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闪回大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11章 炼钢(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等到众人再次转回来休息时,没想到客厅里多了三个人,正是新作院中的正副院使蓝元震和黄连德,以及在他们两人身后站着的一个小黄门。

  蓝元震三人一见吕夷简他们回来,急忙从客厅中迎了出来见礼,口中还埋怨了一下张玉兴:“张县男这些天真是忙坏了,吕相公他们到新作院中视察,这么大的事你竟然也忘了给咱家通个信,害得咱家没有在门口亲迎各位大人,失礼之处还请担待。”

  张玉兴之前还真是把他们这新作院正副使给忘了,吕夷简他们来时自己正在食堂准备吃饭,正好吕夷简他们跑了一路肚子也饿了,就一起吃完饭紧接着就带着他们开始参观,竟然完全忘了派人通知蓝元震两人,也不怪蓝元震上来就埋怨自己了。

  张玉兴知道这次是自己理亏,急忙开口道歉:“本官最近还真是忙昏了头了,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抛到脑后了,这次确实是本官的错,本官在这里给各位赔礼了。”说完连连行礼。

  说起来蓝元震虽然一直对张玉兴不曾失礼,不过张玉兴却对他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倒也不是张玉兴真的对他有什么意见,而是因为蓝元震和张惟吉王守规他们不同,有一个在皇宫任职高位多年的养父蓝继宗,尤其是在几天前,首席内臣入内都知、延福宫使韩守英去世,擢为宣庆使的蓝继宗终于代其上位,成为了地位最高的内臣入内都知,所以张玉兴的潜意识里一直把蓝元震归为入内副都知阎文应一类的旧内侍势力,总是不能把他跟张惟吉他们一样相处融洽。

  何况张玉兴从史书中得知,历史上的庆历新政受挫,其中也有蓝元震的进言推波助澜,虽然并不是起到决定作用,也不能小视他们这些内臣的能量。

  张玉兴现在对蓝元震的性格完全就是摸不透,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太少,还有些前后矛盾,也可能是蓝元震反复无常,也可能是受人指使,总之就是让张玉兴一直和他保持了一定距离。

  现在他们同在新作院中共事,蓝元震统领整个新作院,张玉兴只是一个铁案推官,专门全面负责转炉炼钢和新武器装备的打造,职权其实有所相交,好在这么长时间蓝元震从来没有给张玉兴使过什么小绊子,态度也非常友好,张玉兴也没有刻意针对过他,两人关系倒还过得去。

  这次上的奏章还是两人联名一起递上去的,只不过吕夷简他们来的低调,没有大张旗鼓,张玉兴竟然忘记了给蓝元震他们送个信。蓝元震为了给张玉兴面子,平时不常到炼钢和板甲生产这里来指手划脚,得到消息时已经有些晚了,一直到现在才赶过来。

  张玉兴这次理亏急着赔礼,吕夷简和王德用他们也帮着说了几句好话,蓝元震大度的哈哈一笑表示并不在意,众人于是一起返回到客厅之中。

  等到所有人都在客厅里面坐下,小吏们上了茶水后退了下去,几位重臣全都喝着茶水,眉眼低垂,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似乎谁都不在乎刚才提出的问题了,王德用左右看了看,先一步问了出来:“张县男,本官还是对那转炉之中明明没有燃料却能把温度提升的非常高很感好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就算是你讲出来我们大家都理解不了,回头回到宫里,官家问起来我们也能把你的答案复述一遍,免得我们这么远跑来一趟回去后官家一问三不知,显得我们这些老臣太不会办事了,白跑一趟。”

  张玉兴起身来到大堂中间先对着众人行了一礼,然后才接着说道:“众位老大人想要知道这里面的奥秘无可厚非,只不过不是专业的人对这里面的东西怕是很难理解。诸位想听我就详细的说一说。这转炉炼钢里面主要用到了一些变化之学,其实炼铁高炉中也有一些类似的地方,不过两者不完全相同罢了。”

  “首先,在转炉中倒入液态生铁,也就是高炉中刚刚炼好的铁水,为得就是利用刚出炉的铁水本身的高温,来节省大量的燃料成本。其实刚出炉的铁水温度要比实际需要用的温度高不少,所以可以在转炉中加入一些废钢来调节炉内温度,同时炼废钢也被重新炼成钢水回收了,也算是废物再利用了。之后在炉内放入一些造渣材料,主要是石灰石,为的是去除一些杂质,这些造渣材料会和铁水中的杂质结合后,生成炉渣脱离钢水沉在炉底。”

