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Sol.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3章 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几天过得安好平静。每天做做饭,帮妈妈做做家务,陪妈妈和君临聊聊天,和君临一起读书。

  时间过得很快,一周过去了,群里终于通知说明天开始继续实习。

  再次开始按部就班的生活。

  早起,吃早饭,去医院,傍晚回家,吃晚饭,看书。每天出门都不忘带上魂镜。

  日子平静如水。

  周末去书店。看到了心心念念想要的书,但是一看定价,好贵!

  先不决定买不买,看看总是无妨吧?

  拿起来,感受一下拿着它的感觉。实实在在捧在手里的一本书,包装精美的精装书。真想看看里面的具体内容,但不行,外面包了塑封。

  整整齐齐,方方正正,严严实实的一本书。双封面。书脊处有像白布一样的东西。从外观上看,纸张洁白,越看越喜爱。

  封面精致不失清雅。图案也很舍得下功夫,景物轮廓勾勒得整整齐齐,毫不含糊,色彩搭配与配比合适,不敷衍,不突兀。

  隔着塑封都能感受到它的丝绒般手感。

  看着本书封面的每一个字都特别吝惜。书名,作者,出版社,甚至出版社的logo眼睛都仔仔细细跟着轮廓描了一遍,出版社下面的每一个英文单词都认了一遍。

  最为吝惜看的是封背的节选。只有几行,几乎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到末尾句号的时候会突然感到深深的惆怅。只有这么一点。

  然后,反复读,读了不知道多少遍,读到看开头心里就自动浮现后面的内容。

  这本书封面的宣传文案我也很认真地看。

  意识到待在这里的时间够久了,突然觉得不好意思。走来走去的工作人员万一看到我对着一本有塑封的书反反复复看那么久,反正都看不到里面的内容的,我却情有独钟,会不会把我当成重点监视对象?

  待得越久,越不好意思。

  唉。不管怎么样,因为价格的问题,我还没决定买不买,也不能一直看到书店关门吧?于是到别的地方去转,看看别的书。

  书店里没有坐的地方,看书只能站着看,看多久,站多久。

  不一会儿,我的膝盖和脚后跟开始痛,刺痛,针扎般的疼,跟踩在刀尖上一样。

  换个蹲的姿势看。但没蹲多久,脚又开始麻,麻到痛,麻到没有知觉。

  于是又换站的姿势。

  起身顿时大脑缺血,感到天旋地转,及时扶了一下书架才没跌下去。

  自从看了医书,洁癖就比较厉害,不愿坐地上,而且地板很凉,那种凉一直穿过皮肉凉到骨盆,凉得我怀疑骨头会冻到坏死、会长疮。

  站和蹲两个姿势不停交换,每一种姿势都做不长久,看书看着看着就要分心去换姿势,注意力无法集中太久,自然就不能看需要耗时间耗心力去理解的书,否则看着看着突然中断,又要重新看起,一天下来就没看多少,浪费很多时间。

  所以,我一般都选择去看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童书。两三个小时看完一本。

  偶尔也去看看文学名著。什么都看看,专业类的,艺术类的,日常生活类的。

  一直看,看到天黑,看到华灯初上。

  抬头看到的不再是大白天,而是早已亮起的路灯,还有各种广告灯。

  打算离去。

  又想起那本心心念念的书。

  依旧没决定买不买。

  实在是太贵了啊。我带有这么多钱,但一下子花掉这么多钱,就跟从我心脏那里挖下一块肉那样疼,感觉我会疼到昏死过去。

  一边想着那本书,一边心不在焉地乘扶梯下去。

  看着一级一级的梯面变平,最后看不见。我开始数。

  从我脚下这一级开始数。买,不买,买,不买……

  最后数到的是不买。

  我轻勾嘴角,微微一笑。

  不买?怎么可能!我那么喜欢那本书,不买怎么行?

