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昭明传奇(2019重修版)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1章 第一部第二十一章坦陈身世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杨戬虽放心不下展昭,终究不能违抗玉帝的旨意,只得离开府衙,奉旨办事去了。

  公孙策重新给展昭诊了脉,开了新的方子让小顺子即刻去煎药,又叮嘱了展昭一番,才与包拯和白玉堂离开他的卧房。

  房中的寂静,不仅令展昭毫无睡意,反而让他更加清醒。他不断回想着爹娘的惨死,外公的无情,若说自己对外公毫无怨恨之心,那是自欺欺人。然而近日来,他亲见庞吉和陈安因仇恨变得是非不分,丧心病狂,越发感到仇恨的可怕。

  外公虽然逼死了爹娘,但外公终究是他的外公,这是永远都无法改变的事实。自己纵然对外公有怨,可除了远离天庭,远离他,又能怎样?

  爹娘的冤屈是外公一手造成的,可外公乃是三界之主,他钦定的案子,是否真能有平反的一天?

  迷茫之中,展昭恍然发觉自己对外公竟然一无所知,外公究竟是个怎样的神,他以往如何赏罚,如何为政,裁夺是非又是否公正英明?这些疑问在他脑中不断盘旋,不知该如何求证。

  忽然间,他想到了一本书,连忙披衣下床,来到书架前,将手伸进母亲的书匣,取出了《三界通史》。他转身走到书案前坐下,心念微动,随手翻开书中的一卷,正是“玉帝本纪”。

  半个时辰之后,小顺子一手端着药碗,一手轻轻推开房门,见展昭不在床上,却在书案前聚精会神地读书,上前劝道:“少主!先生让您今日务必好好休息,书还是明日再读吧!”

  展昭并不抬头,认真读完当前的一句才道:“这些年你几乎每日都劝我读这卷书,如今我终于想读了,你又叫我休息。”虽是玩笑的口吻,语气中却刻意强调了“每日”二字。

  小顺子微微一怔,忙走到近前,见展昭读的竟是《玉帝本纪》,不禁大喜过望,将药碗静静放在书案上,笑道:“少主先读,这药还有些烫,等凉一些,奴婢再提醒您喝。”

  展昭并未在意他说些什么,继续潜心读书。

  酉时将近,小顺子刚刚点燃书案上的蜡烛,便听到房门被推开的声音。

  展昭一心读书,并未注意门外的脚步声,抬头看时,已见白玉堂大步走了进来。

  展昭本欲把书合上,又觉得封皮的颜色更加惹眼,于是起身离案,迎了上去。他见白玉堂面带踌躇之色,含笑问道:“白兄找我有事?”

  白玉堂没想到自己一进门就被他看透了心思,有些不自然地道:“没事就不能来看你吗?”见展昭的面色虽有些疲惫,但已不似早上那般苍白,心中甚是宽慰,侧头看向他身后的书案道:“你在看什么书,这么入迷?”说话间,已绕过展昭,来到书案前。

  只见上面放着一本薄薄的册子,莹白色的书页上,用和着金粉的香墨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奇奇怪怪的文字,字体像是大篆,又明显不是,他端详了半天,却一个字都不认识!

  展昭早已习惯他这从不见外的脾气,生怕他一时兴起,拿起《三界通史》,看到明黄色的封面,于是走向书案,想要跟他说些什么,转移他的视线。

  不料尚未开口,已见白玉堂从怀中取出一本书,气呼呼地道:“你果然识得这些字,怪不得师父临行前叮嘱我,如果看不懂这本秘籍,就来问你!”

  展昭接过秘籍,随手翻了几页,惊见其中除了武功招式的插图以外,所有文字都是天文,一瞬间便明白了表舅的良苦用心:原来表舅是借教白玉堂武功为名,让他也跟着研习天界武功,纵然他因灵根被封而无法运用,也可将招式心法熟记于心,以备将来之需。只是表舅这样做,定会令白玉堂和府中之人越发疑惑他的身份。

  “这究竟是什么文字?”白玉堂的话拉回了展昭飘远的思绪。

  展昭迟疑了一下,终究不愿对他有所欺骗,坦言道:“是天文!”

  白玉堂惊道:“你居然认识天文!”想到最近接连在展昭身上发生的奇事,追问道:“你到底是什么身份?”

  包拯与公孙策忙罢公务,带王朝等四人来看展昭,一进房门,正好撞见这一幕。

  展昭尚不知如何回答白玉堂,见众人进来,更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白玉堂方才所问的话,正是多日以来,包拯等人心中的疑问。此刻,众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展昭身上,期待着他的回答。

  房中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尴尬,公孙策本想岔开话题帮展昭解围,却见展昭走到包拯面前,撩衣郑重跪下道:“属下对自己的身世一直有所隐瞒,求大人恕罪!”

  “展护卫何必如此?”包拯疼惜地望着他,俯身相扶道:“你伤势未愈,有话起来再说!”

  “大人!”展昭并不起身,恳切地道:“属下绝非有意欺瞒,只是有些事,实在不便明言。”

  “有什么不便明言的?”白玉堂走过来问道:“难道你和师父一样,也是神仙?”

  “不!”展昭对包拯道:“虽然家母和两位舅舅都是神仙,但家父却是凡人,属下也一样是个凡人,没有丝毫法力。”他与生俱来的法力早已被玉帝收回,这样说也不算欺瞒包拯。

  白玉堂扁了扁嘴道:“我才不信,别人我不知道,师父和扶亥的本事我可是亲眼所见,你会没有法力?”其实众人也颇有同感。

  展昭正色道:“白兄,展某此生从无虚言,何况如此大事,岂能欺瞒大人?”

