房了。那如海少时一心功课,并不曾说亲,待到高中探花,便成了众人眼中的乘龙佳婿,要结亲的人蜂拥而至,险些将林府的门槛都踏平了。只是林如海自己聪颖绝伦、才貌出众,就立誓要寻个一般出色的夫人,不肯轻许。可巧京中百年望族荣国公府家有位嫡出小姐,闺名叫做贾敏,在家做女儿时颇以品貌才学闻名,因此便由先皇极器重的一位老侯爷为媒,求娶来家。婚后二人果然志趣相合,成日里红袖添香、夫唱妇随,只是美中未免不足,先前一直不曾有孕。林太夫人几次欲给儿子纳妾,因林如海与发妻恩爱非常,不忍其伤心,都水磨工夫挡了回去。
那贾夫人于三十五岁上方侥幸得了个女儿,取名黛玉,虽天资非凡,然终究于香火无益。林太夫人见如海年将半百,再忍不得,不顾病躯在房中哭了整整三日,滴水不进,如海无奈在孝道二字前挂了白幡,府里遂进了太夫人精心挑选的两位良妾。一个是落第秀才家的闺秀,原姓蒋,因她父亲实在将读书人的酸迂二字刻到了骨子里,家里一贫如洗,又赶上她娘得了最熬人的痨症,林太夫人恰闻她美貌娴静,世人皆赞的,便遣了媒婆上门,这蒋氏寻思一回实在无法,只得低头进府里做了小。另一个娘家却有钱,乃是做茶叶生意的陈家,据说她家生意铺排得极大,还有大船出海,只是她爹不是长房,她自己又是个庶出,难得生得妩媚娇俏,刚好拿来讨好贵人。
蒋陈二位小娘进了林府,贾敏自然心内郁郁,那如海夹在亲娘和爱妻之间,左右为难,却也不免要去新姨娘处点个卯,谁知那蒋姨娘极是好命,不过一两次的功夫,竟有了身子,十月之后,瓜熟蒂落,诞下一个男婴来。林太夫人久病之身,不过为着那点子心事提着口气,此番见夙愿已了,只一两个月的功夫,便去跟先头太爷请功去了。贾敏虽心酸,只是世情如此,也只好将那男孩抱回房中抚养,只待满了周岁便记到自己名下,也算母女俩来日有靠了。
当下郗夫人斟酌着,将林府之事捡那能说的都说与明月与英莲听了,也是提点她们行事的意思。说话间就到了林府,贾敏身边最得用的赖嫲嫲早已在正门恭迎,进去行不上一刻钟,只见一个身着宝蓝地银线绣八团梅兰竹菊锦袍的美貌妇人从垂花门内一路迎出,口内一边笑道:“妹妹来了,不曾远迎,请勿见怪。”一边已上来携了郗夫人的手。郗夫人也笑道贺喜,两个人极亲热的模样。明月心内已猜着这便是贾敏了,留神看去,只见她眼横秋波,唇绽樱颗,生得清妍非常,又兼纤腰楚楚,莲步轻移间自有一段天然风流,若不知其底细,倒要认她做个芳华正盛的青春女子,何曾想得已是将要四十的年纪了。明月心内慨叹道:“不愧是黛玉之母,果然得这么个品格,才能养出那样的女儿。”
一时进了房中,分宾主坐定,两个女孩子上来行礼,贾敏拉了到身边仔细打量一番,又问过几句话,便对身边侍立的众人笑道:“你们每常奉承玉儿是个好的,我就说你们没见识。瞧瞧,这对孩子往这里一站,把我们家那个全比下去了。”郗夫人便笑着嗔她道:“你又将话偏着说。”又问怎么没见着姐儿,贾敏笑回道:“她爹久不见她,回来这几日见天儿都要带在身边的,方才又抱着她去书房了,过会子就来。”说笑间就有丫头捧了几色见面礼来,不过尺头簪环等物,另有两端上好的砚石,正合她小姐妹闺阁中用。待明月与英莲谢过,复又坐下说话,忽听得门外通传道:“姑娘来了。”一个小小女孩儿便叫抱了进来。明月已是按耐不住,缓缓起身立住了。
只见那小女孩在地上站稳,先就娇滴滴唤了声母亲,贾敏忙招了她到身边,对她柔声道:“黛玉,快过来跟你姑妈见礼。”原来此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举凡桃溪老人的弟子俱以郗夫人姊妹的兄弟自居,故其膝下男女皆以姑母视之,若是明月见了这些人也都需得以舅呼之。此时黛玉听了便由奶/子引着往郗夫人跟前去了。郗夫人素来最爱孩子,又见黛玉娇怯微喘,天然有些不足之态,哪里舍得她拜下去,忙搂了在怀里爱道:“好孩子,姑妈前儿见你时才刚百日,转眼就这么大了。”又问贾敏道:“我听说玉儿还吃着药呢?”贾敏就蹙眉道:“可不是,你也是知道的,她自会吃饭便开始吃药,举凡有名些的大夫都见过了,只不见效。现如今刚吃上人参养荣丸呢,却是王太医给的方子。”郗夫人听了便摇头道:“我虽不通医理,旧年里父亲和师兄弟们辩症时也略听过几句,那人参本是性热大补之物,倘若年老病重之人用了自然是好的,玉儿这么个年纪倒不大合用这个。又者我听你素日来信说她爱咳嗽,那一干症状,莫不是有些阴虚内热也未可知,用人参却似冲了些。叫我说,那王太医医术虽好,自来在老人病上强些,若要给玉儿看诊,不如请了金陵城里的褚大夫瞧瞧,他原是极擅儿科的。”贾敏听了忙道:“妹妹说的有理,我只道人参是好的,却没想到这些个。明儿就下帖子遣了人去请。”
明月听她们话说得入巷,哪里耐烦得,早就跑到一旁拉了黛玉互相见礼过,只觉曹公诚不欺我,林妹妹此时虽身量尚幼,不见后来超凡脱俗之态,然其肤如披雪,骨柔肌润,一双明眸亮如星子,娇嫩可爱处又兼几分书香气,真似观音跟前的玉女一般。明月见了爱之不尽,又想起原书内的情节,不由生了点戏谑之心,便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那边厢郗夫人听了不由得回头笑嗔道:“又胡说,何曾见过?”明月也笑道:“虽实未见过,只看着面善,心内喜欢,就当是久别重逢了。”一边说,心下一面暗忖,宝玉啊宝玉,我看你再拿什么话儿来哄林妹妹了。不知众人又说了些甚么,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