  如果不买,我一定会时时刻刻都想着那本书,牵肠挂肚。不如直接买下来完完全全断掉念想。

  知识是无价的。

  而且,钱留着不花,它也不会生崽。花出去的钱才是钱。

  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赚出来的。

  如此说服自己。拿起它,交钱,买下。

  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这是我目前买过的最贵的书,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每天对它爱不释手,爱惜有加。

  周末的天气晴好,散步去看荷。

  路上买了一本杂志,一块蛋糕。

  卖杂志的店同时还卖本子、笔、文件袋之类的文具。看到店门口有一个女孩捧着一本杂志看。也许是因为当时人不少,老板娘便催那个女孩:“不买不要在这里看,挡着人家路!”

  女孩听了,赶紧放下杂志,满脸通红,低着头快步走了。

  有人到店里问有没有某某杂志,老板娘立马说有。然后拿出两本,一本是上一期的,一本是最新一期的。问那人要哪本。

  老板娘看那人两三秒没说话,立马两眼放光:“还是两本都要?”

  那人终于选了其中一本。老板娘见此情况,立马收起笑容,脸拉得像马脸一样长:居然只要一本?我的殷勤白献了!

  然后摆个臭脸,嫌弃无比地接过那人的钱。

  老板娘把头发梳得光光,皮肤偏黑,眉毛像纹过,穿着黄色带斑点布料看上去挺凉快的连衣裙,拿把扇子扇,一只脚脱鞋交叉在另一只脚上。悠闲无比。

  大约中年。杵在门口那儿站等收钱。每收一次钱都不着痕迹地得意半秒。

  见此情景,买杂志的心情顿时消了一半。但转念一想,我买的是杂志,不是这家店的服务。我买只是因为我想要。各取所需嘛。

  于是忽略老板娘,拿了杂志给钱走人。

  离荷塘越来越近,越来越期待,越来越激动。脚步不由自主轻快。

  记得上一次看荷的时候,我还是陈凌菲。那时是冬天,荷塘看不到一片有生命力的荷叶,更别说荷花了。全是枯萎的残骸,寥寥一点点靠着岸边苟延残喘。

  现在已是夏天,看到的完全不同。

  一靠近荷塘,就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也许是有冬天那样的对比,眼前的一幕显得无比的壮观。

  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荷叶铺满整个荷塘,挨挨挤挤,密得没有一丝缝隙。远看根本看不到荷塘里的水,看到的全是荷叶。

  荷叶们争先恐后想要露出整片叶子,每一片荷叶都争那点可怜的空间。有些不够高的荷叶争不过,叶片歪倒在一边,但也挡不住它们强烈地想要“露脸”。

  更“矮”一些的荷叶,在水面上甚至看不到茎,看到的只有飘在水面上的一片叶子。

  密密的荷叶中夹杂着少许莲头。这些莲头朝向不一,显得个性十足。看得出是花瓣凋谢后留下的花芯部分。

  找地方坐下。一边赏荷一边看杂志吃东西。

  感觉杂志没有以前那么厚了。翻开看页数,果然,原本九十六页变成了八十页,少了十六页。

  价格没变,量却变少了。广告经常说“加量不加价”,这是“减量不减价”啊。

  以前看过这个杂志,很喜欢,文艺味儿十足。

  但,不知道是不是功利心驱使,现在杂志里的文章充满铜臭味,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味道。我最喜欢的栏目也因为减少页数被删掉。

  翻来翻去,内容感觉很浮躁。杂志里的热点新闻时效性本来就短。也许是太久不看杂志,也许是因为长期看经过时代考验流传下来的书,突然看这么浮躁的东西感觉看不下去。

  勉强选了一篇比较感兴趣的看起来。

  不知是因为环境还是它本身的内容,我根本无法进行精读。全都一目十行,浏览个大概就完了。

  而且作者的三观也挺不正的,不敢苟同。

  并不是在挑起性别战争。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男的,他表达的意思就是“我们男人天生高女人一等,女人做的一切都要为男人的利益服务,不然简直猪狗不如”之类的意思。气得我想把杂志摔了。

