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假太子替身 [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10章 0各怀鬼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千秋燕醒来的时候, 她身侧已经没有人了,到处空荡荡的,就她一个人被棉被捂得实实的, 虽然暖和, 但她却感觉心里像是缺了块那样。

  内心感到空落落。

  只是一瞬间, 容铮端着早餐回来了。

  此刻的她梳着披肩垂腰的秀发,她温柔地将早餐端到矮桌前,再拿起热毛巾递给千秋燕。

  千秋燕结果毛巾那刻, 她触碰到眼前人的掌心时,她的空落落的心终于也安定下来了。

  她擦拭着脸蛋,双手再拿着毛巾浸在水盆中,待过后, 容铮又拿了洗漱的用具,这个时候没有牙刷倒是一律用西域上贡的盐膏来清洁牙齿。

  容铮为她用小勺子舀去一勺盐膏, 千秋燕的红唇轻轻张开, 柔润的唇瓣含住了那根小勺子, 牙齿稍微用力咬了一口便开始洁口。

  容铮看着她轻咬的唇瓣, 殷红饱满一滑一滑又有弹性,她不易察觉地吞咽一下,随即她微微低头遮住自己的喉咙,掩饰了自己的失态。

  千秋燕却在容铮低头的那瞬间, 她那如玉晶莹耳珠子悄悄也跟着红了起来。

  容铮再抬头时, 两人视线触碰之际, 忽然感觉对视间有道电流传送那般, 两人同时身体一麻,一种心慌慌却不知为何意却让她感到心跳的很快的感觉。

  千秋燕迅速回头不看容铮。

  面对她胸腔那加速跳跃的心跳,千秋燕整个人都不自在起来了。

  容铮只是轻笑一下, 她从很早之前就对千秋燕有触电般的感觉,现在快一年过去了,她和她成亲的日子快到了。

  她对她的喜欢也逐渐从小心翼翼变得大胆起来。

  她从前害怕自己吓到千秋燕,所以她总是会揣测她的心,她此刻在想什么?她是否有接受自己的准备。

  然而千秋燕从前都没这个信号,她也不敢说。

  再想起,自己已经打算以闺蜜朋友亲人的身份与她定关系,千秋燕注定是要待在自己身边。她若是没有改变主意,也有打算留在自己身边的打算。

  那她从今以后只会拥有她一个女人。

  容铮这么想着,她端起水盆交给了外面伺候的宫女,然后她这才带着千秋燕吃早餐。

  千秋燕吃的很含蓄,不像容铮在河间府给她做的油炸包和烤肉串,直接将千秋燕的气血养好了,也不像之前那般冷艳肤白胜雪。她只要待在她身边便不会那样,她的肌肤会白里透红那般健康美。

  容铮这么想着,她悄悄地乐呵了。

  千秋燕吃下水晶饺,她对容铮偷乐的表情都纳入眼里,她就开口问:“在傻笑什么?”

  话落,容铮的眼神看向她时,她的眼眸总是不受她控制躲在一边,这让千秋燕突然觉得呼吸急促起来,就好似自己困在狭小的空间,眼前的人近在眼前,她随时会靠近自己一样,她不讨厌她的接触,否则也不会待在她怀里睡了一晚。

  她也不讨厌她的告白,她只是担心她的安全。

  千秋燕再度吃下一个水晶饺,她面前的人忽然道:“我们相遇到现在还没有在一起过个年,大燕去年欠收导致春节也是在繁忙的情况下渡过,所以去年算是一个没有年味的节日,待来年,我们一定要好好过一次。”

  “这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能和亲人过年。”

  千秋燕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她也不问她口中的这个世界,还是对她来说,她有另一个世界,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因为眼前的这人又忽然宣告似的告诉她:“孤以后也不会再离开,没有你在的世界,孤不愿意再回去。”

  千秋燕随着她的话,睫毛颤了颤如羽翼飞舞,她双颊逐渐有红晕在上升。

  容铮正是这时,她端起了豆浆,以豆浆待酒的姿势朝她敬了一杯:“燕儿,孤的余生只与你风雨同渡。”

  “殿下。”千秋燕端起手中的汤碗时,两人彼此看了一下自己敬酒的姿势,一人是豆浆一人是小米汤,两人相视一笑然后一起干点了这碗已经承载情意的...汤水。

  小两口吃完早餐,容铮便要去上早朝了。

  她在去早朝的时候,特地询问千秋燕道:“燕儿觉得我俩的婚期是否该延后些时日?”

