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升官发财在宋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6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面对这桩别人恐怕是求之不得的清闲差事, 陆辞的头个反应,便是坚定推辞“谢殿下看重,然以臣为充监试之事, 恐怕不妥。”

  赵祯对陆辞的推脱,显是早有预料,仍是微微笑的模样, 耐心问道“这是何故”

  陆辞遂将最官面的原因抛了出来“不符旧制,朝中定有异议。”

  宋循五代后周之制,在诸路州府监军的解试中, 只设监试官一员,多由转运司选差本州府监军的通判或幕职官来充任。

  开封府自有通判,监试一职, 当由其任,如何轮得到陆辞头上

  赵祯不慌不忙地反问道“陆左谕德曾连中三元,亦曾供职于馆阁, 还曾为我讲经数月,有半师之实。世人应知,陆左谕德为天下难得的英俊之才, 难道还当不得一场解试的监试官了”

  说到这,赵祯顿了顿,铿锵有力道“我倒要看看, 谁要开口质疑了。”

  哪怕陆辞不说, 赵祯其实在心中做出这一决定时, 就已做好了遭到反对的准备, 更是筹备好了应对方法。

  这套说辞,正是他预备拿来对付质疑者的。

  若真有人要反对陆辞担任监试官,那是不是认为,几十年才得一位的三元及第,又是清贵的馆阁出身,还曾为太子殿下讲经的人,却连在解试中一试举子的资,都不具备了

  陆辞自然也能想象出,反对者会被这套说辞给结结实实地噎住的表情。

  他干脆直接换了个理由“臣入仕不过两年许,一资且未满,资历德望具不足,恐难当此任。”

  赵祯听了这话,当即笑了。

  他笑吟吟地看着这位小夫子,眼底仿佛流露出就知你要这般自谦的宠溺来。

  就在陆辞以为自己眼花了的下一瞬,从从容容道“陆左谕德任讲的时日虽不算长,所言故事,却是不少。其中最不乏的,就是吏部磨勘时,太重资历而轻实绩,才养出无数尸位素餐、只求无过的官吏来。我若不能从中汲取教训,仍一昧看重资历而不见实才,岂不是白听了这么久的课”

  陆辞“”

  他怎么也没想到,竟还有被这身份尊贵,却一向乖巧认真的小太子学生,拿自己的话来堵自己的一天。

  但这也难怪他是被赵祯的神来一笔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从他身上将谋定后动学了个十成十的赵祯,却是在开口之前,就做好了十成准备的。

  对着赵祯那双充满期许的亮晶晶的眼睛,陆辞无奈地说出了最后一个理由“臣曾迫于生计,两年前编有策论细解三册,若担任贡举相关职务,怕是有违避嫌之制。”

  赵祯对策论细解的存在,还真一无所知。

  初闻此事,他不禁有些惊讶,再问道“真有此事”

  陆辞认为小太子终于要放弃这一突发奇想了,点了点头,正要暗松口气,就听小太子兴高采烈道“如此甚好。若陆左谕德所编之书当真有用,那今回贡举,诗赋且不论,单策论方面,定要出现更多佳作了。”

  又安抚陆辞道“陆左谕德不必多虑。阅卷者不止你一人,且有誊录,糊名制”

  陆辞听着听着,慢慢地变得面无表情。

  他算是看明白了。

  自己这温柔贴心的好学生,分明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将他送到近乎与世隔绝的贡院中,一锁个把月不可啊

  在赵祯看来,却是成功地说服了自己的小夫子任这一既清闲,又可加快攒资历和功绩的好差事。

  他心情极好,立马将这一任命转为诏书,正式以陆辞为开封府解试的监试官。

  尽管下诏前的有商有量,明显是走后门的非常规操作,但在小小违规后,赵祯还是极尊重规制的。

  于是按照制度,陆辞在接到委任诏书的当天,就得与考试官、点检、封弥、誊录等官一直锁宿于试院之中,连家都不能中途回一趟。

  换洗衣物和必备物品,则由转运司的官吏去取,等经他们仔细检查,确定其中无夹带的请托纸条后,才能到陆辞手中。

  木已成舟,陆辞住进贡院后,也就尽可能放平心态,接受这一安排了。

  横竖家中有靠谱的朱说看着,狄青年纪虽小,也极懂事,唯一让他有那么点不放心的 ,反而是他们中年岁最大、也最为风流的柳七。

  他这一锁个把月,保不准柳七就要忘了自己馆阁官的身份,去些秦楼楚馆放飞天性,花天酒地去了。

  陆辞思来想去,索性利用平安历这点,通过吏人,简单地向柳七留了个言

  却说当晚得知此讯的柳七,在短暂的错愕之余,果真就如陆辞所料的那般哈哈大笑,乐得就差满地打滚了。

  “好你个小饕餮,你总算也有今天”

