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陪君笑看三千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章 第4章生日快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苏律师,我的手……”张雨霈面上略有难色,明显是个抬臂的动作,却停滞在半空。

  苏澄立刻懂了,移步过去托住他巨大的羽绒服帽子,“没事,您用点劲儿,我给托着就行了。”

  脱下厚重大衣的张雨霈穿着一件黑白格相间的厚衬衫,越是显得身形瘦削,像是细长的一条豇豆。

  “张先生,如果坐姿需要调整,或者您有任何不适的话,可以随时打断我。”放了一杯温开水在张雨霈面前,苏澄便按下闹钟计时,打算开始今天的谈话,“时长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可以吗?”

  “嗯嗯,可以。连累苏律师加班,我已经很过意不去了。”

  “职责所在,张先生不必客气。”苏澄公事公办,也是看这小子过于客气,免得再引出他许多客气话儿来,遂道,“君信收费不低,我们的客户当然有权利享受对等的服务,贵公司既已支付了高额的律师费,张先生何时有需要,我们都该恭候,于我,是职责所在,于您,是付费消费,市场规则如此,就好比观众买您的票,您就得上场。这与您的工作实在没什么两样。”

  “那……我,我不是公司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我是另外找您谈,不是公司的意思……”张雨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说得有点磕巴,“所以,是不是要另外付钱?需要多少?”

  苏澄不禁觉得这孩子有点可爱,看起来不经世事,很单纯的样子,遂道:“一个案子,一次收费就够了,更何况张先生本来就是道雨班的演员,也是事件的亲历者。”

  “哦哦哦”张雨霈连说了几个“哦”,这才放下心来。老实坐住了,不再说话,静待苏澄开场。

  “张先生请出示一下您的居民身份证,我这边需要备个案。”

  “啊?!身份证……”张雨霈一拍脑袋,“还需要身份证啊,我……我没带……怎么办?”

  看他又是一脸惶恐,苏澄无奈道:“算了,您这张脸还比较有辨识度,诳不了人,您回了记得拍照片传给我——别忘了,是正反两面都要拍照片传过来。——身份证号码记得吧,您说着我记一下。”

  “那没问题。”张雨霈大大的舒了一口气,老老实实报了一遍号码,二十多年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第一次被要身份证,还真是差一点被吓到。

  “张先生是天津人?”职业习惯,苏澄随口问道,其实刚才他一拍脑袋说“还需要身份证啊”的时候,从那个很有辨识度的咬字就已经听出来是妥妥的天津口音了。

  “嗯,天津出生的,后来就来了北京。”

  “那是相声曲艺窝子呀,”苏澄笑道,“可见张先生出生的地儿就好,打小儿耳濡目染。”

  “您过奖。”

  苏澄瞧着眼前这孩子有问有答,很是拘谨,再结合张雨霈的年龄经历一想,他少年学艺,一直身在道雨班,早就传言道雨班是古代家长制作风,传承的仍是老一辈的师徒相授,那必定圈子单一,这很有可能是他第一次单独跟律师打交道,想着他的遭遇也是可怜,遂生了些许耐心,要先缓和下这小子的拘谨,反正都是加班,八点和九点区别也不大吧,遂笑道:“顺便提一句,您真人看起来比报道上可小很多,可见报道确实失实且对您名誉有损。”

  “啊……”张雨霈顿了一顿,才反应过来这是句恭维话,跟律师讲话,真真是比跟说相声的讲话还要累,包袱都得转几个逻辑的弯儿。这话也不好答,否认吧,毕竟是事实,承认吧,就跟杨八翔说的似的,“也忒不要脸了”,张雨霈一思忖,故也挤了眉眼儿笑道:“您也比我想象中的年轻许多。”

  “咋?听我嗓音像是一大妈?”

  “不敢不敢!”张雨霈失声笑道,脸上的固有神色轻松许多,“就是觉得干您这行儿,尤其是君信这种大所,总该是些四五十岁的精英才对——不过今个儿得见了,知道是我错了。”

  “四五十岁,您说的那是我师傅。”

  “这么巧,我师傅也是。”

  哈哈哈哈,相视一笑。

  这才该是一个二十来岁小有名气值得别人去诽谤的青年相声演员该有的洒脱反应和流利嘴皮子。

  目的达到,言归正传。

  “道雨班那边的意思是有两个,一是涉及到侵害您名誉权的这些电视台、公司、网站、纸媒等,要一一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这个,我已经着手在做了,明天所有的律师函都可以发出去,视反馈情况而定,拒不悔改的我们下一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一个就是李浩,他这个就不仅是民事侵权问题了,道雨班的意思是要追究他诽谤罪的刑事责任,白天您打电话之前我已经阅卷完毕,初步认为诽谤可以构成,但是还缺一些扎实的证据,因为考虑到诽谤是自诉案件,这方面的证据需要再扎实一些,向法院起诉的时候才有更多把握,所以,我明天展开调查的话,最迟两天应该有结果……”

