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捡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6章 买买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些玉器,都是参赛各家送来的,良莠不齐,差别巨大。

  两人进行比赛,其他人做为评委。

  一群人都是行家,叶天并没有表现出全部实力,根本无此必要。

  他识别玉扣的最重要手法,就在于雕琢时的工具痕迹。

  玉不琢不成器——古代匠人,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拿手工具。

  所以,古人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说法。

  张德明立刻反驳:“这是秦代玉扣?别闹了,秦国人崇尚黑色,喜欢青玉。这只玉扣颜色浅淡,连雕刻纹路都看不清晰,怎么可能是秦代的东西?这东西,看新鲜度、纹路特色、材质本色,最多就是晚明的东西,不值几个钱。”

  颜色、纹路、主题、材质是玉器物件鉴定的核心要素,真正的高手,只看其中一样,就能断个八九不离十。

  旁边有人支持张德明的观点:“没错,手法太粗糙了,不像是名门大户出来的东西,最多就是民间作坊弄出来的。”

  如果是晚明玉扣,一万元就顶天了。

  两下里比较,叶天第一局就输了。

  玉扣对玉壶,张德明挑选的器物,在体积、雕工上占了大便宜。

  那只玉壶,张德明估价三万,所有人都很认同。

  “这玉扣是谁家的?”叶天问。

  有人查了资料,是古玩街“汉唐斋”送来的。

  这家店铺,主要收售两汉、隋唐的玉器,在古玩街上还算是有点名气。

  “汉唐斋的东西,应该不会太差。”有人嘀咕。

  “打电话问问,一万元卖不卖?”这次,张德明主动开口。

  如果汉唐斋的人,认为这玉扣只值一万,那张德明就百分之百赢了。

  有人打电话问,汉唐斋的人回答:“卖,没问题。”

  大家哗然,卖家这么爽快,自然证明,这玉扣在他们眼中,连一万都不值。

  叶天亲自打电话确认,立刻手机转款一万元,把玉扣买下来,用几张纸巾包裹起来,放在口袋里。

  “叶天,别装了,硬装遭雷劈!”张德明笑起来。

  其他人觉得,叶天一万元买下玉扣,必定另有内情,等着他说话。

  没想到,叶天坦然承认:“我输了。”

  大家哈哈大笑,指着叶天,纷纷摇头。

  第二轮,张德明从玉器里挑了一对镇尺,青色老玉,色泽均匀,长一尺,宽两寸,厚一寸。

  “这是明代玉器,本来是很好的东西,售价过五十万没问题。不过,两根镇尺都有裂纹,纹路里肯定是渗入了墨汁,闻起来味道不是太好。所以,售价打个折扣,在三十万左右。”

  镇尺是书画家用的,染上墨迹,在所难免。

  有人凑过来,拿起镇尺闻了闻,皱着眉点点头:“味道的确有点大,三十万也高了点,一根十万,共二十万比较合适。”

  张德明找到这件东西,应该赢面较大。

  他看看叶天,脸色得意。

  在刚刚的赌注约定中,叶天同意,只要自己输了,就退出委员会,把委员位置空出来,由张主席做主,交给张德明,张德明可以任意引荐其他人担任。

  叶天不在乎委员的位子,可很多店家,恨不得掏五十万买位置。也就是说,张德明赢下一个委员位置,就等于是给自己赚了五十万。

  “叶天,打起精神来,别这么快就输了,那就没劲了!”有人在旁边,给叶天鼓劲。

  “二十万?”叶天拿起镇尺看了看,又闻了闻。

  他把花名册拿过来,镇尺是“荣养斋”送来的。

  荣养斋经营的字画,对于宋、元、明、清的山水画尤其钟意。所以,这次送来参展的,都是画家使用的笔架、镇尺、镇纸、之类。

  他按照花名册打电话过去,问对方镇尺二十万卖不卖。

  如他所愿,荣养斋的人愿意卖。

  他当即转账,买下这对镇尺。

  张德明看呆了,因为比赛进行到一半,叶天已经买了两件东西。

  这种情形,倒像是他为叶天挑东西,叶天闭着眼买买买就行了。

  “叶天,你这……不对啊,咱们比赛,我挑一件,你买一件,还怎么玩?”张德明急了。

  叶天笑起来:“咱又没规定,挑出来的东西不让买。只要问问那些送东西过来的商家,他们愿意出售,咱就直接买下来。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两根镇尺非常好。张老师,你能从一堆东西里面挑出来,证明你真是眼力超群,佩服佩服!”

