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假太子替身 [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3章 赵泸招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农贸重镇的基建路线基本已经画好了, 现在就只剩下开工了。

  赵泸让五百人各自试工一天,如果有谁介绍人来一起修路,他就重重有赏, 介绍一个人就一碗米, 二个人就是二碗米。

  这个消息瞬间被散播到西北各山区去了,山区的人很少能吃到那么精细的米,大多是靠一些面饼粗粮过日子,有时候估计连面饼都没得吃, 只能吃点野菜米糠做的糙饼。

  再加上这个时候本来就干旱,种什么都没有收成, 闹起的叛军刚回家都不敢招摇,生怕秋后被官府追责, 所以很多人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

  现在有了赵泸招修路工的命令, 并且他考虑到这个问题, 就在招工榜里特地写上不问籍贯, 不用报姓名,过来他这边拿了号码腰牌就可以上工了。

  只要努力干活的人都会保证二餐。如果修的快, 修的又稳不仅有三餐,还有一块肉奖励。

  赵泸为了能将旧路早点修好,他就写了封信给河间府的马校尉,希望能他们能运几头猪过来。

  这个年代的黑猪长得本来就慢,起码圈养一年才能出笼,而且还是肥肉多的本地猪, 做起扣肉,东坡肉不知道有多香,所以猪肉也算是稀罕物来的。

  原本赵泸觉得一二头也可以,反正是作为奖励的。他扣着过就行了。

  结果, 赵泸没想到这件小事居然直接惊动了太子。

  据说是马校尉将此事直接上报到东宫去了,毕竟是肉类,马校尉觉得自己不能做主就找了太子。

  太子则是允许马校尉赶一百只猪下发到镇口城。

  一百头黑猪浩浩瀚瀚地被赶到镇口城,镇口城所有的屠夫开始了最忙碌的七天,那就是一天杀十头猪。

  第一批,赵泸奖励给了应工的那五百人。

  一大锅红烧肉,扣肉分到每个人碗里都有巴掌那么宽,还有指头那么厚,吃得有些修路工落泪。

  这里面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吃过肉,或者是长那么大都没吃过这么大块的肉,要么是孝顺的人哭自己爹娘一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大块的肉。

  而且还那么香。

  于是,一夜之间,这道肉菜变成了镇口城的招牌菜,并且取了个名叫:“汉口白肉。”

  赵泸听说此事的时候,他还忍不住笑了,没想到几头猪就让整个镇口城传的那么快,估计再过不久就会有很多人来应征修路工了。

  现在这条旧路总共有十里长,也就是五公里路,人用脚走一公里,就要两刻钟的时间,也就是将近半小时。

  五公里自然要三个小时左右的脚程,这还是修好路的情况下,没有修好,绕来绕去起码得半天的时间才能走出西北区去桃花县。

  现在桃花县已经作为镇口城重要粮米供应地之一,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所以桃花县的农民在农闲的时候,他们也主动来应工。

  赵泸自然非常欢迎,他又杀了一批猪,作为加入修路工的奖励。

  修路工干完活的时候,都会坐在路边吃饭,休息,旁边还有临时做的帐篷,作为他们晚上休息的地方。

  赵泸还在中午允许修路工休息半个时辰,只不过,他不放心怕这些人偷懒,于是就换了一身麻衣,他跟着几个手下混进了修路工。

  这会儿修路工们聚在一起,先是问了彼此的籍贯来自哪里,聊的很开心。

  聊着聊着,大家都发现桃花县来的修路工非常受追捧,尤其是桃花县的修路工说了一段故事,是关于太子殿下逃婚的时候,说太子曾经在桃花县住过一个月,所以他们桃花县有了皇气了自然就发了。

  而镇口城和桃花县离得近,所以皇气也庇护到这个地方来了。

  说的大家是群情激奋,这个年代的人非常敬仰天地鬼神,对皇气一说自然是深信不疑的,更何况桃花县自从被太子殿下敲中,作为河间府的延续西北的粮仓,桃花县自然是富裕了不少。

  起码温饱已经做到了,这在当地百姓来说完全是几十年来都不敢想的事情。

  大部分百姓都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有的人一熬就是一辈子,要么就是十几年,从没像现在一样跟富人一样吃上白米饭,而且他们现在一个月都能吃上十五天的白饭,所以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幸福了。

  桃花县现在之所以有那么多粮食,确实起初和桃花县想巴结谭西知府有关,后来谭西知府给太子去信,说起了桃花县。

  太子容铮注意到了桃花县,再加上每天运粮米去镇口城,一天天堆积下来,赵泸那可能的米粮可能会溢出来,所以容铮决定拿桃花县作为临时储备点之一,顺便容许官府以她规定的价格卖粮,多的钱可以留作当地修路资金,并且她还规定地方因她的米粮赚了多少钱,就得相应修多少条路。