  苏澄说的时候,张雨霈一直低着头无意识的玩手机,听到这,才抬了头,苏澄敏锐的觉察到他眼神里有委屈的神色,镜片上有浅浅的雾气。

  “您说的这些我也不懂……那些名誉权的什么赔偿啊律师函啊,都按公司的意见算,他们说怎么搞就怎么搞吧——原本我说了也不算——可是……苏律师,李浩……能不能……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苏澄一下子愣住了。

  古语有言,人活一张脸,颜面无论何时都是重于金钱重于很多东西的所在,也就难怪于从古至今人人都要追求千古流芳,而没什么人愿意遗臭万年,对普通人来讲尚且要有个好的颜面和名声,谁谁谁若是有诽谤的举动,先不说造不造成恶劣影响,双方不打一架也得是搁成了仇。名声对公众人物就更重要了,自身的品质价值先不说,单单就是公众人物手上那些代言呐、演出啊、粉丝资源啊,哪个都要有固定的人设,一旦被造谣生事,轻者资源受限,重者甚至会一蹶不振,按照如今娱乐圈的的更迭速度,往往你“消除影响”的判决还没拿到呢,流量早就转移到下一波新生代上去了。所以,诽谤一向是娱乐圈里斗法的大招,如果要评选的话,简直可以当选使用最广泛的“阴人”手段,一则是该招数不需要任何门槛,只要会说话,多说话,瞎说话,人人皆可用;二则是该招数威力巨大,但凡出招,就是把别个儿往死里整,实在阴毒又见效。

  因为巨大的案件数量在这,但凡跟娱乐圈有点交道的律所,多半轻车熟路的办诽谤的案子,苏澄尽管暂时还没有接触过,但多多少少也听所里的八卦,只知道受害者莫不咬牙切齿,绝不谅解,律师函都写得义愤填膺,起诉状也是字面可见的恨之入骨,恨不能食之而后快,恨不能食其骨饮其血……受害的正主儿不亲身上阵开骂开打也就算克制了,各个公司都是听说自家艺人被诽谤了,然后律师告诉说对方可能在三年以下判处刑期,都嫌太短,求着闹着问有没有办法让那些造谣人的人多付出代价,真真没听说过谁还来请求免除造谣者刑事责任的,并且是正主儿瞒着公司来请求。

  苏澄现在可算是明白了,原来张雨霈一开始的意图就在这儿。公司决策当然有公司决策的理由,他没办法改变,就想着走这条路来曲线救国。也亏他机智,也亏他消息灵通,说他不懂门道吧,也还能摸着门儿,说懂门道吧,又傻兮兮二愣愣的样子。

  “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意思您懂吧?”苏澄倒想看看这小子水有多深。

  “嗯,”这会儿张雨霈倒是放下了手机,双臂扶住桌子,身子微微前倾道:“我网上搜了,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是,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我说的对吗?”

  “大致是这样。”苏澄严肃道,“看来您也做了准备工作,那么您也应该知道,尽管诽谤罪不是一个很重的罪名,但也是犯罪。”

  “我还知道,这是自诉罪名。”张雨霈轻轻的说,但语气里有苏澄能够听出来的坚定。

  “您的意思我懂了。”苏澄合起面前的笔记本,迎着张雨霈的目光说道,“即是这样,那么,张先生,明人不说暗话,这个案子既是贵公司委托授权,您仅代表个人意愿的话,无法撤销委托,请恕我难以配合,实在是抱歉,劳烦您走这一趟。”说完瞧着张雨霈的眼神更是委屈弥漫,苏澄忍不住找补道:“若您仍坚持不追究李浩的刑事责任,跟我交涉倒不如与贵公司沟通更为便捷!”

  “我……”张雨霈一时语塞。

  他本来是瞧着眼前这位苏律师年纪尚轻,差不多是同龄人,又主动调节气氛,觉得会比较好说话,这才一股脑儿就说出了自己的诉求,没想到她闻听此言,立刻就变了脸,瞬间恢复到公事公办的状态,还言语里下了逐客令,他一时情急,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知道自己不能立刻就站起来走,走了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了,如此一想,张雨霈的眼泪差点就不争气的涌了出来。

  却有敲门声在此时响起。

  苏澄颇为诧异,探寻的眼神看向张雨霈,后者收拾了眼里的雨雾,道:“应该是我定的,麻烦苏律师开一下门。”连说话的声音都有轻微的颤抖。

  是外送。好利来半熟芝士蛋糕。

  张雨霈的声音仍是在发抖:“我知道这很冒昧,看到您桌子上的生日卡片,知道今天是您的生日,还因为我的事加班到现在,饼干都没来及吃完……我,我也还没吃饭……搜到好利来最近,送得最快,就定了这家,看您饼干是芝士味儿,就定了他家的半熟芝士……不知道您喜不喜欢……我原想着可以边吃边谈,现在……哎,反正都送来了,您不介意的话,我陪您吃完这个蛋糕再走。”

  从进门到现在,这是张雨霈说的最长、最忐忑却也是最通顺的一段话。

  苏澄再一次怔住了。她迅速GET到两个点,一是他送这个蛋糕不是顺手而为,是费了心思的,另一个就是,他从中午十二点到现在,没吃饭。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