  作者虽然说得委婉,但是意图一眼就能看穿。

  这么毁三观的文章是怎么选上的?如此男癌晚期没药救。

  其它的文章基本都是些没什么营养的口水话,宁愿用发呆打发时间都不愿看这样的文章。

  好像随便凑点文章就拿来卖了。越来越假。

  唯一能看的只有笑话部分。这个栏目趣味还没失去多少。

  远目。突然感慨这年头的人都怎么了。

  钱钱钱。

  三句话离不开钱。

  不否认钱的重要性。毕竟,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都能用钱解决,剩下百分之一钱无法解决的,没钱更解决不了。

  吵架都是为没钱吵,有钱的根本吵不起来。

  没有钱,连最亲的人都看不起你。

  每一句扎心的话都说明钱的重要性。包括贫贱夫妻百事哀。有情饮水饱不过是年轻时候的浪漫幻想。对于普通女人而言,短期内还可以,如果长期下去怨言是难免的。

  看到别家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能满足什么,再看看自己家,因为穷,自家孩子只能眼巴巴望,不心疼是不可能。

  但还有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因为钱冲昏头脑就不对了。

  想了很多。然后把杂志放到一边。杂志只是消遣物,看着娱乐就好,不需要当正餐吃。

  然后撕开蛋糕包装。

  闻一闻,一股奶片的味道。正方形的黄色糕体,有一面有褐色的蛋糕皮。

  看了看配料表,其中一个是全脂乳粉。这应该就是奶味的来源。

  一辆摩托车经过。车上有一个泡沫箱,喇叭里不停地说卖水、卖冰激凌。天热,想吃,于是去买。

  原本想买两个冰激凌的,一个自己吃,一个给君临。但想到君临吃不到人间的东西,不免有些惆怅。

  真想跟他分享美食。他会问为什么它是冰的,为什么会飘起看得见的冷气,为什么它是甜的,它这个长锥形的形状是怎么做出来的。

  冰激凌确实冰,长时间拿在手上有些受不了。揭开外面的纸质包装,圆形卡片拿开,映入眼帘的是诱人的白色冰激凌,巧克力和花生碎。下面是锥形脆皮。

  这天实在是闷热。有冰激凌吃是件幸福的事。

  唇齿与冰激凌碰撞的瞬间,冰甜的滋味蔓延开来。一泯即化。巧克力的甜,花生碎的香,混合在一起,激发味蕾。

  脆皮也够脆,咬起来喀吱喀吱,还涂着一层巧克力。好吃到不行。

  起身,赏荷。

  这里离荷叶荷花很近,近得伸手就能摸到。

  铺天盖地的荷叶,直逼天际一般。满眼的绿。荷叶中心一个浅绿色的点,辐射出若干条叶脉,快到边缘的时候,这条叶脉又分成两条叶脉,一直长到波浪形的荷叶边。

  每一片荷叶都朝气蓬勃,尽情散发着无限生机。这是属于它们的季节。

  荷花不多,基本上还是花骨朵儿。小小一个水滴形的花骨朵儿,尖尖朝上,从茂密的荷叶中冒出来,不张扬,很低调,躲在荷叶间,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这个时候的荷花,基本还是被荷叶淹没的情况。也许过段时间再来,就能看到很多开得惊艳的荷花呢。

  基本上是粉色的荷花,白色荷花很少。

  荷塘上的小亭子,坐着一个光着上身穿着黑色五分裤的看荷男。

  塘畔种着一排柳树,微风吹过,柳枝轻摆。

  在小石板路上散步。

  看到有人在垂钓。

  一位老爷爷拿着一部黑色的手机拍荷塘。我也想将美景用照片定格下来,但没带手机。

  也好吧。只用眼睛看,专注感受。

  有些累,用杂志垫着,趴着小憩。

  也许真的太困,这么闷热,竟然都睡着了。不知道睡了多久,睡得深不深。这一觉睡得安好。

  醒来感觉温度怡人。再一看,原来是下雨了,是雨水带走了一些温度。

  小亭子的人不见了,垂钓的人不见了,拍照的老爷爷不见了。目及之处,空无一人,只剩下我。

  雨中听荷。滴答滴答,大珠小珠落玉盘。

  醒来的时候,雨已经快停了。看到君临坐在石栏上,长发飘飘,着一身素色汉服,略微垂首,脸廓棱角分明,从侧面看去,煞是好看。浑身散发着弱冠男子特有的沉静气息。看得我一阵恍惚。