  千秋燕道:“陛下昏迷至今,不再适婚,你若是有想法便可以延后。”

  “但孤很想提早与你成婚,以免夜长梦多。”容铮本来就不打算拖后婚礼,而且还是慕晋深赐的婚,他不醒来,不代表她没有办法提前结婚。

  毕竟,古代最迷信的还是冲喜。

  她有的是办法对付外面那些人阻拦自己的借口。

  眼下她最担心的还是燕儿的态度,如今燕儿什么都随她,她反而有些想印象了,想着最好以最快的速度,直接抬花轿送进自己的寝殿。

  但女人初次的婚礼一生只有一次,她想给燕儿留给美好的婚礼,尤其是这是心爱的女人的婚礼。

  千秋燕见她有一心扑在她们之间的婚事上,她便开口劝导她:“若是时机正好,我何尝不愿意现在就嫁给你。”

  此话一出不容她做出反应。

  容铮忽然低头,她的唇啄了千秋燕的额间一下,然后她唇角浮出一抹微笑道:“这可是你说的。”

  随即她大笑一声,然后去上早朝了。

  千秋燕抬手捂着自己的额头,不知为何,她总感觉自己又上了她的当。

  早朝的时候,百官们看着红光满面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太子殿下,大家都心想她昨日倒是跟千秋家的小姐过的滋润,难为他们天天胆战心惊就怕江王和太后又在当下的局势闹出点事情来。

  尤其是千秋拓,他露出了一个他是过来人他都懂的眼神,尤其是年轻人小胜新婚,以后又是结发夫妻,眼下为了阻挡太后将自己家的人送到太子的后宫,将燕儿提前送进皇宫,他也是无奈之举。日后太子也不会再辜负燕儿。

  只是这一妻多妾。哎,千秋拓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不满,但也没有办法,太子实在是太优秀了,肯定有很多女人盯着她为她诞下麟儿。

  眼下,他只希望第一个麟儿是出自他们千秋家。

  众人施礼后,百官们各司其职,将自己管辖范围发生的事通通上报给太子,也有人故意想太子忙的晕头转向,所以他们连小事都捞在里面让太子操劳。

  以此来消耗太子的精神。

  可不知道怎么的,很多人别有居心的人,每次都会在第二天受到的批阅,甚至太子还会写一个方法教他们如何在地方扩大效率施政。

  还有教他们如今简洁点,重点地写奏折,尤其是字不需要太精美,工整就行,然后还指点他们如何让人分担次任务,自己又负责什么主任务。

  再进行考勤。大燕朝的官员制度其实分的很清楚,只是地方政权可能是怕太松散导致管理力度不够,所以才会绑在一块,就一个县官联合当地大族完全可以成为当地的土皇帝,这让容铮觉得太不合理了。

  哪怕是五年调派一次,官员在变也会和当地大族同流合污,甚至地头蛇安排人进衙门,垄断衙门。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她决定越是小的地方越要折腾考核,提高门槛,让那些混官身的纨绔子弟无处躲藏,要是没点实力就不能进来。

  有实力进来那算是对方的本事,她认为也没问题。

  而有的官员开始质疑这套办法,后来,试验后,他们觉得真香,现在也不用什么都堆给师爷搞定,他只需要负责最核心的部分,既参与了公务又可以完全占据底下人的功劳让自己升官,何乐而不为呢?

  他们只需要动嘴皮子管理就行了。

  不得不说这套办法让不少底层官员尝到了甜头,尤其是太子在得知有人用了她的办法办了实事,那人还能收到太子的表扬信。

  虽然太子不像陛下那样嘉奖给钱,可她确确实实是看到他们在背后的努力,甚至她也默认他们分摊出去的做法,尤其是只要朝廷吩咐下去的事情都办好了即可。

  而送礼方面,太子也没有多加苛责,她相反还鼓励官员多办实事,只要不违法,一切暂时是允许操作的范围内。

  就是举办宴席送礼金这一项被太子以陛下昏迷期间不宜大操大办给禁止了。

  大家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于是,各家办寿礼,除了寻常巴结上官的人送礼,倒是减了不少无亲无故的人来送礼。

  有的贪官觉得收礼少了,他就开始刁难下属,然后这个下属受气了就拉着一帮人不干了,那贪官就这样因此耽误了容铮交待下去的事,然后这个贪官就被揪出来贬职,变成了下属的下属。

  就是这么几个操作,让不少官员看到太子给他们划下的自己的底线。

  那就是蠢官坏官不要。

  这在官场上一定性淘汰了歪瓜裂枣,人员素质不好的官员,相反还提高了当官的门槛。

  就在很多官员还在适应太子的速度时,太子忽然又提出了所谓的考核官员素质修养,然后选出官场上的模范官。

  官场的老狐狸们自然都知道个人模范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当的,但必须符合太子的基本要求,只要符合,这个模范自然是当之无愧了。

