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闪回大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9章 神奇千里镜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赵祯听着张玉兴说的注意事项,脑海里想起刚才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那张王德用的那张大胡子脸,简直连他脸上的每一根胡子都看的清清楚楚,心里有些惊吓的同时又有些好笑,一时玩心大起,用千里镜不着痕迹的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挨个把在座的几个人都仔细的观察了个遍,当然这次有了心理准备就不会再被吓到了。

  玩了一圈下来,赵祯这才来到一扇窗户前面,张玉兴跟着上前,帮助赵祯把玻璃窗户打开并用插栓固定住,好方便赵祯向外观看。玻璃窗户这样方便的打开固定方式又让赵祯惊奇了一下,张玉兴也就随口解释了一下,因为玻璃像瓷器一样太容易碎,所以窗户开合只须用这个简单的插栓就能牢牢固定住,不然容易被风吹的来回摆动拍打导致玻璃破碎。

  终于赵祯再一次举起了手中的千里镜,这次他对准了窗户外面正对着的学院大门。学院的大门分为两扇门页,现在一扇关闭另一扇是打开的,今天赵祯在这里,为了防止意外,有两名侍卫一左一右的站在大门里面,防备有人会突然闯进来。

  大门离赵祯现在呆的房间大约有六七十米远,赵祯这次有了经验,先大概把千里镜对准了左边那名侍卫,随后才把右眼凑向目镜,慢慢调整好聚焦。其实千里镜的聚焦调好一般就不用再动了,只不过刚才在介绍各部件功能时已经被转动过了,所以现在还要重新调整。

  在千里镜的作用下,赵祯感觉看到的那名侍卫就像是站在几米外一样,脸上的样貌表情,包括身上衣服穿着所有的细节全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一时激动嘴里不由的大呼小叫起来,一会儿说那人手上有疤一会儿叫道那人眨眼了,让一众大臣们感觉实在是有失礼仪。然后赵祯就是不停的把眼睛从千里镜前移开再凑近,反复的确认千里镜的效果。随后赵祯又从打开的那扇大门看出去,连大门外对面的院子院门也看的无比清晰,感觉自己只要向前走两步就能伸手碰到一样,可惜现在外面没有什么人经过,没有什么可以看的。

  紧接着赵祯想到了什么,镜头略抬,看向了极远处的一棵大树,只见镜头中那棵大树的每一根树枝,每一片叶子都看的很清楚,就连树枝上一只喜鹊正站在枝头四下打量的动作都看的一清二楚。一时间赵祯不由的玩心大起,镜头四下乱扫,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嘴里还不时感叹两句,把跟过来站在赵祯身后的一众大臣们弄的心痒难耐,恨不得上前夺过千里镜自己亲自试一试。好在赵祯还算记的张玉兴的嘱咐,没有玩到兴起拿着千里镜直接去看太阳。

  过了好久赵祯终于玩过了瘾,这才放下手中的千里镜,转过身来对众位大臣说道:“这千里镜实在太神奇了,你们也来试试……”赵祯话音还没有落地,吕夷简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早就等的有些不耐烦的老将军王德用,已经一个箭步上前用手接过了千里镜,这才向赵祯行礼:“多谢官家,老臣这就试试这千里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赵祯不以为杵哈哈一笑,向旁边挪了挪,让开窗户的位置,王德用仗着自己武将的身份,也不像吕夷简他们那般矜持,站在窗户前面学着赵祯的样子举起了千里镜,迫不及待的看向远处。

  王德用身为武将多年在战场上闯荡,如今又身居枢密副使,只是听到千里镜的功能,就敏感到这东西在军事上大有用途。刚才张玉兴给赵祯讲解使用方法时王德用就听的很仔细,赵祯把玩千里镜时王德用观察的也很仔细,可能身为老将对军事用途的工具特别有天赋,王德用只是刚一上手操作起来千里镜竟然就比赵祯还要熟练。

  王德用举着千里镜也跟赵祯一样对着窗外上下左右观看了半天,千里镜的神奇也让王老将军感叹不已,好在他身经百战不是赵祯能比的,可以说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虽然惊叹于千里镜的神奇功能,倒没有像赵祯一样大呼小叫起来。

  好半天王德用才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递给身边的吕夷简,这才一脸严肃的对赵祯行礼说道:“官家容禀,这千里镜在军事上作用巨大,尤其是在侦察敌情、提前埋伏、以及两军对战排兵布阵之时最能体现出它的用处,所以它的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尽量不可让敌对势力得到这件神物。当然老臣也恳请能多生产一些千里镜,分配给各大作战部队。”

  赵祯听完转头问张玉兴:“张卿有什么意见?”

