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都要幸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章 少年宫学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爸,我们先找房子还是先找少年宫啊?”纪明东带着纪初一走在福州路上。他早上问了招待所服务员,告知少年宫就在这条路上。他也不清楚有没有课程,但是如果这里没有,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找老师了。

  好不容易走到了浦洲区少年宫前面,纪明东显得比纪初一还要激动,第一次觉得找到了门路,远离土包子行列,以后可以跟人炫耀,我女儿学的是高雅艺术啊~~

  “你好,我想咨询这里有什么课程小孩子可以上?现在可以报吗?”纪明东带着纪初一两人走进少年宫,看着好多不同年龄的孩子来来往往,嬉笑打闹着,他拉住一位看起来像老师的人咨询。

  被拉住的人大概60来岁,带着一副黑框眼镜,一头白发,一副老学究的样子,瞧了瞧纪初一,温和的笑道:“是小姑娘要学吗?有点小哦,几岁了?”浓郁的儿化音,也是这里的老师?没等纪明东反应过来,纪初一插嘴回道:“老师好,老师您交什么课?”

  “怎么?我教什么你来上什么吗?你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学不好的。”老学究不高兴了,觉得小姑娘可能认识他,冲着他来的。

  纪初一也懵住,她怎么把成年人那种看人下菜碟的功夫使出来呢,一看眼前就是个固执的严师,喜欢才华横溢,刻苦勤奋,聪明乖巧的人,最不喜欢投机取巧的。她马上转换露出懵懂无知的表情说:“我就是看老师温和好说话,我害怕老师凶。”

  这位老师也觉得是自己多想了,眼前两人看起来不是S市的人,不应该认识他才是。语气又恢复了开始时候的温和:“那你想报什么?我给个建议。”

  纪初一看了看纪明东,见她爸鼓励的眼神说:“我想学钢琴,舞蹈和画画。”

  老师好奇道:“学那么多?贪多嚼不烂哦。”

  “不会多,我表哥每天都上课,从早上7点到下午4点,他说他有十几门课。而我就学三门,我比他聪明比他喜欢读书,怎么就多了呢?”

  老师哈哈大笑,“我姓秦,我教国画,如果你通过考试,我就教你。那里第一个办公室就是报名处,我带你们去问吧,其他班级的话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纪初一知道由老师带着去报名处,那是多大的面子,可以让其他老师客气对待,“谢谢秦老师。”纪明东也是聪明人,连声感谢着说,“是孩子自己要学的,我也就支持她了。呵呵。”

  报名处的只有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在,大概二十出头的年纪,穿着一件黑色棉服,看见秦老师领着人进来,立马端坐,多了几分好奇。秦老师跟着报名处的老师打了个招呼,介绍说门口遇见,咨询报名的。那人眼神马上冷淡了些,多了几分打量。

  秦老师转身准备走时,又回头看向纪初一,问了句:“小姑娘叫什么名字?”

  “我叫纪初一,十一月初一生的。”童音酥软,可爱却坚定。

  “好名字,大俗大雅。”

  报名处的老师热情有礼的接待了他们,知道小姑娘想同时报三门课程,态度更好了,告知纪明东不同的课程设置和要求,而且还要错开时间等问题。

  钢琴课,基本是是一对一,每次一个小时,可以要求一周一次,也可以一周两次。

  舞蹈课的话,班级不多,像她这个年龄的课程就一个班,已经开课,插班可以,稍微辛苦一点,或者等到年后新班开始。

  画画的话,适合她年龄的就只有蜡笔画班了。

  纪初一好奇问道:“老师,我想问下,刚才秦老师跟我说只要我考得上,就可以参加他的班。”

  报名处老师介绍道:“秦老师是这里的国画老师,他带了一个高级班,一个班就10人。不过听说他想从初级班选几个人,另外组一个班。可能他的意思是会组织初级班的人进行考试吧。你想要试试看不?”

  看在这位老师的盛情邀请下,纪明东让老师看看时间安排和老师的介绍中,不过国画班是首先要报了,秦老师这么好,试试看又何妨?

  年轻的女老师翻开课程表指着:“国画初级版是周六的下午1点到4点,可以吗?初级还有寒假特训班,一周以后就开课了,一三五下午的1点到4点,是参加平日班还是寒假班?”