  “材料全都加完之后就立刻把转炉竖立起来,鼓吹入大量的空气,这时主要利用的还是铁水自身的高温,在空气的催化下,液态的铁水会形成对流作用,铁水表面会发生剧烈的反应,使铁水中的杂质变成炉渣,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来维持转炉内的高温。转炉内部经过一段时间炼化后,铁水中的杂质变少时,里面的碳开始氧化,生成一氧化碳并放出巨量的热量,这时的转炉内的温度就会使铁水达到沸腾,一氧化碳是一种比较轻的气体。嗯……我们这几年用的煤炉在进风口堵住或进入空气太少时也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一氧化碳有毒,积累到一定的浓度会致人死命,所以冬天煤炉堵住进风口后必须用风道把其排出到室外,平时烧火时倒是不必在意,因为一氧化碳非常轻,又可以被点燃,会顺着煤炉升上来后直接烧掉就没有毒性了。”

  说道这里张玉兴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众人显然都是一副似懂非懂的高人模样,心中叹了口气,看样子自己只是白白浪费口水,没有学过化学的人只能当成故事听。倒是吕夷简突然想起来什么说道:“哦,在张县男的煤炉出现之前,老夫倒是听到过一些百姓冬天在屋里烧石炭取暖,结果全家离奇死亡的事情,后来才知道是中了所谓的炭毒,应该就是张县男说的那个一什么碳中毒?后来有了张县男的煤炉,都有通风道接到室外,同时这些通风道也能给室内带来温度,中谓是一举两得,这两年就没怎么听说有百姓再中炭毒的事件了。”

  张玉兴点点头:“正是如此,吕相公果然厉害,说得不错。”随后又接着说下去:“不好意思扯远了,刚才说道转炉中生成一氧化碳气并放出高温让铁水剧烈沸腾,而一氧化碳会溢出炉口并燃烧。这就是我们之前看到的,虽然没有额外加热,但是转炉内部动静极大,炉口会喷出很高的火焰。这时炉内的温度非常惊人,转炉的内壁必须要有一层特制的耐高温耐腐蚀的保护层,否则哪怕是用钢铁铸的炉体,也会被烧成钢水。单只这一层保护层,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出来的,却是转炉炼钢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

  “当铁水中的碳也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就算是完成了由铁向钢的转变,此时的铁水就完全变成了钢液。因此当我们看到炉口的火焰消失,变成了棕红色的烟雾时,就说明炼钢完成了,说白了就是生铁中的碳减少到一定程度时,铁就会变成钢。不管是我们以前的炒钢法还是现在的转炉炼钢,都是通过高温,使空气中的氧和生铁中的碳反应来减少生铁中的碳,使生铁变成钢。”

  众人听完张玉兴的话,全都是感觉如堕云雾之中,反正就是好像看天书一般完全无法理解,还是吕夷简脑子清醒,坐在那里沉思了一会儿问道:“你说的我还真是不能完全理解,不过如果我总结的没错的话,是不是说不管是炒钢法还是转炉炼钢,都只是利用高温和……嗯……哦,高温和空气来减少铁水中的碳来完成炼钢过程?”

  张玉兴一听心中大为佩服,吕夷简不愧是人中翘楚,虽然很多地方都还不理解,但是却又能抓住最关键的重心点。于是一挑大拇指赞道:“真不愧是吕相公,总结的相当到位,基本上最重要的过程就是如此,下官真心佩服吕相公的才智。”

  吕夷简听了也是心中得意,捋了捋胡须谦虚着:“哪里哪里,张县男过誉了。不过老夫还是有一事不明,为什么之前的炒钢法不仅要大量加热,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用时那么久,炒出来的钢还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反而转炉炼钢又省时又省力,根据你奏章上说的,出来的钢还要更胜上一筹?”

  张玉兴想了想回道:“其实我也不是特别专业,根据我的理解,应该主要是因为转炉是直接用的铁水,整个过程一直是在液态下完成,在炼制过程中,液态可以形成对流效果,让所有铁水都能完全反应,这样出来的钢水质地均匀。而炒钢法的炼制过程,铁水会因为温度下降而慢慢冷却成固体,所以越到后面质地越是不均匀,虽然工匠反复加料来中和前后的含碳量,显然从效果上来说还是要差上一些。”

  张玉兴讲了半天,终于停了下来,看在座的众位大臣们都在消化自己刚才的话,就告了个罪,回到座位上喝了口茶润润嗓子,如今张玉兴也终于能够慢慢适应北宋时期的茶了,不过每次都要特别吩咐不要加什么姜蒜之类的,那玩意儿太上头了。等到自己以后不太忙的时候,再看看是不是能把后世的炒茶想办法弄出来,哪怕是数量上少一些,能满足自己就行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