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玄幻:我为三界流过血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章 神武十六年六月十六的那场雨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灯烛摇晃。

  赵启元端坐在书案之后,眉头微皱,凝视书桌上的那一份密奏。

  良久。

  抬起头,看向书案外,手指轻轻在书案上敲击。

  嘟……嘟……嘟……

  沉闷的节奏在寂寥的的大殿中回荡。

  骤然,这敲击声停了下来,开口说道“老师,朕登上皇位多少年了?”

  一旁的一张宽大座椅上,一个略显臃肿的老人微微欠身,沙哑的嗓音响起。

  “回陛下,已有一十六年年整。”

  赵启元两眼无神的看着殿门,喃喃说道“十六年啊……”

  “老师也老了啊……”

  老人在座椅上稍稍挪动,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轻轻笑道“皇上也长大了啊。”

  “当年先皇驾崩,全赖老师力挽狂澜,于不可能之地,将我送上了这尊位,这一坐就是十六年。”

  “十六年间,老师外御强敌,内镇朝堂,辛苦老师了。”

  老人靠在椅子里的身体骤然一紧,紧接着又放松下来,如释重负的呵出一口气。

  微胖的面容带上难得的轻松,说道“皇上真的长大了啊,老臣这就放心了。”

  书桌案后的赵启元绷直了身躯,脊背拔的挺直,嘴角微微颤抖,目光直视着老人那双浑浊的双眼。

  片刻后,老人的嗓音再次响起。

  “那消息确认了?”

  “已确认属实。”

  “那就好。”

  书房再次陷入沉寂。

  “三十多年了,皇上做的非常好,老臣也没什么再能给皇上说的了。”

  “留下件小物件给皇上留个念想,也许将来用得上,也许用不上,谁知道呢?呵呵……”

  说着,老人从怀中取出巴掌大小一个锦缎香囊,平平整整,只在开口处,用一条金丝缠绕。

  也不见老人动作,这香囊自己悠悠飞起,缓缓落在桌案上。

  扫视了这香囊一眼,并未拿起,一脸悲戚哀恸看着那慈祥的老人。

  老人缓缓站起,站在书案前,无声的躬身施了一礼,起身满目含笑的看着书桌后的那个皇上。

  曾经怯懦的四皇子,如今已经真真正正成为了这个帝国的统治者,文韬武略无出其右。君之道,国之道早已熟稔在心,再不需要自己为他遮风挡雨了。

  好啊……

  “皇上,老臣拜别。”

  抬起头,深深看了一眼书桌后的年轻皇帝,袍袖飘飘,转身向殿外走去。

  一瞬间庞大威压镇压帝都,鸡不敢鸣,犬不敢吠,满天的雨滴悬在空中,气势冲天,密布的云层骤然破开一个大洞,一时间电光游走在云洞边际,雷声滚滚,震荡天地。

  而那云洞中,一轮明月正圆。

  顷刻间月光洒遍帝都,颗颗水滴在空中晶莹闪烁,宛若星海降临。

  大殿外,三万军卒,单膝跪在水中,低头看着水中倒映的瑰丽景象,沉默无声。

  城墙上的巨弩,机括绷紧,一支支丈许茅箭在月光下闪动寒光,弩手跪伏在地,低声抽泣。

  赵启元看着向外走去的老人,嘴角嗫喏,双手扶着书案,终究没说出一句话。

  衣袖摇摆,老人一步一步走向殿门,这座大殿,自己几十年间来过上万次,亲眼看着这一个边陲小国发展到雄狮帝国,见证了一代帝王的陨落。

  亲手将一位羸弱的皇子扶上了至尊之位,然而最快意的是看着一代新帝的崛起成长。

  今日,就是自己见证一代帝王君临天下的时刻。

  成全你,也就是成全自己。

  朱红色的殿门,无声的开启,老人袍袖飘摆,略一顿足,然后大步走出,殿门轰然关闭。

  咔嚓,坚硬的铁木书案轰然断作几段,赵启元颓然坐在龙椅上,无神的注视着紧闭的殿门,这一坐,就是一夜。

  神武十六年六月初三,大乾帝国镇国大帅,剑圣陈枫寿终病故,大乾震动。

  神武十六年六月十六日,大玄帝国太师,武神柳慕白遭遇强敌伏杀,太师府老幼三百余人无一幸免。

  是夜,大玄震动,连夜绞杀潜伏帝都大乾细作数千。

  神武十六年六月十七日,大玄皇帝震怒,血书檄文,殿前血誓,点兵百万出兵大乾。

  十日,帝以弟子礼守灵三日。

  二十一日,葬帝师与皇陵之右,筑陵百丈,亲书碑文十篇,以昭其功。

  二十二日,帝辇出征,三军景从。

  七月初五,北地边境,一中年女子怀抱一婴儿北出临阳城,消失在茫茫荒原中。

  。

  &amp;amp;bp;&amp;amp;bp;</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