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都要幸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章 三个月的时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次开课的时候,他们还没搬过来,因此太阳刚刚升起,她就要起床,当晨练的人们回家吃饭,她就要出门,谁让S市这么大呢。这里到那里,坐车至少1个半小时。

  钢琴课是第一次上课,秦老师和纪初一先完成了相互介绍以及秦老师针对她的课程安排,未来规划等。秦老师大约三十几岁,长的不像她爸爸,笑起来的感觉倒是一摸一样的。

  秦老师让纪初一坐在了钢琴凳上,她则坐在钢琴边上的椅子上,陈国珍坐在钢琴室的另一边陪着。秦老师说:“我爸前几天回家的时候和我聊起了你,猜你一定会选择我的课,结果昨天到学校就有人通知我了,很高兴认识你,纪初一小朋友。”

  纪初一对自己的世故有点脸红,她也想天真,可惜成长的痕迹刻在了骨子里,“秦老师,我想好好学琴,以后能弹出动听的曲子,外公说严师出高徒。”

  “那就好,都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要加上勤奋,老师帮助你一起进步。”秦老师依然温柔的看着她,“我现在不给你定目标,以后你自己再决定未来的方向,但是老师是专科出生,小时候老师也是从你那么大开始学钢琴,老师把钢琴当作了自己的终生事业,对你的要求自然会非常严格。”

  “好的,我会好好练琴。”

  秦老师伸出手握了握她的小手说:“那我们说到不如做到,以后大家互相指教。”

  下午的国画班,是个男老师,姓纪,五百年前的本家,他年纪很轻,大概二十来岁,看见新来的插班生,没有给特别关照,上课也是按照这个班的进程在上。纪初一虽然不曾学过国画,但是学校里的美术课也是有过粗浅的接触的,拿笔涂色,除了力度把握差了一点,其他都让纪老师无比满意,就经常走到她身边给了一些指点,下课的时候,还推荐陈国珍去买几本图册,让她在家多多画画。

  周日的舞蹈课,比想象中的更加和谐。她想象中的排挤和陌生通通没有遇到。可能是她的想法太复杂,电视剧和小说看太多了。舞蹈老师是也是个三十几岁的女人,比陈国珍高一点,估计165以上170以下,但是显得非常高挑,腿长腰细,小胸薄肩,笑容不多,舞者气质。老师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李嫣然,人如其名。刚上课的时候,李老师像大家介绍了新同学,说希望大家好好相处。李老师和这个班里的17个小朋友都是本地人,全程交流用方言,她问了纪初一是否听的懂,纪初一点点头,她也就不改习惯了。跳舞讲究基本功,一个小时的时间都在练习基本功,压腿,劈叉,小飞机,手势,步伐等等,纪初一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吃得苦中苦了,那叫一个酸爽。谁说小孩子随便劈劈就是一字的啊,她快痛死了,有几个活泼的小同学跑过来帮她按住,还告诉她动作要领,她可以哭吗?

  时光如白驹过隙,飞逝而去。她的课程已经上了快四个月了。感觉每天学到的不多,但是翻开第一课时,就能发现自己的成长蜕变竟是如此之明显。

  这四个月中,发生了几件大事。过年的时候,纪初一跟着父母回老家一趟,计划初五就回S市的。她开开心心的回到家中,见到了两位表哥,几位表姐和堂弟表妹。然而到家没过几天就被告知,二舅妈和十三哥要随军,手续都办好了。二舅舅今年回来接他们,一两天后就能到了。

  前世纪初一最后一次见到二舅舅,是去接他的骨灰回家。黑白的照片上笑容明亮。她不记得十三哥是哪一年去的琼省,五年后他回来。

  87年的春节,因为二舅舅的回家探亲显得异常热闹。春节是和三个舅舅过的,纪初一和大家一起放了整晚的烟花,看着火树银花,光彩夺目,全家人脸上洋溢着欢乐喜气的笑容,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将气氛推到了高处。以后的以后,她都会记得这一晚的烟花如此灿烂。而人生就像这烟火,不可能永远悬挂在天际。