  纪明东看向纪初一,这个有难度,他和陈国珍两人没有办法每天送小孩来上课呀?一周一次,也要两人商量着来。于是他准备和纪初一商量下,“一一,我和你妈没时间每天送你来上课的,你也知道你妈最近特别忙,你爸我也是,一周一次我们可以想办法。”

  纪初一看了看老师,又看了看纪明东,人生总是在不断的取舍中长大,她不能为难他们,点头说:“一周一节课吧。”

  接着是钢琴课,主要是选择老师,纪明东一抹黑,要看什么?还是看眼缘?问中途不合适,是否可以换老师?年轻的女老师表示,可以的,这种事偶尔有发生,但是还是希望第一节上完以后就决定是否需要换,这样大家都好。双方表示理解。纪明东就让老师大致介绍一下,选了一个年纪50多岁的男老师。但是这位女老师犹豫的开了口推荐一位40岁还不到的另一位女性,说这位是秦老师的女儿,国外回来的。

  小小少年宫,藏龙卧虎啊,毫不犹豫改成这位秦老师上课,时间定在周六的上午10点到11点。而老师又问道:“你们准备怎么练琴?钢琴师需要每天都练的,你们有琴吗?”

  纪明东没有想到这么急切,之前只想到先学,没想到需要琴来练习的。“我们想过一段时间在买,还不知道她是否会坚持下去呢。”

  接着又说:“我们可以找个琴行练习或者争取经常来这里练习,可以吗?”

  老师和善道:“当然可以,如果你们住的近,可以晚上来这里练琴,只要琴房空着,每次练琴五毛钱。”

  舞蹈的话,没得挑,周日上午8点到11点,三个小时。

  整体排下来,纪初一还是很空,但是平时多了作业和练习,日子也好过许多。纪明东一口气付了半年的钱,钱包也空了,学费不便宜啊,竟然一口气付了1000元。

  “看来你爸明天开始是为了你赚钱的,你才是我的大老板。”纪明东抱怨着,还是爽气的掏出一沓钱,交给了那个女老师。而纪明东这不用去银行就能掏出一沓钱的俗气行为,也让纪初一以后在这里的日子得到了很多照顾。

  老师给了他们一张需准备学习用品清单,让他们自己去买齐。并告知每个上课教室的位置,让他们可以自己先去踩踩点。

  纪明东牵着纪初一走在少年宫的走廊上,第一次因为参与了孩子的教育有了一种父亲的骄傲。而纪初一也有不同的感受,前世纪明东从来没有带她上过一次学,也从来没有去过她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都没。

  现在~~

  都说,母爱是天生的,父爱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两人心满意足的走出了少年宫往最近的学习用品书店走去。

  上课的安排已经开始了,租房也提上了首要工作。纪初一帮不上忙,这些事情只能让他们去做,那天报名的时候,在她的要求下,纪明东又买了几本专业,非专业的书籍给她。于是她申请了让她一人留在招待所里,午饭的话,让同乡的林叔叔帮忙买过来。这个时代的父母心大的狠,将信任落在了肚子,双双出门忙去了。每次招待所的部分服务人员看见她,都要感叹一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然后引申出他们身边的某某还被娇宠着,然后巴巴巴的开始自顾自的聊天,每当这时候,纪初一就溜回房间,看她的书或者压压腿之类的。

  陈国珍很快在赵军的介绍下,找到了几处房子,最后定下了在福州路上的福州大楼,一幢英式楼房,非常具有旧时代特色,可惜里面住的人太多,楼道显得破旧拥挤。位于三楼的房子两个房间朝南,沿着马路的房间,白天有点吵,幸好现在的车辆不多,还能接受。在S市来说,这种房子算不错的了。房东是银行的高管,只有一个儿子,就搬去照顾孙子孙女了,原本房子也不想出租的,怕被人弄坏了,见过陈国珍和纪初一夫妻,了解到是一家人住,也就租给了他们。

  他们很快就搬进了这套房子,家具都是房东的,而他们也没多少行李,住招待所的人都是拎包走人的,告别了几个算是认识但不熟悉的服务员,他们开始了崭新的居家生活。

  他们的房子一边就是楼梯,离电梯却要拐个弯,另一边的邻居是原房东的同事,他们有一对子女,女儿已经出嫁,儿子跟他们住在了一起,三十多岁的人,还没结婚。老夫妻被房东关照过,还算热情的打了招呼,然后就回他们自己家去了。其他的邻居,暂时纪初一也没看到,在她看来,她不会住太长时间。租房和买房的区别不仅仅是产权,而是心之归属。半年后,剧情的发展不在她可控范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