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慢穿]我靠种地赚功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4章 清穿之熊孩子(三十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 所有人都被惊地连话都说不出口。

  德妃给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年轻时,她也就是在后宫摸摸皇上的心思, 争取点皇上的宠爱, 叫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些罢了。现在, 她已经快三十岁了, 生了三子三女, 活了三子两女, 这辈子已经够满足了, 宠爱什么的也已经不怎么在意,就想着能安安静静地过好现在的日子。

  朝堂上的事情,她是既不懂也不敢多问半句,就怕皇上觉得她干政了。

  但小明华怎么就忽然就被朝廷大臣给参了呢

  送消息过来的人,是四阿哥。

  这么多年来,因着生母和养母的微妙关系, 四阿哥从来没有单独登过永和宫的大门, 就算偶尔有几次来做客, 也是和其他皇阿哥们一起过来的。也就是这回,明华莫名其妙地卷入了朝堂之事, 让他顾不上那么多,向佟家打听了消息之后, 连六阿哥那里都来不及打招呼,就匆匆过来了。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 说道“参了小明华的御史叫李德仁, 他祖籍在山东, 是个汉人。他参小明华的罪状,是忤逆圣言,不忠不孝。”

  明华不解“我做了什么怎么就忤逆圣言,不忠不孝了。”

  四阿哥皱了皱眉,道“黄履庄这个人,似乎是被汗阿玛斥责过的。此人擅长制作稀奇古怪的东西,扬州那边曾经上报过他的事迹,却被汗阿玛斥责为异想天开,不够脚踏实地。后来,便没有人再提起这个人了。那李御史是见你安顿了黄履庄的家人,将他的朋友和兄弟接到了京城,觉着你这是违背圣言,女德有失。”

  这是哪里来的智障神经病啊,居然因为一句话而去大朝上弹劾一个小女孩。

  明华迟疑问道“这位李御史,是不是对我有偏见还是我不小心曾经惩治过和他相关的人”

  四阿哥不屑道“李德仁此人,迂腐虚伪,他不是对你有意见,是对所有女子都有意见。当初织造局拿到脚踏式纺织机,曹寅招了大量女工,他就弹劾曹寅此举有辱斯文,败坏风气,皇上虽然将折子压了下来,但是曹寅心里气不过,当初还叫人将这人的头套了麻袋,偷偷揍了一顿。”

  听到这里,屋子里的女人都忍不住想笑。

  曹寅曾经是皇上的侍卫,在他之前,家中先后曾有数人担任江宁织造,十分富庶,那也是富贵窝里长大的哥儿,没想到做起事情来,还带了些市井匪气。

  四阿哥不理会这些女人们的表情,继续淡定说道“后来汗阿玛允许公主们入上书房读书,这位反抗地最是剧烈,洋洋洒洒地给汗阿玛写了万字奏折,陈述女子应该三从四德,以夫为天,说什么女人家的,读些列女传就可以了把汗阿玛气得,折子都没看完,就特意叫梁九功大老远将他从宫外带到乾清宫,把那本折子直接砸在他脸上了,还怒斥了当初他那届进士科的主考官,骂主考官有眼无珠,挑选了一个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来祸害大清”

  这一回,殿里的女人们,是真的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特意将人从宫外叫进宫里,就是为了当着他的面把折子砸在他的脸上可以,这行为很康熙,很解气。

  这李御史也真是个木头,大清本就是马背上打下的江山,清朝的女人们在之前几乎个个都能骑马甩鞭子,这是在京城过了几代,受到了汉家文化的影响,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可满族的女子,大多还是彪悍的。

  皇上培养公主,本就是叫她们想办法去蒙古掌权,影响蒙古局势的,李御史说什么让公主以夫为天,那不是叫他的所有心血都白费了

  叫她说,皇上只是气得砸了他一本折子,已经很克制了。

  再说起明华这件事,四阿哥就有些无奈了“其实安置黄履庄的家人这事儿,是护军参领去办的,李御史即便要参,也应当是参我或是小四,只是这人欺软怕硬,素来看不起女子,又知道安置梅文鼎的院子,是汗阿玛赐给明华的院子,就抓着小明华这个软柿子来捏了。”

  这护军参领,就是德妃的父亲乌雅威武。

  明华下意识地捏了捏自己的脸“我看起来很好欺负吗”

  明明针线房的奴才,看到她时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啊。

  德妃和四阿哥都没办法回答她的这个问题。这个世道对女子的轻视是天生的,这李御史的话,难道就不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想彻底将女子变成附庸品和物件

  德妃沉默片刻,转头问四阿哥“那小明华这事儿,对她会不会有影响”

  话才问完,门口忽然有小太监大声喊道“六阿哥回来了。”

  众人抬头往门口看去,果然看到六阿哥大步从门外走了进来。他一进门,就先给德妃行了一礼,然后对四阿哥道“还要劳烦四哥替我谢谢介福,这一回,多亏他替小明华打探消息了。”