  于是,容铮提出,行政考察监督三项作为指标。

  凡是评为模范官的人得有本事在,没有本事的人也不敢沾这个称号,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然后千秋拓一致被推举为百官的模范官。

  容铮非常满意地看着老丈人出风头,她也没有闲着继续了下一步,道:“孤认为丞相既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又经得起考核,但一人终究太少了。不如推荐百位模范官考核,大家都从民生方面,建设,发展,学术为考核范围。各自发挥自己的实力,无论其官职大小都有表现的机会。”

  “孤也不会错失人才。”

  此话一出。

  百官们一个个都拒绝考核,大家都认为太子只是在监国,并不能够代表陛下对百官进行考核,这实在不符祖制。

  而有部分人自从知道太子是容王之子,他们也没有像之前那么横了,毕竟他们越看太子就越觉得她有其父的才华,可惜的是容王是霸业中途受阻所崩亡,已经变成很多人心里的一大遗憾。

  如今再度出现一位比他走的更长远,并且取得不比容王差,甚至还要优秀的殿下在,他们不是傻子能看到太子身上有投资的未来,也能有选择。

  随即,这群人纷纷改变势头开始支持容铮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我等愿意参与。”

  “江南主官愿意进行第一个考点。”

  “大人说的对,江南自古以来便是富庶盛兴之地,文人雅士也是史出有名,不如先行在江南考核。”

  此一回江南果真是出了名,容铮十分满意这些官员的反应速度,起码他们不愧于江南人杰地灵所出身的官员。对得起他们自己的身份。

  很快江南开始作为第一个以发展建设学术,三大头开始进行的实验地。

  而沈氏官员和江王的人见此,他们纷纷又把另一件事摆在台面上了,那就是希望太子能够认祖归宗。

  容铮也一并答应了。

  她道:“孤会请示皇祖母与族老们,即日改籍,只是届时孤这太子的身份难免会有些难当监国大任,若是众臣有推举监国的人选,倒是可以报上名来。孤一定会权力支持。”

  话音落下,有蠢蠢欲动的人就想推举江王,可还没出口,沈氏官员就希望太后重返朝政,暂时垂帘听政,然后再希望按例用丞相带头监国。

  其实千秋拓不过是两派的踏板,丞相代为监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所以两派觉得千秋拓可以利用。

  千秋拓见这群人有挤兑自己女婿的意思,他当场站出来道:“太子殿下无论是陛下之子还是容王之子,她都是东宫之主,哪怕容王殿下继位,太子仍是嫡子嫡孙,尔等如此争议重选监国之人,简直是司马昭之心,有谁不知!”

  “本相耻与尔等为伍。”说着他朝容铮拘礼道:“还请太子殿下允许臣告老还乡。臣实在不想与这等人同流合污。”

  千秋拓的话顿时惹得两派的人有了争议,本来他们还以为千秋拓会配合他们不搀浑水的,结果,千秋拓出手直接将两派的船都给掀了。

  他不陪玩了。

  当下,郑钱和赵虎等人纷纷道:“相爷此事还未定下,您不能那么早退下,太子殿下还需要您协助。”

  “眼下许多朝事都需要您来协助,您岂能那么早离开。”

  “不如继续让太子殿下监国,同样让太子殿下一起认祖归宗,两件事简约筹礼,直接上宗谱。”

  沈立林听罢,他就认为沈氏官员这一出想使得太后娘娘重返朝廷的戏,怕是演不成了。

  太后又有意敲打太子,想听听太子的意见,没想到太子直接丢到大臣们身上,让他们处理。这未免有些推脱的意思,可对他们也是机会,只可惜太子一个回旋镖又接回来了。

  沈立林忍不住摇头了,即便他们沈家今天赢得了,说不定转头太子就有别的办法要回朝政。

  自然,他也不认为已经手握朝政的太子,她会心甘情愿地交还朝政。尤其是昨晚有件事发生的特别明显,太子明显有意独揽大权的意思,而且那件事就是...宣千秋燕侍寝。

  千秋燕既然已经为太子侍寝,这何尝不是向大家公然宣布了千秋燕的身份。她是太子的第一个女人,自然那个女人的父亲也会随着女儿水涨船高。

  也难怪千秋拓毫不犹豫地得罪两派人,辞官威胁,都要扶太子把持朝政。

  因为太子把持朝政,就相当于千秋家要壮大了。

  千秋拓的此举彻底堵死两派人的嘴巴,同时也得罪了两派人。

  容铮不会让别人找到借口借此打压千秋拓,她当场道:“丞相劳苦功高,为大燕呕心沥血多年,如今已有隐退之心,孤也能理解。”

  “只是朝廷还需要你,你暂时不能离开,若是执意想告老还乡,不如孤给你批一个月假好好在家考虑一下?”