  他就这样一直守着我,直到我醒来。

  忽然想到一些关于人生的问题。

  人的□□总有一天会消亡。□□不过是灵魂的寄居地,这一具□□消逝,这一生便结束,记忆随之清空。灵魂重新寻找新鲜的□□。

  君临他可能不会老,不会有什么变化,会以这个样子、这个形式永远存在下去。我于他的缘分,也许只有这一生。

  想到这里,感觉越发珍惜跟他待在一起的时光。

  我离开后,他会去守护另一个人吗?下一世的我还会遇到他吗?

  想得出神。

  “醒了?”他说。

  “嗯。”

  “这里很美。”

  “嗯。”

  “这种植物叫什么?”

  “绿的是荷叶,粉的是荷花。”

  “水里有什么?”

  “可能有莲藕。”

  “莲藕?”

  “能吃。一般拿来炖汤,或者炒。有七个孔或者九个孔。七个孔的莲藕比较粉,适合炖汤,九个孔的莲藕比较脆,适合拿来炒。”

  “好吃吗?”

  “好。”

  君临并不知道莲藕的味道,我说好吃,只是按照我的口味进行评价。

  雨停了。荷叶上落了或大或小的水珠。

  有的荷叶上只积了一个水珠,积在叶片正中间。晶莹剔透,圆滚滚的一个,并不渗开。

  有的荷叶上滴落无数小小的水珠,沾在荷叶边,沾在荷叶中间。位置和大小都随机,如同仙女撒下的珍珠。可爱至极。

  每一片荷叶都顶着若干个水珠继续散发无限生机。

  周围绿树环绕。这里越看越喜爱,围着它继续走。

  石桥下面有涂鸦,彩色,画得很好。但在上面画画总归不太好。

  经过石桥,来到另一边。这边的荷叶少很多,这里一片,那里一片,显得稀稀疏疏,没有刚才那边的茂盛。

  人开始多起来。独自的,结伴的。男男女女。或路过,或拍照。

  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

  今日赏荷到此为止,唯一可惜的是没看到盛开的荷花,现在只有花骨朵儿。不然荷塘应该会是另一番景象。

  过段时间再来。期待下次看到美到惊艳的荷花。

  告别荷塘。想去图书馆。

  门口有一个高大的伟人金像。还有一些宣传海报。

  上楼。螺旋式的楼梯。

  图书馆的建筑老旧,但里面装修很新,很现代化。

  抬头一看,不禁被震撼,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书。架子一排一排,密密麻麻摆满了书。

  什么类型的书都有,各个行业的书都有。什么历史地理建筑心理学管理学烹饪,还有奇闻轶事。只有想不到,没有看不到。

  这里大多数书的作者听都没听说过,也许都是小众的书,但被每一类小众聚合成的大众们阅读。

  有些书很旧了,上面折出了不少白色印子,也有长毛了的书,这些书应该是被借过太多次。

  门口有两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他们说话声音非常小,离远一点根本听不到。

  这里非常安静。就算走得再轻,也会觉得自己的脚步声是巨大的噪音。

  嗒 ——嗒 ——嗒 ——

  听得异常清楚,因此不敢多走路。

  选了一本感兴趣的书,挑靠窗的位置坐下。这里光线非常好,也能看到落地窗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

  习惯性地先看版权页,看这本书有多少字,心里有个数该用什么方式去读它,估摸一下需要多久能看完。然后看什么时候印刷,看定价。

  书名和作者一样要看。

  浏览目录。最后才看正文。

  书是我喜欢的类型,作者写得也不错,引人入胜,看得专注,忘却周遭。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只觉得有一块干燥的海绵,不断吮吸知识的甘霖。

  忘却时间,忘却空间,仿佛这一刻什么都没有,这些文字才是活生生的存在。

  不知看了多久。就是这么安静。

  突然有了被冒犯的感觉,这种感觉一下子把我从书里的世界硬生生扯拽出来。好一会儿我才反应过来怎么回事。

  紧接着听到一个女孩子大声的指责:“cnm,要脸吗,大庭广众之下对人家动手动脚,呜啦啦,哇啦啦……”