  介福是鄂伦岱的次子,是佟家的嫡系子弟,也是四阿哥的哈哈珠子。皇上有意扶持佟家,佟家在朝堂上的势力日增,介福打探消息,可比四阿哥他们打探消息要方便多了。

  四阿哥点点头,问道“不必放在心上,此事你有何打算”

  帝君在外人面前,素来都是高冷如雪山之神的,也就是这一世,额娘是需要保护的,阿玛是需要哄的,就连哥哥也是需要顺毛撸的,这才抛弃了以往的形象,成了个长得最好、聪明有分寸惹人爱的熊孩子。

  往常他总是带着笑的,可这会儿这清隽的小脸一绷,嘴巴抿成一条直线,眼睛轻飘飘一扫,就威严地叫人不敢在说话。

  他冷冰冰道“他李德仁今儿挑这个的错,明儿挑那个的错,莫不是以为自己是道德楷模了四哥放心,弟弟回宫前在乾清宫门口见了阿灵阿,这事儿,弟弟会办好的。”

  四阿哥心里就有数了。在乾清宫门口见面,这说明汗阿玛也是知道这件事并且默许的。

  小明华是钮钴禄家的人,阿灵阿出面,也是应当的。

  这永和宫的人都被安抚下来了,接下来的事情,小六也安排好了,四阿哥便告辞离开了。

  等他走后,殿内的人也各自散去了。

  明华回房洗漱了一番,才换上了家常的衣衫,又听到木香说李德全过来了。乾清宫翻了额娘的绿头牌,皇上今晚要来永和宫。

  这倒是稀奇了。

  自从十四阿哥出生后,皇上来永和宫坐坐的时间多,留下过夜却已经很少了。如今,他更喜欢去章佳庶妃这些小妃子那里。

  君王的恩宠啊,就是这么凉薄。

  到了用晚膳的时候,康熙就过来了。他拍了拍明华的头,笑着问道“今天是不是被吓坏了”

  明华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还好,就是额娘和严嬷嬷她们被吓坏了。后来四哥过来了,他和我说了说那李御史,我就不怕了。”

  康熙好奇地问道“为什么不怕了”

  明华道“那李御史明显不通政务啊,他连大姐姐她们为什么要跟着哥哥们去上书房读书都不懂。而且,我也不相信斥责黄履庄那话,是汗阿玛说的话,因为我和六哥折腾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汗阿玛可一句都没有嫌弃过我们。天子爱民如子,对子如此,对民自然也是如此的。”

  “滑头。”康熙忍不住笑着点了点她,然后接过德妃递过来的羹汤,用勺子舀着喝了一口后,才道“不过还真叫你说对了,这话真不是朕说的。黄履庄这样的请功折子,根本就帝不到朕的跟前,光索额图就能处理了。那句话,大概是哪个内大臣所言,传了出去,被当做是朕说的了。”

  这事儿闹的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

  “汗阿玛,”明华手里握着筷子,虚心求教“那接下去,我该怎么做”

  虽然这事儿是乌龙,李御史也是瞎几把乱弹劾人,但怎么着也该有个结果吧这李御史泼在我身上的脏水,也该洗干净吧,未来的六福晋,可不能丢了朝廷的脸面。

  听到这话,康熙就转头去看了看六阿哥。

  六阿哥的脸还绷着呢,显然还在为这事儿生气。

  康熙就拍了拍他的背,道“你是皇阿哥,记着,要学会喜怒不形于色。行了,知道你心疼小明华,这才多大点事儿。”

  六阿哥这才应了声,跟着一起拿起筷子用膳。

  这种时候,德妃就插不上什么话了,只能把康熙伺候好了,然后送他去房里休息。

  等康熙和德妃的身影都消失后,明华吩咐严嬷嬷道“叫木槿做碗小馄饨,给娘娘送过去,她这一晚,光顾着伺候汗阿玛了,自己什么都没吃,可别给饿坏了。”

  严嬷嬷笑眯眯地应了声,这才退下了。

  六阿哥拉着明华起身,和她一起绕着永和宫转了几圈,才回去各自歇下。

  宫里安稳下来了,宫外却还不安稳。

  阿灵阿刚回府,就在书房门口被自己的妻子芳汀给拦住了。今年年初,芳汀才给他生了长子阿尔本阿,他对自己媳妇十分热乎,因此也不生气,只是好声好气地问道“这是怎么了找我有什么事儿”

  芳汀哼了一声,道“我来找你,还能为什么事儿六福晋那里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御史去参她一个小姑娘”

  阿灵阿挥退了奴才,只留下贴身伺候的总管,然后拉着芳汀进了书房,关上房门道“谁知道李德仁那个蠢货在发什么疯,今儿上朝的时候,我在下面,偷偷往龙椅那边看了一眼,看到皇上坐在那儿,整个人都惊呆了。”