  张玉兴向两人行礼说道:“回禀官家,现如今玻璃工坊暂时已经停止生产,千里镜臣也只做出来十支。除一支留在学院用来教学以外,其他官家都可以拿走。好在现在大宋周边没有什么大的战事,暂时没有多么大的需求,以后如果有了需求,再加大生产也不迟。”

  “最关键的其实是千里镜的镜片需要特殊加工,要用到手艺熟练的珠宝匠人,臣手下没有这种人才,也不知道在哪可以找到,现在这些镜片还是臣悄悄拜托宫中的待诏在闲暇之时给打磨出来的,同时在千里镜的外部和内部隐秘处都刻有编号,每一支千里镜对应编号都有使用记录,一旦发现丢失可以追朔源头。将来如果大量生产,难免会有流落到敌人手中,到时可以凭这些编号追查具体责任人。”

  王德用听完张玉兴的回答后也对赵祯说道:“千里镜一旦大量生产,确实难免会有人利欲薰心铤而走险的,张县男的这些措施倒是能够在事情发生后立刻找到这些身边的蛀虫,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这个……官家,老臣有一不情之请,既然张县男说能够拿出来九支献给官家,能不能把其中一支千里镜赏赐给老臣保管?老臣必用心呵护,绝不会出现差错的。”

  赵祯忍不住哈哈大笑道:“以老将军对大宋朝的功劳作用,朕当然会同意给你一支千里镜,但是现在千里镜还没有在朕的手中,所以老将军求错人了,还是要给张县男说些好话才是。”

  张玉兴看到王德用看向自己,急忙说道:“王将军不必相求,这千里镜主要用于军事,做出来就是献给国家的,当然就是官家说的算了。既然官家答应给您,下官这里自然不会反对,一会儿离开前下官就让人把那九支千里镜拿过来,其中一支就是您的了。”

  王德用闻言不由的大喜过望,赵祯又接着说:“至于张卿说到的镜片加工工匠的问题,朕准你在京城各大工坊中寻找,相中了谁就让他去你那里就是了,如果实在不行,等到你需要加工镜片的时候,给朕说一声,朕把宫的待诏派到你那里就是了。”

  待诏也有地位等级之分,王惟一医术如神还好一些,比较受人尊重,毕竟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个生病的时候,说不定哪会儿就要用到他。像那种普通的伎术官员除非用到的时候,平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也基本没什么人在意。反过来如果是个学士院的学士身居待诏之位,那身份地位立刻就不一样了,因为能经常见到皇帝,相当于成了皇帝身边的近臣,升迁指日可待。

  其他大臣还在那里围观千里镜,就连王德用都又忍不住跑过去加入他们,只是听他们谈论千里镜的神奇都让他过瘾,甚至还像别人显摆赵祯答应赏赐给他一支千里镜,倒是把其他人羡慕的不行。这东西被张玉兴制作的颜值也不低,说是奢侈品也没人会反对,所有人都有收藏一支的念头,只是碍于千里镜过于稀少,在武将手中更有用处,才没有人向赵祯讨要。

  赵祯转身走回座位坐下后对张玉兴说:“张县男不如再给朕介绍下剩下的这两样东西,有了千里镜在前面的惊艳表现,朕对这剩下来的两样东西也非常期待啊。”

  “那官家你可能要失望了,最后这些都只是普通工具,是让人在日常生活中用的,可能没有显微镜和望远镜那样的惊艳了,不过应该说用的更多,让使用者更方便了。”

  张玉兴说着没有再卖关子,直接把学生手中拿着的两个木盒全都打开了,两个木盒里面也都垫了一块绸缎,绸缎上面都放了一副眼镜,不过其中一个盒子里除了眼镜还放了一个后世最常见的放大镜。放大镜的边框加握把是用铜做的,眼镜的边框和支架却是用了一种有柔韧性的细木做的,打磨的很仔细不会有木刺,具体是什么品种的木头张玉兴也不知道,只知道这样的边框比用铁做要轻很多,也不会生锈,可能寿命没有那么长,真要变形或是损坏了再维修更换就是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