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上殿
就这样张玉兴和唐介一行人,带着石头一起启程回京城,路上绕到了石头的家里,见了石头的家人后把事情的经过给他们说了一遍,表示今天晚上要带石头一起进城,等到明天进了皇宫见过了官家,就会回来,让他们一家人放心。
刘老三他们一家人听说石头将要去皇宫见皇帝,那可真是又骄傲又激动,对着张玉兴他们是连连行礼,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到是张玉兴摸着石头的脑袋问道:“怎么样?知道自己要去见皇帝,紧张不紧张?”
小石头一扬头大声说道:“不紧张!先生们都和我说过,当今皇帝是一个非常和善人的,不会为难一个小孩子的,要我好好表现,不要丢了咱们学院的脸。”
唐介闻听笑着说道:“这小子倒是很有趣,不过你的小先生们倒是没有说错,当今官家虽然年轻,性子倒是出了名的好,你也不用害怕,到了大殿之上,官家问你什么,你就照实回答就是了,官家就是想要考一考你这些天在学院里都学了些什么。”
等到告别了石头的家人,一行人直接进了城,包括唐介都住在了张玉兴在城中买的院子里,反正这个院子很大,房间也多的是,唐介刚被召进京城,只是在京城租了个房子,当然没有张玉兴这里的条件好。
现在这个院子已经修葺完了,一家人随时都可以搬来入住,只不过现在张玉兴要在新作院中当值,还是住在城外的庄子里方便,张玉兴只要是在京城有事,就可以住在这里。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所有人就起床开始准备工作了,古代的农民们一般都已经习惯了早起,只不过石头昨天多少还是有些紧张,另外也有些兴奋,睡着的时候就比平时晚了一些,今天起的又比平时还要早,这会多少有些精神不济。
很快一行人就出发了,后面还跟着刘能和赵大石二人照顾着小石头,等到众人来到皇城外面之时,石头已然是不太困了,只是看着面前规模宏大的城墙,以及宫门前黑压压一片的官员,紧张的感觉又不由自主的冒了出来,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八岁多的小孩子罢了。
漏院外面虽然不强调站位顺序,不过为了一会进宫时的秩序,大家平时都是按着站班时差不多的位置和同僚们闲谈,所以唐介也和张玉兴他们分开,前去御史台那边的人群里等待开宫门了。张玉兴还是和以前一样,不用进殿上早朝,却需要在殿外等候早朝结束,所以带着石头站在队伍的最后面,和石头说着闲话以缓解他的紧张。
又过了一会儿,嘈杂的人群突然一静,却是宫门打开了,众人按照顺序依次入内,张玉兴让刘能两人在宫门外等候,自己带着石头跟在队伍最后面也进了宫门。
进了宫在东华门大道上走了一会儿,前面的官员队伍一分为二,没有早朝资格的官员依然还要去文德殿内站班,要等到早朝结束后当值相公来吩咐散朝他们才能离开,这种走过场的形式也是北宋的一大特色,其他要上早朝的官员就进入到了紫宸殿中上早朝。
张玉兴和石头在外面还要等候很长时间,闲的无聊就对石头道:“怎么样石头,还紧张不紧张了?”
石头点点头,也不说道,眼睛却一直盯着周围这些高大的宫殿建筑。张玉兴想了想又说道:“你感觉紧张是正常的,一来你的年纪还小,二来这些宫殿建筑建成这般宏伟高大,本身就是为了让人产生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这里就是朝庭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事关国计民生,不可以有嬉闹玩笑的心思,必须要慎重对待。再者这里也是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所,也是大宋朝的脸面,不能让外国轻视了我们中华文明,要让他们也感觉到震撼,不敢再轻易对我们出手。”
石头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突然问道:“那些外国人看到这些宫殿为什么就不敢再和我们找事了?父母常和我说要财不外露,这样才不会招来小人掂记,难道不是让他们看到更好的东西,反而更想要得到才对吗?”