  这算是留住了千秋拓,也消除了在燕儿为她侍寝后,其他大臣们对千秋拓争锋相对的心。

  因为眼下她的身份仍旧是敏感时期,说不定随时会被太后还有江王给利用,这对千秋拓来说也不一定是好事,只有她哪一天登基,才能让老丈人毫无顾虑地在朝廷上说任何话。

  千秋拓也理解她的难处,他答应了:“臣遵旨。”

  随即千秋拓主动退出御正殿,容铮也没有阻止他,倒是其他人想阻止都被千秋拓果断离开的身影给打住了。

  一瞬间保皇派又失去一个中坚力,保皇派的人懊恼不已,他们本来已经是一团散沙了,又有很多年轻人守不住自己的赤诚一味向前途看齐,身影这些人都投靠太子了。

  太子明里没有给这些人回应,但私底下对他们的奏折却上多几分心,只要太子关注他们记得他们,都比升官坐不稳位置来的实在。

  只要太子认可他们,能为他们保驾护航,保不准他们以后就是太子新时代的第一批臣子,到时候升官发财也是指日可待,根本不用愁。

  反倒是陛下时代,他们升官都得看上官脸色,上官也不愿意退位,除非自己调走高升,甚至是死了,才有可能继位。

  那样的日子太漫长了,年轻人根本不愿意等待。

  于是,容铮便是借着自己和他们一样是年轻人,懂得他们的心思,而在奏折里多有提点他们,尤其是一招:谈心,谈志向。

  容铮这种不谈公务谈志向聊天谈心的办法,倒是笼络了不少人,让人觉得可以对太子自来熟。

  容铮等老丈人走了,她又再询问一遍:“大家可有见过的人选?”

  其他人都闭上嘴巴了。

  连沈立林也给其他官员使眼色,让他们闭嘴,现在不是出头的机会。等大家闭上嘴巴,自然没有人再提换人监国的事情。

  容铮就开始提起镇口城的建设,现在镇口城已经建设两个月了,她可以召葛秋回京。

  她召回葛秋的举动在保皇派看来像是一种示好的行为,保皇派的人脸色好看多了。

  沈氏官员本来就人多,他们不差一个沈元秋,倒是沈氏官员们觉得自己不受太子重视,大家就纷纷请示起来:“太子殿下,臣等认为不仅是镇口城,南海关还有若干地尚未有人驻守,不止您心中可有人选?”

  容铮懂得他们的暗示,她便道:“尔等可有人选推举?”

  随即,慕飞尉谦王被推了出来。

  慕飞尉本来还在官员堆里不想出风头,因为他的心情真的是糟透了,他曾经以为不受重视的大哥,如今变成了大堂哥不说,现在还坐在父皇的位置上指挥大家。这样就算了,连杨忠义舅舅都劝他好好听太子的话,要收敛脾气。

  慕飞尉本来以为自己还有竞争皇位的机会,现在看来,他完全没有机会了,一旦太子的孩子出世,他就是那孩子的堂伯父,他的地位肯定不如新出生一代嫡孙高,自然他争夺皇位的机会又变得更渺茫了。

  想到此处,慕飞尉板着脸站了出来,他就没想过太子会将南海关和若干地丢给自己镇守,要是他没有记错,镇海关是南海三十多个小国的必经之路,附近又有一块大平地,那就是若干地,只要平常守他们的保护费就能有一笔收入,就可以自给自足。压根不需要朝廷送钱,说不定到时候还得朝廷要求着他们上交银两呢!

  而且平地可以发展城市,尤其是沿海的平地,说不定会成为下一个南镜。试问这么大块的肥肉,太子亲自拿回来的地,她怎么可能随便交给别人。

  然而下一刻。

  容铮便命令道:“孤命谦王为南海镇关大将军,驻守南海关,护卫海域边境线,再于明日出发接替辽军之职,不得有误。”

  慕飞尉抬头时,他露出震惊的表情,觉得太子未免太大方了!好一会儿,等跟他交好的官员提醒他快做出反应。

  慕飞尉顿时急忙下跪,他高举双手谢恩道:“臣弟接令!!”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