  我才发现,一个长相猥琐的矮小男几乎离我近在咫尺,脚尖不怀好意地搓我的脚,我立马被恶心到,迅速弹开。

  工作人员听到这边动静这么大,赶了过来。

  “怎么了小姑娘?”一个戴无框眼镜头发稀疏的男工作人员问。

  于是,我和那位女孩子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然后有保安上来,把那个猥琐男带走了。

  回头一看,原来那位爆粗喊话的女孩子就坐我斜对面,之前一直没看到她,不知道她是在我来之前就在还是我来之后才来的。

  这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皮肤白皙细腻,像刚刚凝固的蛋清,明眸皓齿,是素颜,天然的美女。齐刘海,扎一个马尾。

  我微笑,向她投去感激的目光。

  觉得自己这样的回应傻傻的,但确实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与她低声交流,知道她叫茸可。彼此告诉姓名,就算认识了。

  不知为什么,对她总有一种亲近感,其中还夹杂一点说不出来的感情。

  室内不是聊天的地方,于是出门,在栏杆那儿说一会儿话。

  我愿意跟她交谈。这对对陌生人警惕性很高的我而言,是种奇妙的感觉。

  我的身体愿意亲近她。她是我唯一交流时不会只说嗯、啊的人。会完整地表达心中所想,以及对事物的看法、感受。

  不赞同你的人,就算你说得唾沫横飞,天花乱坠,照样不赞同你。赞同你的人,寥寥数语,便把你引为知己。

  我和茸可是后者。

  简单的交谈,知道了她跟现在的我,也就是樊云姐一样大,在国外读高中,暑假回国看父母来的。

  我也跟茸可讲了一些家里的情况。

  我知道茸可家经济是比我们家好很多的。

  但,我和她却仿佛是跨越阶层相见恨晚的遇见。三观也相同。

  她打了个电话给家人,然后跟我一起离开图书馆。

  听说刚才那个猥琐男被带下去的时候,突然死命扯自己的裆,同时发出杀猪般的惨烈叫声,保安怎么拦都拦不住。

  是不是君临干的,我现在也没空问他。

  一直往前走,是繁华的商业街。吃的,穿的,用的,全部都有。

  有些饿,我们打算去吃fast food。

  端着托盘在店里转了一圈,都没有空位。于是自行打包带走。

  光看茸可打包的动作,就能看出她是个爽利干脆的人。迅速又麻利,毫不拖泥带水,还扯了一些纸巾,知道等会儿会用到。

  我们站在路边吃起来。

  我打开卡纸盒,里面是被纸包着的汉堡,拿在手上还是温热的。一层一层打开,终于看见被两片面包夹着鸡排的汉堡。

  上面那片面包向上凸起稍呈弧形,上面洒了些白芝麻。烤得有些硬,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美味。面包配白芝麻,味道更上一筹。

  下面是白色沙拉酱混合碎包菜。一口沙拉配一口面包,香甜可口至极。

  关键的是脆皮包着嫩滑鸡肉的鸡排,这块鸡排简直是汉堡的灵魂,精华中的精华。咬一口,满嘴流油,充斥着浓浓的脂肪香,每咬一口饥饿就少一分。

  汉堡最底下那片圆形的面包,上面白色部分被烤黑了一圈,下面是正常的面包色,也有些硬,但也并不影响它的美味。

  一口面包,一口鸡排,一口面包混合沙拉。就这么站在路边吃,陪着我们的是来来往往的行人,是来来往往的车辆,是此起彼伏的喇叭声。

  茸可吃完她的汉堡,还喝了一杯饮料。是椰子汁。

  吃完之后,天开始黑了。不过这大夏天,天要完全黑完还为时过早。

  我们肩并肩走步行街。也没有目的地,只是单纯地走。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与刚认识的人一起吃东西,一起走街,却一点也没觉得别扭,反而自然到不行,也没感觉到一点压力。

