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十六回意祷福山路逢妙玉欲探亲乡村遇道人
话说这一日葫芦庙新寺建成,便有某处高僧来开坛讲经,封氏得了消息,自然是头一个要去拈香礼拜的。因暑日见长,天气越发闷热起来,众人只道山中凉快,此时又正当花木繁盛的时节,也都说去消夏。因此到了这日,两房主子带了贴身丫头嫲嫲并家人侍从,一早便车马前往城外去。一路行来,只见香客摩肩接踵,车轿络绎不绝,待出得城来,又见沿江泊着许多船只,船身张灯挂彩,旗上写着朝山进香等字样,想是远处来的信众。上山之路热闹如街市,沿途设着好多茶棚,亦高悬朝山进香的彩幡,供茶水点心与人吃用。将至山门下,格外热闹起来,只见此间遍置旗章幡幢之属,许多香客焚香礼诵朝山曲,皆是一步一拜。因车轿多在此处停下,愈发挤得水泄不通。其间亦有如子逸几个借烧香来游衍的,因此笑语喧腾,箫鼓之声间作,其鼎沸纷杂,难以描画。当下封氏就要下车步行,方显虔心,众人少不得弃了车马同行。忽见有许多花子,成群在路上乞舍,内有伶俐些的,端着个装了柳叶水的盆子在人群内钻进钻出,与人净手讨钱使,因家里女眷多些,如此行动狠不便宜,少不得另寻了条小路朝山上行去。
此时正是春暮夏初时分,山间溪畔芳草葳蕤、花繁叶盛。英莲小孩子家贪顽,每见蜻蜓蝴蝶飞过,便要停下来扑弄戏耍一回,又见溪水盘旋之处落英飘砌,就有好多游鱼聚在一处,把浮在水面的花瓣误作食物争抢,英莲忙从荷包里掏出糕饼,拿指头捏碎了引鱼来吃,众人见她如此开心,也不急赶路,边走边悠然看景。忽见得前面青石上坐了一位十岁上下的女孩子,靠在一个老婆子身上,面白气弱,她身边还有一个小丫头,手忙脚乱直在随身带的东西内翻找,此时见了封氏一行人,忙忙上来行礼道:“列位老爷太太纳福。我家姑娘行至此处,想是中了暑气,眼见得连路也走不得了。只是偏我们今日又未曾带避暑的丸药,不知贵处可有,盼赐一丸。”又连说了几声见扰。甄家门风素重救困济贫,封氏郗夫人妯娌皆是心善乐施之人,因此忙让随行懂医理的嫲嫲来看过,先用过辟暑的药丸,又拿一个小巧的金镶玻璃鼻烟壶放在鼻下嗅了一嗅,里面装的乃是外藩来的洋药,那女孩子一时面色好转,悠悠醒过神来。
明月在旁,已将她仔细看了一回。这女孩儿年岁不大,论模样生得极好,可与黛玉英莲比肩。只是明明是个出家人的妆扮,偏一头乌黑的青丝散挽着纂儿,又拿丝带仔细束了。她身上那暗花袍子颜色虽素净,却是上好的丝料,襟前挂着一串十八子手持,上面的碧玺珠子粉透莹润,间饰的珠翠珊瑚俱不是俗物,那发带上也是大珠坠角,显见得身家不凡,只不知道是哪家的闺秀。此时只见那女孩子扶着婆子丫鬟站起身来,施礼谢道:“妙玉谢过诸位相助,恕我槛外之人,不便以俗礼相报。因我就在此处西南的玄墓山蟠香寺修行,诸位若得空,谨盼移步下降,妙玉必扫榻焚香恭迎。”众人见她神色澹然,行事不俗,皆心知她必是个有来历的,只是不便打听,因此各自谦让一番,便一起向山门内行来。
明月不意偶然又遇见一钗,心里好不惊喜,因见妙玉此时虽未长成,身上已是有一种超然孤冷的气度,虽后来者说她假清高的不在少数,只是她即位列曹公十二金钗正册上,又有中秋与黛湘联诗的绝世才情,想来必有她的好处,因此也不在意她言语清淡,只是笑着与她一路闲话。那妙玉大约年岁尚小,不似后来那般乖僻,又见明月言语阔朗,英莲天真烂漫,都不是那起俗人,因此行动间亲近好多。待行至寺前,只见粉墙朱门,周围古槐高柳掩映,八字大门上悬金书匾额,新题着菩提禅寺四个大字。方丈慧平早带了几个小和尚迎了出来,一时众人都进去了,只见楼殿层叠,碧瓦曲槛,庭中遍植苍松古柏,香烟瑞气缭绕不绝,比先前在葫芦庙时格外庄重齐整,于是都赞好。封氏自是要去烧香听经的,众人无可无不可,也都随她行动。
