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闪回大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2章 请人说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也许是相比历史上不同,现在的赵祯早早就和生母李宸妃相认,把她接回了宫中居住,封为了李太后,由于李太后在宫中受到了良好的照顾和医疗,这就使得李太后没有像历史上一样病死在永定陵,现在身体虽然不是太好,再挺几年时间还是没有问题的。

  反倒是刘太后自从让出了权力在宫中养老后,虽然赵祯还是每日请安,对刘太后也是恭恭敬敬,倒底还是没有以前那般亲密无间了。尤其是刘太后最近的身体有些不是太好,宫中的大夫对她的病情也是束手无策,非药石能够挽回。

  就像是李珣说的那样,以前真宗时独宠刘娥,刘娥又是非常强势有主见的女人,在后宫中可以说是一手遮天,其他的妃子全都没有能力和刘娥相争,像阎文应这样的宦官自然懂得见风使舵,深得真宗和刘娥的信任,对李宸妃这样的妃子就没有太过在意了,尤其是后来李宸妃在永定陵给真宗守陵,更是被人忘在脑后了。

  等到李宸妃被赵祯接回皇宫,为了照顾刘娥的面子,也可能是刘娥提前让出权力的条件,现在还没有公开她是自己生母的秘密,阎文应做为宫中的老人,又深得真宗和刘娥的信任,应该是知道这个秘密的,只不过现在刘娥还活着,一时之间阎文应还没有表现的太过显眼,随着刘娥身体越来越不好,他也开始向李太后和李家释放出一些善意的信号了。

  李璋倒是没想到自己的弟弟年纪不大,倒是很有自己的见解,于是问道:“你这都是听谁说的?在外面可不能这样口无遮拦的乱说啊,会给我们李家带来极大的麻烦,尤其是爹爹这两年升官过快,正是处于风口浪尖上,你的这些言论如果传出去,只怕会招来其他人攻击我们李家。”

  “大哥你就放心,你弟弟年纪是小了点,但并不是傻子,谁对咱们李家好我还是知道的,这话也就是在两位哥哥面前说说,在外面自然不会乱说。至于我怎么知道的,还不是这两年感同身受,再加上我的一些想法罢了。”

  李璋没想到自己的弟弟这么聪明,有些事看的比自己还要清楚,于是拍了拍李珣的肩膀说道:“想不到弟弟你这么历害,只怕比我还更聪明一些呢。不过咱们家现在已经够招人注意了,还是应该多低调一些,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心总是没错的。”

  接着李璋转向张玉兴说道:“哥哥我倒是可以帮你试着和那阎文应说和一下,至于能不能成我可打不了包票,你也可以再找找绿茵社其他的人也帮忙说一下,想来这么多人帮你求情,他也不可能都不给面子。能说和成功自己最好,说和不成功的话,你再想其他的办法。”

  张玉兴举起酒杯,对着李璋说道:“如此,我就先谢过哥哥了。”

  三人都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后,李珣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张哥你刚才说不入朝堂也能做出一番大作为,能不能给小弟多透露一些?说实在话,家里请的先生教的那些东西,我学得头都大了,可能我也不是那方面的料,前面学了转眼就忘的差不多了。外戚在我大宋就是这样,我现在也才十几岁,已经可以看到以后的日子是什么样的了,我也不希望这一辈子就这么混下去,张哥有什么好主意可以指点下小弟。”

  李璋听了也在一旁点头,自己对自家小弟平时关心不够,以前看他性子很顽劣,没想到也有这样肯上进的想法,于是也在一旁附合着。

  张玉兴沉吟一下说道:“你们想必也听说了,前段时间我在城外大动干戈,建立了很多的工坊仓库之类的工程,又找了很多的工匠,准备生产一些比较新奇赚钱的东西,现在正在筹建商会,可惜一直缺少能独挡一面的商业人手。等到这些全都准备妥当开始动作之后,想来是能够赚不少钱的,不知道你们李家有没有兴趣参与其中。”

  李璋和李珣听了明显兴趣不太大,李璋直接说道:“父亲大人一直要我们低调,宫里也经常给我们赏赐不少财物,花销一时半会还是够的,暂时没有参与商业的念头。”

  李珣也接道:“是啊,我对商业也不太感兴趣,也不可能亲自去经商,又拿不出太多的钱财参与其中,这和我想要有一番作为没什么关系?难道你说的一番作为就是经商赚大钱?”