  因他笑得太过猖狂,很快就遭到了朱说和狄青的共同瞪视,不得不一路扶着桌子和墙,艰难地挪回了屋。

  进到屋中,他却还没消停,一边揉着笑得发疼的腹部,一边以颤抖的笔尖,写下几首打趣的小词。

  先是一首闻摅羽锁院有感,再是一首贡院秋深锁饕餮,最后是一首较为正经的征部乐。

  跟得意忘形得痴狂态的柳七不同的是,对陆辞被任命为监试官之事,朱说虽震惊,但很快就接受了,且对陆辞充满钦佩。

  遥想三年前的此刻,他们还在密州书院中,为解试奋苦读书,且因是初回下场,也不敢奢求名次。

  仅过了这么一会儿,陆兄就摇身一变,成了贡院中威严考官中的一员了。

  真正会因好一阵子见不到陆辞,而感到情绪无比低落的,恐怕只有狄青了。

  在锁院中,公祖怕是吃不到合心意的菜肴,也不能做喜欢的事,甚至连一个月后中秋佳节的花灯,都极有可能赶不上了。

  狄青叹了口气。

  但他也清楚,贡院戒备森严,要想像过去那般打猎野物给公祖偷偷送去,非但难以实现,还极容易给公祖惹来麻烦。

  就在三人各怀心思时,负责跑平安历的小吏,也到了陆辞家门前,客客气气地将其捎给柳七的那句话,给带到了。

  柳七听到小饕餮被关到院中后,头件事竟是给自己递信,且听着意思,自己还是三人中唯一一份时,不禁有些感动,以及对方才的自己表现,感到了些微愧疚。

  但在听清楚内容后,他就再不这么认为了。

  陆辞的留言极其简单,仅是两个字

  等着。

  柳七“”

  等着

  等着什么

  就在柳七翻来覆去地琢磨这俩怎么看怎么暗藏玄机的字,浮想翩连时,陆辞已简单地收拾好了送来的个人物品,直接洗洗睡了。

  经过被自己学生坑得够呛的一天,他竟是感到前所未有的身心俱疲,只想好好睡上一觉,别的留到明日再说。

  尽管陆辞发自内心地期望,这不过是一场梦境,但当窗外鸟啼将他唤醒时,他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进到锁院中来了。

  他认命地起身,自行更衣洗漱。

  还好房间虽比他自家住宅的要狭小许多,也不可能奢侈地给他们用冰降温,但前后好歹都有竹林遮挡炽热日光,净面用的水则由吏人自井中打来,透着清冽冰凉,可解暑气。

  待打理好仪容后,陆辞便推门出去,还未行出几步,就看到被任命为考试官的另外三位,正聚在廊中闲聊了。

  陆辞一眼看去,就无奈地承认,这三人中,他一位都不认识。

  也怪不得他除他这个被小太子亲口任命,直接空降的监试官外,其他的解试相关官员的委任,则符合过往流程,都是从州府属官中直接抽调的。

  除陆辞以外的其他解试官,不说彼此熟识,大多都叫得出名字,或曾共事过。

  听见陆辞开关门的动静,原正闲聊着的几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下来,将复杂的目光投到了他身上。

  在一群大多年过半百,须发花白的官员中,刚及弱冠,完全称得上风华正茂、器宇轩昂的陆辞,更是尤其醒目。

  最尴尬的是,正是这位不论资历上,还是岁数上,都是不折不扣的晚辈,凭着一身璀璨政绩,由监国的太子殿下亲口任命,成为了权限最高的监试官。

  陆辞坦然地由他们打量,走近前后,微微笑着颔首“此回收纳公卷繁多,用过早膳后,就请诸位同我共阅吧。”

  对这些官场上摸爬打滚多年,岁数比他两辈子加起来还多,彼此间又认识,已然结派,心里还自有一套小九九的官员

  陆辞从一开始,就没有结交的打算。

  在他们安安静静观察他的时候,他就直接以自己的监试官身份,温和地开始发号施令了。

  说白了,他与他们相处,顶多也就这锁院的一个来月。

  日后再有交集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若是略微放低放软姿态,以谦逊博其好感,怕是也将换来好欺的印象,招来敷衍和无视。

  放在平时,陆辞许会懒得计较。

  但在小太子充满信任地交到他手里,由他主持,主要职责都在自己身上时,可就不能让底下人轻视了自己,任意胡来了。

  毕竟一旦有了任何差错,他作为监试官,注定难辞其咎。

  如此看来,显然还是一开始就运用地位上的差距,直接压倒他们的试探,再明明白白地划下界线,定下规矩,起码在这一个多月来,都能让老油条们领会规则,好好共事的恰当。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