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智途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0章 毫米清道夫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回到魔都。

  暑假已经过去了大半,朱天赐让丝丝继续一个人在房间里看书,他则天天陪着早归的江素心,补偿这些日子的别离之苦。

  他们呆在农家小院,过着悠闲的日子,朱天赐继续做抗体实验。

  他终于发现了一些异常。

  小白鼠的寿命较短,而他养小白鼠的时间已经不短的,一些小白鼠已经变成了老白鼠,但注射过其中一种抗体的老白鼠明显比同期的其他对比老白鼠显得更年轻,更有活力。

  在X射线下,朱天赐用透视眼细细地观察,最终发现,这些老白鼠的血管壁就像新生的小白鼠一样,非常的光滑,没有任何斑痕,而对比老白鼠血管壁则是斑痕累累。

  这是个大发现。

  为了验证,朱天赐给同期的对比老白鼠注射的这种抗体,然后在X射线下仔细观察。

  结果,老白鼠血管壁的斑痕慢慢地缩小,在一周的时间里完全消失。

  这种抗体竟然能消除血管的动脉硬化斑痕!

  这意味着什么,朱天赐心知肚明。

  他是学医的,知道如果血管始终畅通,会让人长久地保持年轻的状态,会让人返老还童!

  这是一个会让人疯狂的东西。

  朱天赐只是想知道自己有什么异常,并不想将这种东西投放市场,何况,这会让纳介公司的研发都打了水漂,另外,最主要的是,这些抗体最终溯源,是从阿索那里得来的,没有阿索的允许,他也不能把这些东西抖落出去。

  他不动声色,继续试验。

  另一种抗体有什么功能,却始终不得而知。

  纳介公司。

  因为毫米清道夫的术式针对的是主要动脉,危险性比厘米蜘蛛高得多,所以有关部门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讨论,到十月份才批准进行临床颈动脉试验,冠状动脉临床试验未能获批。

  临床试验在樵山医院进行。

  为此纳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向樵山医院捐献了大批的医疗物资,仅厘米蜘蛛的耗材就捐献了一百套,总价值达数百万。

  之所以选在樵山医院,是因为这里拥有手术失败后全套的抢救设施,以及丰富的抢救经验,另外,朱天赐在樵山医院实习,不选这里反而选其他医院,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合适。

  手术由介入科的顾玮莉主治医师来主刀。

  顾主治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医师,擅长肿瘤及非肿瘤疾病的介入治疗,尤其是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以稳著称。

  挑选的首例志愿者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女患,颈动脉有数处斑痕,以左颈动脉较重,其中一个斑块已经阻塞了颈动脉的近80%,经常出现头晕和昏厥的症状,因为家庭条件不好,选择了的试验性手术。

  朱天赐和鲁正浩穿着铅衣旁观手术过程。

  手术开始。

  消毒,左股动脉穿刺,置鞘,插入导丝,导管,造影,将导丝送至颈动脉主干,送入导管至斑块近侧约1厘米处,抽出导丝,送入毫米清道夫抵近斑块,将导管回撤约2厘米。

  启动毫米清道夫,患者没有异常表现,产品的磁电分离和绝缘技术做的很到位。

  一个屏幕上显示X射线透视影像,另一个显示毫米清道夫头端微型摄像头拍摄到的影像,动脉斑块像一座小山一样。

  顾主治已经看了无数遍说明书,并操作过多次模拟手术,对操作手柄已经很熟悉,但她非常地稳,控制着两个侧鳍慢慢从中间向两边旋开,然后轻轻地扇动,逐渐加快,使毫米清道夫贴在血管壁上。

  然后控制着步进装置缓缓向前移动,轻轻抵在颈动脉斑块上。

  启动主马达,旋切片飞快地旋转,将斑块切下一小块片并压入腹中。

  做到这一步,毫米清道夫的控制已经没有问题,接下来就看它的性能了,是不是能够顺利地完成手术,以及有没有栓子脱落。

  顾主治控制着毫米清道夫缓缓向前,与动物试验一样,破开斑块表面的纤维硬膜后,毫米清道夫的头部钻了进去,高速旋转的旋切片将其内部的粥样脂质迅速吸空。

  显示屏上整个斑块由近到远塌陷下来。

  因为有预期,顾主治并不着急,等了一小会儿,见斑块不再变化,便控制着清道夫左右缓慢摆动,切除剩下的纤维硬膜和其内部的纤维组织,切下来的组织被压入清道夫腔内,并绞碎挤向后部。

