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我夺舍了汉灵帝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四章 收回权力,囤积居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三公九卿!

  三公,司空、司马、司徒!

  九卿,太常、光禄勋、卫尉卿、太仆寺卿、大理寺卿、大鸿胪、太农令、少府府丞、宗正卿!

  三公,名义上分掌军事、政事、监察百官,但经过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多番削弱,地位高过实权。

  相反,九卿实权节节拔高。

  光禄勋掌管皇帝侍从警卫。

  太仆寺卿掌管宫廷御马和国朝马政。

  大理寺卿掌管国朝司法。

  太农令掌管国朝财政税收。

  少府府丞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

  可以说,九卿之中,这五位实权最大。

  之前大理寺卿、太农令、少府府丞,都在卖官鬻爵时期,被豪强势力买了过去。

  如今,豪强势力被清洗,官位就空置下来,文官和武将势力都势力眼巴巴盯着,早就垂涎欲滴了。

  可皇帝钦点钟繇为大理寺卿、荀彧为太农令荀攸为少府府丞,无疑打破了两大势力的幻想。

  仅仅是这样,两大势力或许会忍让,当做九卿位置从来没有空缺就可以了。

  但太仆寺卿,从国朝建立,就始终在文官势力手上,通过交易运作,弄来大量马匹。

  同样,光禄勋,作为皇帝出行的安全保障,始终由武将势力牢牢抓住。

  这两道圣旨降下,程昱成了太仆寺卿,黄忠成了光禄勋,直接顶替了两大势力在朝廷的最高话语权。

  至于太常、宗正卿主管皇室祭祀宗族事务、卫尉卿主管皇宫警卫、大鸿胪主管对外关系,权力相对较小。

  就算四个位置全给两大势力,恐怕都难以让文官势力满意,一旦闹起来,朝廷少不了动荡。

  “陛下……”

  “朕心已决,无需多言!”

  刘宏摆了摆手,决绝道:“通知皇甫嵩、卢植、朱儁三位老将军,随时做好入城平定叛乱的准备。

  国朝四十万精锐都在京城城外,一日不离开,朕倒是想看看,有谁敢犯上作乱。

  距离北伐还有三个月时间,朕相信,黄忠、程昱、钟繇、荀彧、荀攸,能完美掌握手中的权力,在这段时间内镇压一切不平之声!”

  这五人。

  个个是名垂青史的人物。

  能力、魄力,都经过历史的验证。

  要是连这五人还不能完成他交代的任务,那就只能等卧龙凤雏长大了。

  “臣懂了!”

  贾诩热血沸腾,浑身疲倦一扫而光,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朗声道:“即日起,京城城门进行戒严,城内进行宵禁。

  臣会配合几位大人的事务,锦衣卫的人手会全撒出去,确保一切顺利!”

  大争之世。

  不仅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果敢。

  还要有刮骨疗伤的魄力。

  这两样,皇帝都有了。

  贾诩望着皇帝的背影,心中升起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

  陛下,臣从今日起,心甘情愿为你手中的刀。

  【叮,顶级智者贾诩忠诚度达到满值,状态:至死不渝!】

  嗯?

  刘宏愣了愣。

  想破脑袋他都没想到,麾下臣子率先忠诚度拉满的,竟然是极善自保(贪生怕死)的贾诩。

  至死不渝。

  貌似更多形容爱情的,放在一个男人身上,也不是不行。

  可问题是。

  有忠诚度满值的属下了,这天杀的系统居然没给奖励?

  君不见纳貂蝉为皇贵妃时,系统直接奖励了一本《天工开物》。

  石锤了,lp系统!

  “陛下,武将势力的犯罪将校该如何处置?”

  贾诩轻声呼唤道。

  眼见皇帝陷入沉思,他还以为皇帝在忧心世家,不留痕迹扯开了话题。

  “送进北伐大军中吧!”

  刘宏想了想,叹息道:“把名单抄录一份,交给皇甫元帅,告知他,在北伐战场上,安排这些将校九死一生的任务。

  死在沙场上,一律按死去将士的抚恤处理。

  若是侥幸死里逃生,则功过相抵,剔除出军伍,安心当个普通百姓吧。”

  名录中。

  绝大多数曾为国浴血奋战。

  既然是军人,不妨给个体面。

  “臣遵命!”

  贾诩点点头,迟疑道:“除了这些事,根据锦衣卫汇报,凉州,似乎出了问题。”

  “什么问题?”

  刘宏转过身,浑身散发着杀意道。

  凉州百姓。

  是国朝亏欠他们。

  再加上国库充盈了,为了弥补,拨给凉州的白银高达千万两,超额十倍。

  这,还能出事?

  “凉州刺史曹操买不到粮食了!”

  贾诩咬咬牙,如实道:“此次赈灾凉州,国库所拨皆是金银,并没有多少粮食,曹刺史一切都靠买。

  国朝各地富商、豪强闻风而动,募集了大量粮食运往了凉州,据调查,足够让凉州全部吃三年!”

  “是有人抬高粮价了吗?”

  “如陛下所料!”

  贾诩再次点点头,沉默道:“曹刺史为了百姓,将买粮价格抬高了五倍,依然买不到粮食。

  且有风声传出,凉州粮价达不到二十倍市场价,富商、豪强不会卖一粒粮食!”

  说到这,贾指挥使止住了嘴。

  豪强势力,本就是富商或者富商身后的人。

  皇帝之前大肆清洗了豪强势力,收获了大量金银,让贪婪的商人们嗅到了商机。

  先囤积居奇,后抬高物价。

  冥冥之中,锦衣卫还察觉到商人们背后还藏着些猫腻,这么大规模的粮食危机,不像是散乱的商人们能搞出来的。

  “这是在发国难财啊!”

  刘宏收敛了杀意,平静道:“曹操在做什么?”

  “谈判、调解!”

  贾指挥使撇了撇嘴,失望道:“整日里和商人们混在一起,但粮价依旧没有变化,凉州,又不稳定了!”

  “这样吗?”

  刘宏皱了皱眉头,不一会展颜道:“朕不相信他什么都没做,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他做了事情,却瞒过了商人,甚至瞒过了锦衣卫,且看着吧,凉州,要起风了!”

  &amp;amp;bp;&amp;amp;bp;</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