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我夺舍了汉灵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世家之祸,圣旨钦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太农令曹家!

  少府府丞陈家!

  锦衣卫先后找上门!

  抓人、抄家,一气呵成!

  三位九卿,大汉朝顶级官员,就此断了传承。

  近一个月。

  六十九位京官,两百一十位地方官员,紧随其后赴了前者的后尘。

  以赵忠为首九位中常侍,连带众多干儿子被连根拔起,审问出私宅,抄出无数金银珠宝。

  株连者过万。

  京城菜市口的青砖都被鲜血浸染成红色。

  锦衣卫正式进入国朝上下的视线,上至宫廷贵族,下至普通百姓,就没有不怕那破门而入一脚的。

  血色、恐惧,成为九月的代名词。

  后世史称,血腥九月。

  ……

  未央宫。

  锦衣卫指挥使贾诩觐见。

  “陛下,臣已完成对宦官势力和豪强势力的清洗,前来述职!”

  贾诩躬身行礼道。

  尽管精神无比疲倦,但怎么都掩饰不住心中的欢喜,脸上、话语中,满是喜意。

  他以自身智慧发誓,从三皇五帝到先帝,任何人王的国库,都不会比今日的国库更富有。

  “此事了了,多休息休息!”

  刘宏拍了拍他的肩膀,关切道。

  浓重的黑眼圈,消瘦的身形,和初见时白白胖胖的模样相距甚远。

  繁忙的抄家,即便是这位锦衣卫指挥使都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多谢陛下体谅,但圣眷大过天,臣不敢有一丝懈怠。”

  贾诩摇摇头,沉声道:“请陛下放心,臣的身体臣清楚,无妨。”

  “也罢,开始述职吧!”

  “臣遵旨!”

  贾诩拿出四指厚的文书,恭谨道:“本次清洗宦官势力,获得黄金十万两、白银五千万两、良田宅院珍宝字画折银逾两千一百万两,总价值近千万两白银!

  本次清洗豪强势力,获得黄金五十万两、白银四千二百万两、良田宅院珍宝字画折银约一千一百万两,总价值逾六千万两白银!

  两者相加,此次抄家所获折银逾一亿四千万两白银,大约是国朝二十年的税收。

  这是脏银账本,请陛下阅览!”

  “国库大概满了吧!”

  刘宏接过账本,感觉重若千钧,不由得叹息道。

  不过他也清楚,以后恐怕很难再一次性有这么多金银进账。

  这是搜刮了最贪财的宦官势力和最有钱的豪强势力搞出的成果,不具有复制性。

  “继续吧!”

  “臣遵旨!”

  贾诩调整好状态,又拿出两指厚的文书,正色道:“而对宦官势力、豪强势力中罪行较轻的官员,锦衣卫搜集证据记录在案暂未动手,这是名录,请陛下阅览!”

  “似这般官员,要是以后忠心为国、体恤百姓,就既往不咎,可要是继续胡作非为,就从重从严!”

  “臣遵命!”

  “还有别的吗?”

  刘宏看到贾指挥使锦衣里还藏着两份较薄文书,笑着道:“让朕看看,你这位指挥使在抄家灭族之余,还查到了什么。”

  “陛下明鉴!”

  贾指挥使露出狐狸笑容,狡黠道:“这两份文书,一份是文官势力的犯罪官员名录,一份是武将势力的犯罪将校名录,请陛下阅览!”

  “文官势力,更确切说是世家吧?”

  刘宏轻轻翻动两下文官名录,都是以袁家、杨家等为首的文官,忍不住笑骂道:“你这贼杀才,倒是会给朕找麻烦!”

  世家!

  起源追溯到大禹时期。

  禹皇的部落最为强大,于是就动了建立庞大王朝的心思。

  利用足够大的拳头,禹皇派遣使者召集了附近的部落之主,在名为“涂山”的地方商议大事。

  在强权下,众多部落之主纷纷到来,在宴席中,禹皇坦露心迹,并且表明态度,不听话就杀,然后屠戮部落!

  部落之主们大惊失色,但看到刀斧手在侧等候,只等禹皇下令就砍死他们。

  大势压头,为了小命,为了部落,部落之主们纷纷同意下来,史称“涂山之会”。

  可以说,这是最早的杯酒释兵权,比宋朝赵氏玩的把戏早了几千年。

  权力拿到了,部落民众收编了,同样问题也诞生了。

  这些小部落之主怎么办?

  杀了!

  自然不合适。

  毕竟人啥都交出来了,转头就卸磨杀驴,不仅容易失掉民心,还很伤禹皇的人王声名。

  给权力?

  那更不行,万一这里面有狼子野心的,反戈一击,说不定能动摇夏朝的根基。

  就有人给禹皇出主意,给部落之主们足够的荣誉。

  自仓颉造字后,文字就始终在人族高层流通,即把控众多部落之主手中。

  现在,大夏建立了,让部落之主们把文字传播出去,受到万民礼遇尊敬,无上荣誉自然有了。

  这样一来,既能解决部落之主们安置的问题,又能促进夏朝的发展,一举两得。

  甭管部落之主们愿意不愿意,这项政令开始推行,华夏文明之火自此熊熊燃烧。

  夏朝地盘迅速扩展,部落之主们也意识到隐藏的好处,心中抵抗情绪消失了。

  转而根据不同姓氏、根据曾经的部落名,建立了各自的家族,世家,出现了。

  很遗憾,传承了数千年的世家,逐渐失掉了为生民启智,为国朝燃烧文明之火的本心。

  只注重本家本姓的延续,夏朝亡,世家在,商朝亡,世家在,秦朝亡,世家在,现在汉朝都快亡了,世家还特么在。

  对于世家来说,朝代更迭,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当官,不可否认,经过数千年发展,世家势力遍布国朝,成为了国朝根基上的附骨之蛆。

  “先处理罪行较大且罪证确凿的世家官员,徐徐图之!”

  刘宏走至窗前,望着迎风招展的菊花,隐约看到花朵下的杂草在争夺养分,冷声道:“着旨,守宫令荀彧升任太农令!”

  “着旨,大理寺少卿钟繇升任大理寺卿!”

  “着旨,尚书令荀攸升任少府府丞!”

  “着旨,长沙攸县驻军校尉黄忠升任光禄勋!”

  “着旨,汝南太守程昱升任太仆寺卿!”

  “着旨,御史台分左右,徐州茂才张昭、张纮破格擢用,分领左、右御史大夫!”

  &amp;amp;bp;&amp;amp;bp;</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