  但对其他人,就算是很早就认识的人,别说跟他们一起吃东西了,就算在他们面前吃一会儿东西,我都味同嚼蜡。

  跟茸可在一起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不知道是奇妙的缘分,还是上辈子未尽的情缘。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打心里信任茸可。

  她跟我吐槽了一个事儿。

  她花了近两千块加入了一个网络社群,这个社群写的简介文案要多天花乱坠有多天花乱坠,直戳人的痛点,男女老少通吃。连茸可自己看了都心动不已,于是报了名。

  结果真正听了里面的课,发现才不是这样。讲的内容跟大纲写的几乎不一样,讲师基本从头到尾都在讲自己的故事,吹嘘的那些什么听了课能改变命运,帮你走上人生巅峰之类的话全是泡沫。

  要不是讲师的牛吹得还算好听,茸可早都关掉页面了。

  茸可说:“听个课就能走上人生巅峰,骗鬼还差不多,想要成功,最最靠得住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努力。”

  我笑:“知道你还去听那个课?”

  “我也是被人怂恿的啊。那人说每推荐成功一个人他就可以得到一定的佣金,推荐的人足够多,报名费就赚回来了。课程文案写得那么厉害,再加上怂恿,就报那个垃圾课程了。叫我报课程的是以前的同学,他天天给我安利。

  “报名之后的大家被拉到一个群里。社群的社长说,这个群用来发通知,以及大家交流用。这本来是一个读书学习的社群,结果成了负能量灌水群,每天有人在群里抱怨婆婆不给自己带小孩,小孩在婆婆的影响下学了一身臭毛病。

  “还有跳个广场舞也有人录下来发群里,做的完全是跟读书沾不到边的事。每天都有人发大量消息,吵得慌。”

  “那些课程可能就是文案写得好,内容质量……就难说了……”

  “就是啊。那些人为了钱什么都写得出来。他们不会管你学不学得到东西,反正把你骗进来就对了。”

  然后茸可给我看了群里的消息。

  群名叫“某某读书学习交流群”。群里正有人发消息,都是抱怨一些生活琐事,红尘烟火气息十足,确实跟读书学习根本沾不到边。

  还看到有人发了自家小孩在跳舞的视频。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个秀娃生活群。

  “我就是给你看一眼,然后就退了。”

  茸可真的在我面前退出了这个群。

  街上不少人是三三两两一起走的。看到一些两个人一起走的女生,有的步伐凌乱不一,有的步伐一致。我想,步伐一致的那些,关系都特别好吧?

  我悄悄注意到,我和茸可的步伐,也是惊人地一致。

  就这么走着,没有说更多的话。

  路过一家健身房,一个高大健壮的男人手拿宣传单,口吻官方职业味道十足地说:“看一下健身房了解一下……”传单爱给不给的样子,想递过来又收回去。

  走到了一块卖宠物的地盘。

  这里有很多卖宠物猫和宠物狗的人。这些小猫小狗有的被关在笼子里,有的被放在笼子上面,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一个中年妇女滔滔不绝地跟路人介绍她家的狗。我和茸可也停下来听。

  “……我跟你说,拉布拉多智商特别高,相当于六岁小孩。”中年妇女无比认真地对一对年轻男女说。

  年轻女子:“哇。”

  “嗯。拉布拉多啊,它是导盲犬啊。可以买回去。而且它不拆家,一天喂两餐就行了,特别好养。它的父母血统非常高贵,有证的……”中年妇女一边回手机上的消息一边说。

  那对年轻男女带着一个不到十岁的妹妹,这个妹妹好像很喜欢这只拉布拉多犬,抱它抚摸它,用祈求的眼神看着这对年轻男女。

  “它怎么那么困呢?”年轻女子问。

  中年妇女拍推拉布拉多:“起来,不给睡!”