却说妙玉尚有别事,先自去了,待事毕后少不得又过来与众人郑重别过。她素来性情孤高,本不耐烦与人周旋,只是一则毕竟得人惠助,二则倒有些不舍明月英莲的品貌,因此复又来盘旋一回。明月与英莲送了妙玉出来大殿外,只见她将襟上碧玺串子摘下,又将手腕上戴的一串白玉腕珠取下来道:“你们若不嫌弃我方外山野中人,便拿了去做个表记,这腕珠给你,串子给英莲。以后闲了只管来寻我说话。我那里别的没有,倒有两样好水,拿来泡茶还使得。”明月见自己与英莲不过略推辞了一回,妙玉便沉下脸来,心知她秉性超脱率直,必是诚心要给的,因此便笑道:“姐姐真心惠赐,我们也不扭捏,便收下了。”说罢先双手接过两样东西,将碧玺串珠替英莲挂在衣襟前,又自己笼上白玉腕珠,复从袖内解下一块迦南香牌来递与妙玉道:“我这里都是些俗物,没得污了姐姐的眼睛,倒是这块儿牌子我今儿刚上身的,东西还罢了,若蒙姐姐不弃,把顽一二,便是它的造化了。”又道过几日必去蟠香寺看她的。妙玉见她爽快,方回转神色,接过牌子也系在袖内,再对明月和英莲颔首微笑,方登车去了。
这里甄府众人吃过斋饭,便要打道回府,因说起此地离封氏娘家不过七八里路,何不顺路去看看亲家老丈。因此车马便径往封氏娘家行去,不上半个时辰光景已到了封家门首。因那村口的孩童认得封氏贴身婆子,早一路喧嚷得村人皆知了,封老丈也听着信儿开门等在那里。这位封氏的父亲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因少时出来谋生遂定居在此处,家里也有若干良田房舍,后又将女儿嫁与士隐,更是添了不少好处,因此在此地也算一二等的殷实人家了。此时他见女婿一大家子都来了,车马喧嚣、婢仆环绕,好不富贵的模样,愈发乐得不了。明月知道此人乃是最势利的一个人,因此只按例见过礼就罢了。
一时英莲说要出去抓蛐蛐抓知了,封氏留在屋内与她爹说话,士隐子逸几人便随了两个孩儿出来,正行至街前,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麻鞋鹑衣,肩上一个破布搭裢,好不疯癫落拓,此时口内念着甚么好啊了的,明月一见暗自心惊,此人正是书里那个太虚幻境来的道人,按原著粗粗算来,此时他应是来点化士隐出家的,也不知如今又该怎么了帐。心里虽急,也只得立在一旁先观望再说。
当下士隐正逗了女儿玩耍,倒不曾听得真切,只是看那疯道人有几分面善,忽想起旧年有过一面之缘,又依稀想起当时做的那个梦,不觉恍惚起来,忽听得英莲连唤两声爹爹,正如醍醐浇顶一般,清醒转来。那道人此时已走至面前,见了英莲先惊诧道:“元宵灯节后正该菱花空对雪才是,如何她竟还在此处?”又见士隐衣衫雅洁,还是旧时模样,更是惊讶:“怎么你家竟不曾遭大火烧着?”连道奇哉怪哉。家下人嫌他说话放诞荒唐,都要上来拦他,谁知士隐本是有宿慧之人,因存了一点旧梦在心内,又见说着他家两件隐忧,便不似旁人轻率,忙止住仆从上前施礼道:“自前次偶见,一别两载有余,仙师向来可好?”道人也忙答礼。士隐笑道:“前次未及问仙师来历,弟子悬心已久。听仙师所言似有因果之处,还请大开痴顽,若能使我等洞悉一二,时自警省,虽弟子愚拙亦可稍免沉沦之苦,仙师功德无量矣。”道人闻言笑而不答,反问道:“适才我所念之词你可听见了?”士隐抱惭道:“弟子才将正与女儿说话,实未听得真切,还请再降真言,弟子必洗耳恭听。”道人笑叹道:“不必再说了,你等想是另有奇缘,此世命运已改,心境全无,说与你听也是无益了。”说毕就要离开,忽见子逸立在一侧,后面还隐隐有郗夫人的身影,不免又大惊道:“你二人去岁便该回转归墟的,怎么还留在这里?”明月听了暗忖,难道子逸夫妻也是神瑛绛珠一流的人物,原是下世历劫而来?又思及当日在药铺里听人说起,甄子逸与郗夫人原是要坐船出海的,莫不是该应在那处?只是如今运数想是也全不似旧时了。不知那道人还要如何作态,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