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闪回大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90章 考试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石头被内侍领到了这张考题面前,仔细看了看忍不住乐了:“太好了!这张纸上的字我全都认识,谢谢出题的人出了这么简单的题,害的我紧张半天,担心答不出来丢了学院的人。”

  随后石头按着纸上写的字的顺序,字正腔圆的把每个字的的读音给读了一遍,同时还把每个字的常用字义给解释了一遍。

  纸上的七八十个字并不算太多,就算是加上了字义解释,石头也没花多长时间,就全部回答完了,转头看向周围的人群,却被他们吓了一大跳。

  从石头开始看纸上的考题时,殿中所有人就集中精神准备听他回答,等到石头回答完毕之后,整个大殿之中却是落针可闻,半天没有半点声音,所有人都表情怪异的看着石头,于是石头一时心情开始忐忑起来,仔细回想了一下,感觉自己的回答好像并没有什么问题,于是向张玉兴投去了求救的目光。

  张玉兴看到石头向他看过来,笑着冲他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这才让石头提到嗓子眼的心又重新放回了原处。

  随后张玉兴对孔道辅行礼说道:“孔大夫仁人君子,不愿意刻意出一些生僻的汉字,却没想到出的题相对刘华成来说过于简单了些,没有达到考量的目的。“

  孔道辅不由的喃喃说道:“难道真是本官出题太难了?可是这里已经有了几十个字,说明他已经学会并掌握了这几十个字了,并且字义也背的没有问题,这还没有达到考量的目的,还要怎么考量才是?”

  这时唐介出列行礼说道:“下官这两天时间一直呆在学院之中,亲眼看了这些学童们的学习过程,诸位大人们可能有所不知,启蒙班上教学的小先生们全都是张县男以前的学生,他们会在课堂上专门给这些学童们指出来哪些汉字是常用字,并让学童们平时刻意的多加练习。所以刚才刘华成才会在答题之前,说孔大夫出的考题比较简单,因为那些字都是常用字,都是他平时专门练习了很多遍的,自然回答之时显的游刃有余,想来这样的方法应该也是张县男教给这些小先生们的。”

  之前站出来过的那名御史回过神来说道:“既然唐御史知道的这么清楚,刚才为什么不说出来,难道你是故意偏袒张县男和这个学童不成?只怕是你和那张县男故意串通好了,特意找了一名学习好的学童又加意培训了两天才有这般效果的?”

  唐介一听立刻就急了:“胡御史!你有何证据就敢如此血口喷人!?我唐某一生行得正坐得直,自问做任何事都对得起公平二字。这次唐某为了公平,一到学院在不了解所有人的情况下,直接决定了让年纪最小的刘华成,来参加今天的测试。但是本官敢对着天地良心发誓,绝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人选,直到昨天晚上准备进京之时才和张县男确定了人选,并且在此期间,本官一直呆在学院中,就连昨天晚上本官也是住在张县男的家中,并没有看到有什么所谓对刘华成的刻意培训,胡御史你虽身为言官,但也不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诬人清白。”

  北宋的文官对德行看的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的德行如果有所亏欠,可以说他的仕途就此到头,再难有更进一步的可能,并且还要受到所有人的鄙视和嘲笑。那胡御史上来就说唐介和张玉兴串通,一旦被坐实,就算是普通文官还要引咎请辞,更何况是身为监察御史里行的唐介。所以这次唐介的反应才会这么大。

  那胡姓御史也自知失言,纠缠下去自己也决计讨不了好去,急忙开始转移话题:“唐御史息怒,刚才是本官口误,你的人品大家还是信得过的。既然刚才的测试出的题有些简单了,不如就再测试一次,这一次就出的稍微难点,看看这位蒙童究竟学得如何。”

  孔道辅有心拒绝再次测试,他已经隐约感觉张玉兴的启蒙班怕是不简单,刚才的题虽然都是些常用字,但也可以让人发现石头对这些字掌握的非常扎实,就算是再出些更生僻的字又如何,所谓生僻字,就连某些成年的读书人,因为使用的少,怕是也有认不全的时候。所以哪怕其中有些字石头不认识,也改变不了张玉兴启蒙班的成绩,反而还会因此名声大噪,这就违背了他当初想要坐实张玉兴不学无术误人子弟的初衷了。