  拉布拉多好像打起一点精神了,动了动,稍微站起来了一点。但很快又趴睡下去。

  “起来,不给睡!”中年妇女再次拍推拉布拉多,“要不给它去那边爬个墙,它就精神了。它可以跳很高……”

  “不用不用。”年轻女子摆手。

  那个不满十岁的妹妹继续抚摸拉布拉多:“狗狗,好可爱……”

  中年妇女继续介绍:“拉布拉多特别好养,它不会乱叫,不扰民……”

  “多少钱?”女子问。

  中年妇女说了一个数,大概是普通人一个月工资。年轻女子犹豫,没表达出想买,也没表达出不想买。

  其他卖宠物的人,一看到有人过来围观,立马拎起宠物,热情地要给人介绍。

  这些宠物都昏昏欲睡的样子,不会乱跑,看上去很乖,不知道为什么。

  晚风微醺,吹得宠物们更加想睡觉。

  各种毛色的狗,各种毛色的猫。

  一个卖宠物的男人拿着一只白色的小猫,从笼子里面穿到笼子外面,展示给客人看。这只小猫真的很小,一手就能握住,而且非常可爱。

  来了两个少女。

  其中一个少女看到小猫,说哇,好可爱。然后把它抱起来,贴着自己,轻抚它的头。

  抱了一会儿,一只宠物狗突然蹿过来,少女被吓了一跳,慌忙放下小猫跟同伴走了。

  若是有一阵风顺着那些宠物吹过来,还能闻到猫狗的臊味。

  我和茸可只看,没去碰那些宠物。

  我问茸可:“你更喜欢猫还是狗?”

  “狗。”

  “我也是。”

  “狗比猫忠诚,不管你贫富,它都会一直守护你。猫就不是,如果你没吃的了,它会悄悄离你而去,去找另一个能满足它的人。”

  心有灵犀一般。猫与狗,我更喜欢狗的原因也是这样。

  到点了,不远处的音乐响起。

  这是音乐喷泉的音乐。开始有很多人往那里聚集,站在围栏下面的,站在围栏上面的。

  一支热血沸腾的乐曲。

  围成一圈的小喷头集中往圆心射水,立马出现一个像圆形蛋糕的水花。

  水柱们随着音乐左摆右摆,仿佛有生命会跳舞一般。

  彩色灯光照向水柱,颜色不断变换。红色,蓝色,紫色,绿色。水柱颜色随灯光颜色改变。

  音乐到高潮部分,最粗压力最大的两根水柱直冲天际,喷了个几十米高,壮观至极。

  无数人掏出手机,把这一幕录了下来。

  喷泉周围挤满密密麻麻的人。男男女女,带着小孩的也不少。只有第一排看得最清楚,后面的因为被挡住,基本看不见什么了,但还是不断有人上前。

  在栏杆上面的人越来越少,在栏杆下面的人越来越多。

  我和茸可都还留在上面。站在上面也可以看见喷泉,而且站得高,可以看见更多的喷泉。

  下面只是离喷泉更近,挤来挤去,看喷泉的兴致都会被挤没的。

  看人山人海看得出神。在想,如果有一个吃人的巨兽突然降临,看到那么多集中在一起的人,会有多兴奋。因为一口可以吞吃掉好多人。巨兽不会选择人密度小的地方开始吃,因为吃到的不会多……

  而且人是会跑的……

  几首乐曲结束,喷泉停止喷水。人群也开始散开一些。

  然后广播通知说,现在中场休息,半个小时后喷泉表演继续。

  人们都上来,我和茸可到下面去走走。

  当所有喷泉停止喷水后,一阵风朝人群这边吹来,无数没来得及落入水里的小水珠也铺天盖地扑过来,下雨一般。人们都用手去挡。闻到水珠的鱼腥味。

  沿着河边走。一路走过去。

  一排的鱼竿固定在护栏那儿。看到有人钓上来一条又大又肥的鱼,往袋子里装些水,把鱼放进去,卖给另一个人。

  买鱼的人提着鱼袋,一荡一荡地走了。

  和茸可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但却没有丝毫尴尬的感觉。此刻想用这样的方式说话就用,随意一点,开心就好。

  她突然没来由地问我:“你屏蔽过V商吗?”微弱的路灯映出她姣好的面容。

  我一愣:“这个……我好像没加过V商啊。”窘。

  “你觉得他们被屏蔽的原因是什么?”

  “频繁发广告?”

  “没错。那你知道怎样才不会被屏蔽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