  “展大人,我们相信您。只要是您说的,我们全都相信。”王朝的一句话,道出了四大校卫的心声。

  “没错!”张龙也跟着道:“无论您是什么身份,都是我们的展大人!”在他们心中,展昭和包大人、公孙先生一样,都是他们最敬重的人。

  这世上最珍贵的,莫过于兄弟之间的真挚情义。望着四人坚定的目光,展昭心中感激莫名。

  包拯轻叹一声道:“展护卫的身世本府不便过问,但有一事不解,还请展护卫明言。”

  “大人请讲!”展昭的语调虽平静,心中却有些忐忑。

  “你纵是凡人之身,可毕竟是神仙之后,为何不留在天界,而要来到人间?”这是包拯心中最大的疑问。

  展昭早知包拯会有此一问,事到如今,他已无法再回避,却又不能将实情合盘托出,只好能讲多少就讲多少:“十八年前,家父与家母双双在天界故去,而属下与外公尚有一些……误会,所以不愿留在天界。”话一出口,连展昭自己也不禁一惊。虽说他对过去的恩怨,有意轻描淡写,却不知自己是在何种力量的驱使之下,竟将与外公之间的杀父弑母之仇,说成是一个“误会”。

  不用展昭多做解释,包拯也能够体会这“误会”二字的深意,想到早上发生的事,可见展昭的父亲乃是在天界自缢而亡,由此可见,他母亲的死因也并不简单,难怪他不愿留在天界。

  公孙策不禁蹙起双眉,心道:“莫非展护卫父母之死,竟与他外公有关?”

  只听展昭继续道:“属下来到凡间,只是想做个真正的凡人。属下跟在大人身边,并无其他用意,属下与公孙先生和众位兄弟一样,只想辅助大人,为百姓撑起一片青天!”以他和包拯之间的默契,本不需要表明心迹,然而此刻却不得不说了。

  包拯深深点了点头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展护卫的心,本府明白!”

  “但不知大人如今是否还肯让属下留在开封府?”近日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展昭心中最大的困扰。

  包拯双唇微动,想要开口,却什么也没有说。虽然他清楚地知道展昭有多么希望得到一个干脆而肯定的回答,虽然他自己也想不假思索地答应他留下,却难以开口。

  这几日发生的事,足以让包拯肯定,展昭的身份绝不一般,更让他清醒地认识到展昭并不真正属于人间。他不该,也没有权力把展昭留下来。而且,一直以来,包拯都希望展昭能够像白玉堂一样,自由随性的生活,毕竟这个年轻人自随他入公门以来,所受的苦实在太多了。所以,当包拯得知展昭乃是上界神仙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还展昭自由。

  然而,让展昭离开开封府,包拯又如何能说得出口?这不仅让展昭无法接受,连包拯自己也难以承受。多年来的相处,令他与展昭不仅是同僚,更是志同道合的好友、情同父子的亲人。这般深厚的情义,如何忍心割舍?

  所以,包拯惟有沉默。这样的沉默,对包拯和展昭,乃至房中的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一种煎熬。若在以往,这种情况之下,出来打圆场的必定是公孙策。可是今日不同,以他细密的心思,早已明了包拯和展昭各自心中所想,更清楚他们此刻都是何等为难。这是第一次,公孙策不知自己应该帮哪一边。

  一旁的小顺子见包拯如此迟疑,心中慨叹:“少主在天庭已经没有家了,包大人若不肯让少主留在开封府,从此,少主在人间的‘家’也没有了!”

  “大人!”展昭见包拯良久不语,心中越发不安,澄澈的眸光中,闪过一丝落寞道:“大人若不愿属下留在府衙,属下也不敢强求!”目光又变得坚毅起来道:“属下纵然不能做大人的护卫,也会随时在您身边保护!”

  公孙策心中暗暗笑道:“好一招以退为进!”

  白玉堂笑着撇了撇嘴,心想:“他还真有些缠人的本事!”

  包拯一怔之后,抚须笑道:“那本府留不留你,还有何区别?”

  展昭被他这么一说,不好意思地笑了,众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展昭一双明眸望着包拯道:“既然大人已恩准属下留在府衙,想必将来得知属下的真正身份,也不会让属下离开。”他必须得到包拯一句确切的承诺。

  包拯道:“佛曰,去住自由。展护卫的去留,理当自己做主,本府不便干涉。”他虽有过人的智慧,也无法料到自己这个“文曲星君”竟会是展昭的臣子。

  展昭大喜,立即向包拯叩头道:“多谢大人!”

  公孙策摇头一笑,心道:“展护卫可真会顺水推舟、未雨绸缪!”有了这句承诺,将来包拯得知他的真实身份,纵然有心反悔,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包拯有些宠溺地看着展昭,和蔼笑道:“现在你可以起来了吧?”展昭孩子气地一笑,遵命站起身来。

  包拯转身对众人道:“天色已晚,我们还是早些回去,不要打扰展护卫休息了。”于是带公孙策等人离开了展昭的卧房。

  白玉堂出门前,将武功秘籍放在展昭的书案上道:“我不管你是人还是神,总之你得把这天书帮我译出来,不然等师父问起来,你我都没法交代!”

  展昭听他竟然称这本秘籍为“天书”,不禁一笑,拿起秘籍,仔细看了两页,又看看白玉堂,心道:“这本秘籍虽好,却着实有些晦涩,但愿他能够领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