  接下去的几天,纪初一每晚都去和十三哥睡。陈国珍明白她的不舍,也就没有强迫她回来。她让十三哥每个月都给她写信,她会给他回信的。

  到现在她已经收到了三封十三哥的信了。他说那里好热,每天都是短袖短裤,二舅带他去看了军舰,好帅气。他去了部队学校,认识了一帮兄弟,偶尔打个架,但是他都赢了。每次收到信,她都要看好几遍,她不能写信,就跟陈国珍商量,买了一个录音机,她把要说的话就录下来,寄给他,还会给他寄点零食,生活用品等。陈国珍知道后,也会顺便塞一点她给二哥和二嫂买的东西一起寄去。

  还有一件就是那块地已经顺利过渡到了陈国珍和赵军的手上了。春节时期,赵军没有回老家过年,让陈国珍带了一笔钱给他妈妈。回去的时候,陈国珍带着纪初一去了赵军家。赵奶奶看见陈国珍他们,就开始止不住的哭,边哭边说对不起赵军,早知道不逼他那么早结婚了,他一定是因为埋怨她所以不回来,又说小孩子多无辜啊,才两岁,妈妈就不要他了。

  陈国珍只好不停的安慰,跟她说赵军在外面有多么好,多么能干,以后找个好一点的老婆也能照顾你们之类的。纪初一就在一边自顾自的逗弄这个穿着开裆裤的小屁孩。

  回到S市,陈国珍才知道赵军进了医院,又带着纪初一去医院看望他。原来还是那块地的事。老夫妻同意搬到他们买下来的村里的一个空房子里后,他的大儿子家有意见,带着一帮人要求新房写他的名字,不同意分给小儿子,认为老夫妻偏心,一辈子存的钱都给了小儿子之类的,刚好赵军那天不知道发什么神经跑去看看,想考虑下该怎么使用这块土地。就被他给碰到了。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也不会傻傻的冲上去帮忙的,也就站在旁边看着,怕出事。

  结果真的出事了!

  那个伤疤男带着一帮兄弟跑了过来,恐吓加打骂,两拨人抱在了一起。一个不知道那里来的棍子却打在了赵军的头上,血流如注。他被送到了医院,一直住到了现在。

  陈国珍对于他的遭遇深表同情,却也有点幸灾乐祸,“你这种事都能碰到,可以去烧香了。”

  赵军吃着送来的水果,挥手没在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开始拽文,“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致。”

  看来有好事发生了,他忍不住就说了出来,“那个伤疤男的爹是当地钢厂的领导,可以拿到指标,而且他也认识电视机厂的人,他想跟我们合作,我们负责销售。”三人眼睛岑的亮了起来,可以想象大把大把的钞票往兜里飞。87年虽然价格管控厉害,但是经不住需求量大呀。而且现在全国百废待兴,只要拿得到,不怕没人要。

  迫于赚钱的动力太足,陈国珍只好恳求外公外婆来S市帮她忙。外公外婆的到来,让纪初一的生活变得稳定而充实。每天早上,纪初一带着外公去外滩晨练,她就在空地上压压腿,抻抻筋,练习李老师教的舞蹈,然后回来吃个早饭,接着外公带着她写几张大字,下午在画幅画,每天晚饭后,外公在带她去少年宫练琴。

  陈国珍和纪明东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经常在周边的省市来回跑。生活显得忙碌而充实。而只要纪明东回来在家,纪初一就会拉着他去琴房,不是让他听歌,是让他看着钢琴,用迫切的眼神告知他,她有多么想要钢琴,还经常领着他去乐器行,让销售们给他洗脑。结果现在纪明东比她还清楚了解,什么钢琴好,还有钢琴真他M贵。

  于是,纪初一也发现他现在回来的越来越勤,整了个存折送给纪初一,说是存钱给她买房子,还要为她弄一间专门的琴房,放上最好的钢琴。

  纪初一每次都想拍拍他的肩说:“同志,革命尚未成功,请多加努力。”

  最后一个大事是,她成功的通过了秦老师的考试,成了他的最小的学生。老秦老师非常非常严格,却让她进步迅速。他说书画本一家,知道她外公毛笔字写的不错,知道她每天都有练习,表示非常满意,要求她每次上课都要带上一张她最满意的字让他点评。于是老秦老师从国画老师成了书画老师。为了表达深切的谢意,陈国珍把最近收到的一大包干虾送给了老秦老师。小秦老师就紧跟老秦老师步伐,对她越来越严厉,并给她定了目标,让她两年后去参加少儿组比赛。

  天啊~~她怯场的很~~在线寻帮助~~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