张玉兴一听也乐了:“嗯……你的父母说的也没有错,很有道理,所以说这些宫殿只是一个面子工程,只是向外人展示了我们工匠的高超技艺,实则反而更能引来他们的觊觎之心,他们看事情还没有你的父母看的透彻。这样的高超技艺是要发展,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只不过要想保住这些成果,就需要所有国人都有爱国之心,想要抵御外敌,只靠这些表面工夫是不行的,还是要靠军队,靠刀剑,靠武力才能真正震摄住外敌的野心。”
“我知道了。”石头点了点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听懂了,张玉兴也不急,只要是在他的学院中学习,就少不了关于这方面的教育,他的目标就是培养三观正确的学生,不能只抓文化教育而忽略了思想教育。
沉默了一段时间,石头又低声问道:“院长,一会儿我要是在大殿上面被问到不懂的问题,或是我在回答的时候出了错误怎么办?是不是就给学院丢脸了,这会我有点害怕了……”
张玉兴蹲下来,看着石头的眼睛笑道:“没关系的,你现在还小呢,刚刚开始学习,就算是有不懂的地方,或是出现错误,那也是情有可原的。会就回答,不会就说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大不了回去之后更加用功学习,把不会的或是说错的地方,全都给学会就是了。你要明白,没有任何人能学会所有的知识,也没有任何人不会犯错误,就连圣人也是人,也是有错误的时候。有了错误不用怕,只要知错能改就好,不能知错不改,一错再错下去,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会给学院丢脸,明白了吗?”
石头用力的点头:“我知道了院长,我会好好回答的。”
大殿里面的君臣都知道今天的重头戏是在早朝结束之后,所以早朝进行的很快,张玉兴和石头又聊了一会儿时间,就有听有殿前有亲事官高声喊道:“传平陆县男张玉兴带其学生刘华成入殿觐见!”
其实张玉兴现在只是担任学院的院长,没有给石头上过一节课,并不完全算是石头的老师,所以石头他们现在都称呼他为院长。要等到这些蒙童在启蒙班里学得差不多了,才会结过挑选之后真正在学院中就读,那时候张玉兴才会真正给他们上课,才能算是他们真正的老师,只不过更多的时候还是由张玉兴之前的学生们教这些学生,也可以算是学长带学弟,要较真的话也可以说张玉兴就是后面这些学生的师爷了,只不过张玉兴现在才二十来岁,叫师爷也太夸张了。
不过依古代的习俗,这启蒙班是张玉兴办的,朝庭这些人也不知道张玉兴没有给他们上课,在他们看来,张玉兴的那些学生自己都还没有出师,怎么能当这个启蒙班里的老师?只能算是学长带学弟罢了,所以石头他们就被归到张玉兴的学生里了。
张玉兴和石头两人一前一后,进到了大殿之中,石头这时已经非常的紧张了,亦步亦趋的跟在张玉兴的后面,按照之前教给他的礼仪,学着前面的张玉兴行礼如仪,直到听上面传来一声平缓又不失威严的“免礼平身”之后,这才松了口气,站在了张玉兴的侧后面。
赵祯看了看下面的俩位,开口问道:“下面童子抬起头来,朕来问你,你姓什么叫什么,今年多大年纪啊?”
石头非常乖巧的行礼后抬头回道:“我姓刘,刚上学的时候爷爷才找人给我起名叫做刘华成,不过我更习惯别人叫我的小名石头,我今年已经八岁了。”
赵祯看着这个小童心中非常喜爱,温言安抚了几句之后才对张玉兴说道:“张卿家,前日右谏议大夫孔卿家弹劾你目无圣贤,不学无术,误人子弟,你自己可有什么要说的?”
张玉兴捧笏说道:“回官家,本官如今刚及弱冠之年,学问自然没有大殿之上的各位大臣们的学问深厚,所以孔大夫评价本官学问不够也没有什么毛病,只是说到不学无术稍显有些过了。至于说到目无圣贤和误人子弟,本官就有些疑问了,试问本官从来没有看不起哪位圣贤,也没有说过什么贬低圣贤的话语,怎么就目无圣贤了?还有误人子弟,本官虽然学问不够,所以只是开办了一个给孩童的启蒙班,教给他们读书识字,不说教化有功,又怎么谈得上误人子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