  不仅仅是皇上惊呆了,那一殿的大臣都惊呆了。

  未来的六福晋不过是照顾了一个百姓的家人,这蠢货御史就参她忤逆圣言,不忠不孝,这是何等鸡蛋里挑骨头的笑话

  索额图的脸当场就绿了。

  想也知道,那样的折子压根就递不到皇上跟前,那折子肯定是当初以索额图为首的内大臣们打回去的,那话也是他或这另外几个大臣说的。

  李德仁非要说这话是皇上说的,那不是叫皇上给索额图他们背黑锅呢,索额图心里估计都恨死他了。

  想起当时的场景,阿灵阿就想将李德仁那蠢货再喷一顿。

  也是这炸弹扔地太突然,谁都没有反应过来,还是自己脑子转的快,当场就骂了那李德仁一顿“黄履庄是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了他的妻子儿女,亲朋好友生活的艰难,旁人连帮都不能帮一下了我们家姑娘素来心善,看到一个讨饭的都于心不忍,行善事资助资助黄履庄的亲眷也不行你是哪座庙里的菩萨,有什么脸管的那么宽”

  大朝之上,这么对骂,难免有泼妇骂街的嫌疑。好在很快大家都回过神了,张廷玉道“启禀皇上,李御史所言的梅文鼎,臣也有所耳闻。此人擅长天文历法和数学,李光地曾想将此人引荐给皇上,只是诸事繁杂,一直未能成行。此人也是那黄履庄的好友,若格格资助的人是他,李大人想必会十分感激格格。”

  那索额图也怕事情再发酵下去,皇上会把账算在他的头上,于是难得帮腔道“张大人所言极是,此事着实算不上什么事,李御史这般小题大做,实在是叫人怀疑他的用心。”

  就这么着,几个人轮番甩了几下大榔头,将李德仁砸地头晕眼花,才将这件事儿给压了下去。

  阿灵阿心里还是很得意的。

  可不是他嘚瑟,他钮钴禄家的姑娘,那可是六阿哥的心头肉。皇家的阿哥都小心眼,姓李的这么折腾明华,六阿哥能放过他吗这不,他才出了乾清宫的门呢,就被六阿哥拦住了。

  当时梁九功可就站在门口,眼睛一抬就能看到他们的,偏偏他做出一副目不斜视的模样,等他们说完了话才进了乾清宫。

  就梁九功那性子,这样的事儿,他有可能不和皇上说吗六阿哥这么做,就是当着皇上的面,让他去找李德仁的茬,皇上他也没有表示反对

  嘿他们家的姑娘,有点本事啊。

  芳汀听他这么一说,就放心了。她道“黄履庄亲戚那事儿,是我阿玛去办的。当时说是要给黄履庄的好朋友梅文鼎出书,我还帮着联系了书商。要是格格真因为这事儿被斥责了,那我阿玛也逃不了,到时候宫里的阿哥们还不是要跟着吃挂落”

  说到这里,她有些恨恨的“这李德仁是发什么疯,怎么就盯上了格格呢”

  阿灵阿特别男人对她承诺“你放心,爷会好好教训教训他的。”

  很快,阿灵阿就行动了起来。他派出钮钴禄家的人,将李德仁查了个底朝天。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李德仁满口的仁义道德,圣人之言,女子典范,但自己却是满头的小辫子,随便一抓就能叫他罢官滚回老家了。

  阿灵阿看着这些东西,冷笑了一声,然后开始写折子,折子里写的内容翻译一下,是这样的。

  奴才阿灵阿请皇上安。做官的人,需要立身持证,严以律己。奴才有幸得到皇上的教诲,在朝廷担任一个小小职位,但一直谨记这一条,从不敢犯。但是最近,朝堂上出现了一些贪功冒进、诬陷良臣的浮躁氛围,奴才十分忧心。

  今天,奴才要检举御史李德仁。李御史满口仁义道德,但家里养了七房小妾,宠妾灭妻,让小妾活活气死了发妻。他的发妻是他恩师的女儿,带着恩师的全部身家嫁给了他,助他上京赶考,功成名就。李德仁这么做,就是忘恩负义、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这是其罪一。

  其罪二朝廷多次明令禁止女子裹小脚,这李德仁为了满足自己变态的欲、望,不仅纳得小妾都是小脚的,还把家里女儿的脚也裹成了小脚。他的嫡女,就是因为裹小脚的时候发烧了,家里的小妾不肯给她请大夫,活活生病病死的。

  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李德仁简直枉为人父

  其罪三李德仁的第三任小妾,是春风楼的头牌,赎身银子就要一千两。一个御史,一年才多少银子他应该是绝对买不起的,所以这老小子的财物有问题,他肯定是贪污了,奴才恳请皇上好好查一查。

  其罪四

  阿灵阿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片,一直写到其罪二十,实在是写不出什么东西了,才亲自将折子送去了皇宫。

  皇帝一看到他的折子,就被气乐了“这样的玩意儿,也有脸弹劾明华格格这种蠢货,是怎么做上御史的啊查,给朕好好地查”

  阿灵阿问道“不知皇上想叫谁去查”这要是真查起来,这朝堂,只怕是要乱一阵子。

  最好就是处置了李德仁这老货,其他东西先放下,慢慢查。

  康熙穿着粗气道“梁九功,宣张廷玉”

  不管是明珠遗留下来的隐患,还是索额图办事不利,这事儿今儿得弄清楚了。这么一个人能被放在御史的位置上这么久,要说他背后没有人,康熙一个字都不相信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