  张德明皱着眉头:“叶天,咱们正在比赛,你也别光说好听的,赶紧找东西,第二局你再输了就不用比了。”

  叶天在屋里转了两圈,实在挑不出能够比镇尺更高级的东西。

  幸好,他在一堆手串下面,发现了一只玉镯。

  玉镯颜色灰暗,肯定是老玉。

  但是,里面的棉絮太多,几乎看不清质地。

  这样的话,没有什么买卖价值,品相太差了。

  叶天把玉镯拿起来,用纸巾擦了擦,走到外面放在桌上。

  所有人笑起来:“这只玉镯里面的棉絮太多了,直接看不清,这东西戴在手上,还不被人笑死。”

  叶天用了三四张纸巾,把玉镯表面的灰尘擦掉。

  对照花名册,找到送来玉镯和那些手串的商家万宝堂。

  直接打电话过去,问明白那只玉镯,报价二百元。

  他转账买下,轻轻地松了口气。

  旁边的人看呆了,这种破烂货,也就值二百元,不可能更高了。

  张德明笑起来:“大家看,第二局我拿了两根镇尺,叶天拿了一个玉镯。我们两个对比,我的价格高,他的价格低,我又赢了。第三局,就不用比了。”

  出人意料的是,叶天点了点头:“没错,张老师火眼金睛,我不如他,比赛我输了。这个委员我让出来,张主席,另请高明。”

  说着,他把自己买到的东西,用纸巾包好,放在包里,准备离开。

  张主席急了:“叶天,怎么回事?别人让你打起精神来,你怎么好像根本不在乎这个委员的位置?”

  “主席,我肯定在乎,但是技不如人,张老师眼力超群,我甘拜下风。”

  张主席拉着叶天走到一边儿:“既然知道镇尺能卖二十万,你怎么不挑点更贵的东西,反而挑了一只破镯子。叶天,你这个人,我想让你进步,你怎么就是搞不清状况?刚才好好挑挑,难道剩下的东西,都不如那一对镇尺?”

  “张主席,的确如此,张德明挑出来一对镇尺,我不管拿什么,都输了。那个委员我也不做了,说到做到,送给他。”

  叶天转身要走,被张主席一把拉住:“刚刚你买了三件东西,是不是又捡漏了?”

  叶天摇摇头:“我只是觉得好玩才买下来,几件玉器都没有特别大的来历,根本不值钱。”

  叶天回到二龙堂,把几件宝贝全都拿出来,放进保险柜。

  他觉得鉴宝大会的人凑在一起,白白浪费时间,毫无意义。

  还不如各自散开,忙自己的事,有什么问题,线上聚齐,再行商量。

  当然,这个问题不用他操心了,毕竟已经退出了委员会。

  这样的话,他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参赛,不管提交多少宝贝,都无限制,最终总能夺魁。

  忙了大半天,水都没喝几口,他泡了一壶好茶,坐在店里,闭目沉思。

  能在鉴宝大会上捡漏,多亏了他当机立断,立刻按照花名册打电话买东西。

  其他评委虽然也想捡漏,但是利润差别很小,就没有必要出手。

  再说了,有些人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最后想出手了,东西也没有了。

  只能自己安慰自己,等下次。

  这种人天生没有发财的命,而不是像叶天这样,出手就是稳、准、狠。

  不管别人竞价有多激烈,只要他看上就得拿下。

  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的真实价值,只要有十倍的利润就可以做。

  门外一阵喧哗,张主席带着几个评委过来,说说笑笑,进了二龙堂的大门。

  “叶天,你买的这几件东西,到底值多少钱?跟我们说一说。”

  叶天还想隐瞒实力,不承认捡漏:“刚刚我付款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不值多少钱。”

  张主席不乐意了:“叶天,你必须说出这几件东西大概值多少钱?不然,今天我们就不走了。”

  叶天只好告诉大家:“这个玉扣,一定是秦朝的。将来出售,一定会找专家进行鉴定。目前,我感觉它是秦代公主佩戴的东西,但具体是哪位宗族公主还得慢慢考察。只要断定是秦朝的东西,那它的价值就能超过二十万。上面的‘蓬莱’两个字,百分之百指的是徐福东渡,寻找长生不死药,不可能偏差到别的地方去。”

  大家也都看到那两个字,应该是大秦统一六国之后,李斯对于文字改革出现的崭新篆体字。

  秦朝的玉扣,的确值钱。

  现在各大博物馆,正在大量收这种东西。

  随便拿过去,就能卖个十几万。

  张主席连连点头:“叶天说的的确有道理,假如玉扣是秦朝的,价格翻几倍不是问题。”

  他有些感叹,刚才如果早一点动手,提前把东西买下来就好了。

  当然,房间里还有这么多参赛宝贝,他要是有时间仔细寻找,找到好东西,打电话买下,一边举办活动一边发财,那就最好了。

  同时,他也感到奇怪,叶天这么年轻,“捡漏”本事超群,一身本领,到底从何而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