  桃花县本来就有路,只是烂了点,于是当地县令低价雇让去山上挖石头铺在路上,再请人敲打路不平的路面,好歹有条勉强的路可以走了。

  正是因为这随便铺的路,运往桃花县的粮食就多了起来。

  桃花县见修路居然能获得太子殿下的重视,于是,他为了能在太子面前多加表现,他就花了血本去修石板路。

  只要花钱多了,雇的人多了,三条路一起修,修了十天就成了。

  没想到桃花县令赌对了,他刚修好了路,就有太子亲手写的表扬信传到他手里,夸赞他是今年最敬业爱国的县令。

  可把桃花县令乐的找不着北,就是过了一阵子,他还是没有受到太子升他官的消息。

  虽然把桃花县令打击的不得了,但知府大人好心提醒他了,以太子殿下的性格,那就是她不喜欢有人将自己应尽的本分拿去争功。

  谭西知府还教育桃花县令多尽自己本分,留待以后升官。

  言下之意就是桃花县令跟着太子殿下的指令走就是了,别的,你还是别想了。

  桃花县令当天听了这话,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

  哭的是他全部身家都投进去了,最后反而笑的是百姓。

  不过他的身家没有白投进去,很快他就收到了太子殿下给他亲自划分的一个经商名额,那就是允许他的家人可以入南镜做生意。

  没有升官,但是他家里人可以去南镜做生意发财,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桃花县的修路工将他们半个月前就开始的变化告诉西北地区的修路工,瞬间得到修路工们的羡慕。

  之后,有个机灵点的年轻人就问道:“那咱们西北修好了路,是不是也可以跟桃花县的人一样吃上白米饭,天天有生意做?”

  一个上了年纪的桃花县修路工就说:“一定的话,我是不敢说,但起码不会像现在那么穷。搞得连饭都吃不饱!”

  “你看看我们来的第一天不是吃到那么好的猪肉吗!这不就是代表官府有诚意来请我们,不是诓我们做工。”

  说着老修路工道:“最重要的是太子殿下很重视这个地方,如果不是她派粮食过来,不管是桃花县还是西北,都还是跟以前一样过着穷日子。”

  此话一出,大家谈起这个太子殿下顿时起了八卦心。

  起初是八卦太子殿下逃婚,后头回京又亲自上门退婚,结果没想到太子殿下对丞相千金一见钟情,然后退婚变成提亲。还有太子下河间府的表现的,再去南镜的收获等等。

  这些人似乎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太子殿下似乎去哪里,哪里好像就能富起来。

  简直是再世财神爷,可因为太子是大燕未来储君,大家都不敢把她叫做财神爷,更愿意称太子为“明贤太子。”

  赵泸带着几个人在旁边听着,他默不吭声。

  倒是身边的几个人也在叽叽喳喳说着:“看来太子殿下在民间的声望真是越来越高了。”

  “可不是吗!这次农贸重镇都是太子殿下为文武百官保驾护航,文武百官才会那么齐心,而且太子她本来就很重视我们武人,你应该知道常太公家的。”

  “是小霸王对!我听说他现在是太子殿下身边的红人,而且这家伙在见到自己的平阶文官就算是不跪拜,别人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就是因为有太子殿下撑腰,哪像我们,除了侯爷,我们这些人简直不被当人。”

  “以前巡察卫个个避之不及,现在巡察卫都是武人天下的香饽饽了。”

  “不知道回去后,我弟能不能加入,当个小官兵也好,起码说他是巡察卫的人,别人也会高看他几眼。”

  这帮人说的都是心里话,而且还是常年累积的怨气。

  赵泸自己也是武人,他的地位确实高,待遇比这些低下的武人高多了,但待遇低的武人多了,大家都很容易不被当回事。

  于是,赵泸对手下们的抱怨都说睁只眼闭只眼,管他们发泄。

  而且说起武人在大燕的地位,当武官当兵的一个个都觉得自己地位比文人低一等,甚至文人还经常造词骂他们这些武人。

  动不动就拿匹夫,莽夫两个字来形容别人,简直是不将他们当回事。

  于是这天晚上下来,大家都聊的尽欢,不管事好的坏的,一咕噜说出嘴,第二天就当没发生过这会说就是了。

  然而当晨来临时,一个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喜讯,对某些人来说也是个悲报。

  那就是当今圣上 慕晋深醒来了。

  他昏迷半个月醒来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