  倒是赵祯此时更是来了兴趣,直接说道:“好,就依胡御史所言,再出些更难的题来测试一次,看看这次会是什么效果。”

  那胡御史听了赵祯的话微微一愣,转头看孔道辅没有一点要动手的意思,不由脸有些苦,有心收回刚才的提议,可惜赵祯的话已出口,看来不出题是不行了,只好跟着内侍去了旁边的偏殿之中,重新又在一张宣纸上写了百十个字才回来。

  内侍照例先把这张纸展示给赵祯观看,赵祯一看就乐了,这一次纸上所写的字还是出自《三字经》之中,不但没有一个字和刚才的题目重复,还真是按着哪个字不常用来挑选的,倒也真是难为了那胡御史了。

  “好!就让刘华成来开始测试。”赵祯也没有反对,直接吩咐测试开始。

  这一次石头看着纸上的字,脸色明显认真起来,回答的时候也不像刚才那般一气呵成游刃有余了,念到有些字的时候也会停下来仔细想上一会儿,有几个字还真就认不出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比如有一句“曰黄道,日所躔”的“躔”(chan,二声)字,不仅是结构比较复杂,而且还是一个非常生僻的字,石头就想了半天也没有念上来。还有一句“匏土革,木石金”中的“匏”字,如果整句放在一起,估计没有问题,现在单拎了出来,石头就记的不太清楚了,单没有读准,字义也完全想不想来了。

  这一回的测试用的时间就要比刚才多了许多,总体下来百十个字里面石头有几个生僻字没有念对,还有些是字义想不起来了。测试完之后回到张玉兴的身后,低着头心情有些沮丧。

  倒是其他的官员已经完全被石头给惊住了,这两次测试下来,其实就是一百多个字了,只有几个生僻字才出现错误,已经完全可以说《三字经》里的几百个字,石头除了极个别的生僻字外,差不多都掌握了,这如何不让人吃惊?要知道石头才八岁的年纪,在启蒙班里学习了不足一个月时间,在此之前可是完全不识字的啊。

  这时唐介却又站出来扔下一个重磅消息:“禀告官家,臣在学院之中观察了两天时间,刘华成的成绩在那一百多名的蒙童中算是靠前,也只不过是在字义上面更强一筹,也就是说那一百多名的蒙童,识字的进度基本都是一样的,不是只有刘华成一人识字这么快,而是所有人都是这样,这才是最让人吃惊的地方。”

  这是唐介这两天里感触最深的地方,如果只有石头一个人这样历害,还可以用神童来解释,现在的情况是所有人都是这样,不可能所有人都是神童,那这里面就有东西可挖了。

  赵祯也是即吃惊又兴奋:“张卿,你是用了什么办法,能让这些蒙童识字这么快的?“

  这时吕夷简出列捧笏说道:“官家,如今时辰已经不早了,各个衙门中都还有很多政事需要处理,不如先把早朝散去,让各位大臣还有文德殿中的众官员先回去办公。官家如果想详细询问张县男办学的情况,可以在垂拱殿中再坐,不知意下如何?”

  赵祯一听就明白了吕夷简的意思,一来确实是国家大事重要,不能让所有官员都在这里耗着,要知道这里只是一小部分有资格在此上早朝的官员,文德殿中还有更多的官员在那里等着呢,虽然他们那边就是个形势,不会参与早朝的讨论,但是没有当值宰相前去让他们散朝,他们也不敢私自离开,这么多的官员都这么耗着,确实是有些不妥。

  另外孔道辅弹劾张玉兴的事情显然有些反转,根据石头的表现来看,显然孔道辅给张玉兴安排的几项罪名不能成立。孔道辅是孔子后人,在读书人中的地位不是一般人能比,需要顾及一下他的面子,不好当着这么多官员的面让他下不来台,如果就在这里让孔道辅大庭广众之下失了面子,怕是他和张玉兴的关系就再难以扭转了。另外张玉兴的身份来历特殊,有些事不好当着所有人的面来说,所以吕夷简才会建议赵祯先宣布早朝结束,有什么事情拿到垂拱殿再坐时再说,那时殿中只会有几名重臣在场,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