  十分钟后,将斑块全部切除,留下薄薄的一层,没有伤及到血管中膜。

  没有大块的栓子形成,只有少量的细微颗粒被甩飞,执照理论和经验,这些细微颗粒不会形成脑部栓塞,最终会被巨噬细胞清除,但具体情况还需要进行术后观察。

  关闭主马达,毫米清道夫缓缓后撤,在侧鳍缓慢扇动下左右旋转角度,又查看了一下术区,没有遗漏,控制侧鳍慢慢收起,将清道夫拉回导管,与导管一起慢慢从动脉中抽出来。

  手术结束,剩下的由助手来完成。

  顾主治给出了较高的评价,整个手术较好地实现了设想的功能,顺利切除了颈动脉斑痕,可操作性也不错。

  她是新术式的第一个术者,手术成功,她必将因这个新术式而受益匪浅。

  之后,朱天赐以及纳介几位高层宴请了樵山医院副院长魏宏哲、医务科科长铁双凯、介入科科长陶智泽、护士长孟晓艺,以及顾玮莉主治医师和今天手术的助手、护士。

  席间,朱天赐作为公司最高领导,感谢樵山医院的大力支持,魏宏哲副院长代表医院,感谢纳介公司对医院的捐赠,约定建立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因为手术很成功,大家都很愉快,宾主尽欢。

  之后的日子,按相关要求又陆续做了一些试验手术,将手术和患者术后的数据资料收集起来,报有关部门申请进行冠脉手术。

  同时,纳介公司根据试验情况对产品进行了微调,开始设计生产工艺,定制生产线,以及进行相关专利申请。

  朱天赐继续在樵山医院实习,但暗中得到了院方的额外照顾。

  但他手术做得好,无可挑剔,给予较高的实习评价也顺理成章。

  时间过去,进行冠脉手术试验的申请始终没有批下来,后来潘律师通过各种关系打听了一下,是纳介公司这两年太火,而且不允许别人入股,这种吃独食的行为太招人忌恨,有人故意设卡为难纳介公司。

  世上从来不缺小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朱天赐对这些老阴逼深恶痛绝,但理智告诉他不能选择极端的方式,他让于江佩去婆罗多安排冠脉手术试验,在港城申请产品许可,这样费用会高一些,但更容易。

  现在已经影响到产品的发布了,不能再拖延,否则等别人买了他们的专利先发布产品,那就是替别人研发了,前期大量的垄断利润白白送给别人。

  但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不然会让别人以为他好欺负,以后会得寸进尽。

  必须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让别人再想做同类的事情是好好掂量掂量。

  首先,朱天赐让潘律师收集资料和证据,向上面反应,某科长利用手里的权力恶意拖延审批时间,给纳介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他们是合法经营的企业,按时按量交税,希望能得到公正的待遇。

  经过查证,某科长迅速被调离了工作岗位,发挥余热到某偏远地区主持某县的计生工作,淡出人们的视线。

  之后,朱天赐又对某投资公司的核心产业,某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致命的打击。

  通过收买对方某高管,挖出不少黑材料,进行曝光,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涉入调查,暂停了几个在建的大盘,核查其工程质量。

  另外,朱天赐利用自己充足的现金流,对其股价进行长期打压。

  是你们先玩阴的,对不起,咱也会。

  两大公司的暗中对抗很快便在业内悄悄传来,大佬们都远远地看笑话,谁也不想掺和,免得溅一身屎,都想趁着两败俱伤的时候,捞点肉,蹭点汤喝,小公司根本没掺和的资格,恐怕碰一下就粉身碎骨。

  某投资公司先熬不住了,纳介公司的屁股实在太干净了,想搞都没处下手,反而他们旗下的公司漏洞百出,拖的时间越长,他们损失就越大,何况纳介公司身后还有一个华亭创投,无论是资金、人脉还有其他的各种资源,什么也不缺。

  这次真是踢到了铁板上,他们没想到这么一个年轻人如此果断,下手这么狠,早知如此,何必搞那种小动作,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

  投资公司紧急招开董事会,找了个重量级的人物去调解,条件是大家各退一步,愿意赔偿纳介公司的损失。

  重量级的人物是一个著名慈善协会的会长。

  朱天赐因为看过很多网上的负面报道,对慈善机构没有好感,一听对方的条件,根本就不见。

  他对钱不感兴趣,要的是态度。

  双方陷入僵局。

  因为旗下房产企业查出确实有不少不达标的建材,还有偷税漏税的情况,被停业整顿,投资公司大受影响,又受多方势力暗中打压,股价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下降了一半以上,损失惨重。

  而且,有关部门通过一些渠道对投资公司严厉警告,不许采取人身攻击等非常手段。

  投资公司终于撑不住了,招开董事大会,重新选举了董事长,更换了新总裁,新董事长亲自联系潘良泽,表示向纳介公司道歉,愿意接受纳介公司的任何条件,希望能与朱老板详谈。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