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初学记
“惟《唐六典》出,于内官未加详解,后世无学之人以凡内官者皆经承恩为嫔御,以武曌于唐太宗一朝为内官才人,即已于唐太宗一朝承恩者,便是一桩笑话。
《唐六典》先,徐坚亦著《初学记》,于后宫事多所涉典。徐坚于开元十七年卒,(徐)坚长姑为(唐)太宗(徐)充容,次姑为(唐)高宗(徐)婕妤(《旧唐书 卷一百二列传第五十二徐坚》),皇家贵戚,于后宫事多所详知。其所著《初学记》多涉汉、魏、晋后宫故典,可为内官非皆经承恩之一解也。
所谓无论唐、后唐等、乃至本朝,非皇亲国戚,即居内殿近臣,亦多于后宫事多不明也。”
“师师,《初学记》何等样书?”
“《初学记》系唐玄宗着张说、徐坚、韦述诸学士编撰。《大唐新语卷九 著述第十九》(唐刘肃)“(唐)玄宗谓张说曰:“儿子等欲学缀文,须检事及看文体。《御览》之辈,部帙既大,寻讨稍难。卿与诸学士撰集要事并要文,以类相从,务取省便,令儿子等易见成就也。”说与徐坚、韦述等编此进上,诏以《初学记》为名。赐修撰学士束帛有差,其书行于代。”
旧史《唐书》云“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徐坚)再迁左散骑常侍。其年,玄宗改丽正书院为集贤院,以坚为学士,副张说知院事,累封东海郡公。以修东封仪注及从升太山之功,特加光禄大夫。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等,凡七入书府,时论美之。(开元)十七年卒(公元729年),年七十馀。上深悼惜之,遣中使就家吊,内出绢布以赗之,赠太子少保,谥曰文。坚长姑为(唐)太宗(徐)充容,次姑为(唐)高宗(徐)婕妤,并有文藻。坚父子以词学著闻,议者方之汉世班氏。”(《旧唐书 卷一百二列传第五十二徐坚》)
徐坚生唐高宗登位初年,历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又复此五朝之贵戚,故于宫中事,多所知。其著《初学记》言两汉魏晋前隋后宫事,尤者帝皇赐备选内官才人、备选内人、宫人与皇子朝臣事,多讽古意。阅《初学记》,不可不详此也。”
注:唐君王赐备选内官、备选内人、宫人与皇子、臣子之例——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五 唐纪一 武德元年》“先是,帝(隋炀帝)选骁健官奴数百人置玄武门,谓之给使,以备非常,待遇优厚,至以宫人赐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五 唐纪六十一 开成元年》“李孝本二女配没右军,上(唐文宗)取之入宫。秋,七月,右拾遗魏謩上疏,以为:“陛下不迩声色,屡出宫女以配鳏夫。窃闻数月以来,教坊选试以百数,庄宅收市犹未已;又召李孝本女入宫,不避宗姓,大兴物论,臣窃惜之。昔汉光武一顾列女屏风,宋弘犹正色抗言,光武即撤之。陛下岂可不思宋弘之言,欲居光武之下乎!”上即出孝本女。擢謩为补阙,曰:“朕选市女子,以赐诸王耳。怜孝本女宗枝髫龀孤露,故收养宫中。謩于疑似之间皆能尽言,可谓爱我,不忝厥祖矣!”命中书优为制辞以赏之。”
《旧唐书 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后妃下 肃宗章敬皇后吴氏》“肃宗章敬皇后吴氏,坐父事没入掖庭。开元十三年,玄宗幸忠王邸,见王服御萧然,傍无媵侍,命将军高力士选掖庭宫人以赐之,而吴后在籍中。容止端丽,性多谦抑,宠遇益隆。”
《旧唐书 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后妃下 顺宗庄宪皇后王氏》“顺宗庄宪皇后王氏,琅邪人。曾祖思敬,试太子宾客;祖难得,赠潞州都督,封琅邪郡公;父颜,金紫光禄大夫、卫尉卿。后幼以良家子选入宫为才人,顺宗在籓时,代宗以才人赐之,时年十三。大历十三年,生宪宗皇帝,立为宣王孺人。顺宗升储,册为良娣。后言容恭谨,宫中称其德行。”
《旧唐书 卷五十七列传第七张长逊》“张长逊,雍州栎阳人也。…及征薛举,长逊不待命而至,以功授丰州总管,进封巴国公,赐以锦袍金甲。是时言事者以长逊久居丰州,与突厥连结;长逊惧,请入朝,拜右武候将军,徙封息国公,(唐高祖)赐以宫人、彩物千余段。”
《旧唐书 卷五十八列传第八长孙顺德》“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之族叔也。祖澄,周秦州刺史。父恺,隋开府。顺德仕隋右勋卫,避辽东之役,逃匿于太原,深为高祖、太宗所亲委。时群盗并起,郡县各募兵为备。太宗外以讨贼为名,因令顺德与刘弘基等召募,旬月之间,众至万余人,结营于郭下,遂诛王威、高君雅等。义兵起,拜统军。从平霍邑,破临汾,下绛郡,俱有战功。寻与刘文静击屈突通于潼关,每战摧锋。及通将奔洛阳,顺德追及于桃林,执通归京师,仍略定陕县。高祖即位,拜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武德九年,与秦叔宝等讨建成余党于玄武门。太宗践祚,真食千二百户,特赐以宫女,每宿内省。”
《旧唐书 卷六十九 列传第十九 李君羡》“李君羡者,洺州武安人也。初为王世充骠骑,恶世充之为人,乃与其党叛而来归,太宗引为左右。从讨刘武周及王世充等,每战必单骑先锋陷阵,前后赐以宫女、马牛、黄金、杂彩,不可胜数。太宗即位,累迁华州刺史,封武连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