  张玉兴笑咪咪的说道:“你说的也对但也不全对,不过我看你似乎有点看不起商人啊,这可比你每天闲得无聊要有意思多了。”

  “那还是算了,如果是要我去经商,还不如每天吃喝玩乐有意思呢。我们外戚是有很多都在京城之中有大笔的产业,不过我的兴趣不在这上面。”李珣打了一个哈欠说道。

  “那如果是用经商得来的资金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呢?或者是对大宋来说更有意义的事情呢?这也不行吗?”张玉兴也不急,继续问下去。

  “嗯?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李珣还是没太在意的问了出来。

  “比如说开发出来一些对百姓生活非常有用的物品,或是用来在大宋全面推广知识教育之类有意义的事情,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才能进行下去,只有先有了钱,才有可能实现。”

  “那有什么吸引人的,还推广知识,那些书我都读不进去,还想让我给全大宋推广出去?我可不是什么圣人,还不如找些有趣的东西解解闷呢。”李珣再次不屑的说道。

  “有趣的东西?那你可找对人了,我以后弄出来的有趣的东西绝对少不了,保证让你不光是没见过没听过,怕是做梦都梦不到的好玩意儿。至于我说的知识推广,和你以前学的也不一样,和现在科举考的东西也不一样,就是用来做这些好玩意儿的知识。”张玉兴继续诱惑着。

  张玉兴知道自己以后弄出来的东西有不少都可以挣大钱,只靠自己怕是没有那么多精力管理,最多就是在京城之中自己可以看着点,想要影响整个大宋自己就不行了,所以一直找些在京城有关系有势力的人一起合伙,不光是能帮着自己管理,还可以分担一些其他人的觊觎。

  之前的肥皂生意是找的赵祯这个大靠山,那时是自己不认识其他人,只能选择赵祯,其实在很多方面并不方便,大多数其实都是石全彬他们在帮着自己处理麻烦,所以这次组织的新商会,张玉兴也打算尝试着让一些其他的权贵加入进来,当然也得是和自己投缘的人才行。

  李家虽然现在才刚开始起步,论势力论关系都比不上那些老牌的权贵,但也正因为是新兴势力,现在他们家的外面没有其他的产业,现在正是最容易合作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何况赵祯还要在位几十年,这期间李家也会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以后也并不会比其他家族差多少,又和赵祯亲近,和他们合作在赵祯那边不会有太大的防范,所以张玉兴才对李家抛出了橄榄枝。

  “做梦都想不到的好玩意儿?你那里真的有这种好东西?能不能让我见识见识?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我就加入!”李珣还是少年人心性,立刻就被张玉兴的话给吸引了过去。

  “咳!我正要和张县男谈正事,小孩子不要乱插嘴,你自己光顾着玩不好好读书学习,可不要耽误了张县男的正事才好。”李用和经常在家强调要低调做人,现在李珣在张玉兴的忽悠下万一真的参与进去怎么办?最少也要回去和自己的父亲去信商议一下才行啊,于是李璋急忙站出来转移一下话题。

  “没关系,李珣如果想要见识一下新鲜玩意儿,可以找时间去城外我的庄子上找我,那东西就放在那里,现在还没有多少知道,要等到我的商会组建完成了才会对外公布出来。至于你们李家要不要和我合伙,这个我并不强求,买卖不成仁义在,你们也要回家去和伯父好好商量一下才行是,不管成与不成,也不会影响咱们两家的关系的。”张玉兴也知道不可能一下就能和李家搭上关系,他们是外戚,也有很多顾虑,最主要的是就怕赵祯怀疑他们家结交朝臣。

  李璋听了也放下心来,于是举杯说道:“兄弟能理解我们家的难处就好,你放心,明天我就找机会跟阎文应那边通个信,看看他对这件事是个什么态度,能不能把这件事简单处理了,完了我会找人通知你。来!咱们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顿饭,今天一定要喝的尽兴,干!”

  正事谈的差不多了,三人就开始放开怀吃喝起来,双方都是想要拉近关系,这顿饭吃的倒是非常融洽,席间李询倒是不停的追问张玉兴说的是什么新奇玩意儿,可惜张玉兴就是卖着关子,只说让他自己亲眼去看,保证其他地方不可能见到就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