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回你想回去的地方
“你不说我也知道。”那老头撑着膝盖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苏洋瞅着他干瘦干瘦的身子骨,真担心一阵风吹来他就被风给刮跑了。
那老头站直了身子,抻了个懒腰,接着,他瞥了苏洋一眼,用似笑非笑的语调慢慢悠悠说道:“就你那点破事,我可比你自己都清楚。”
苏洋不置与否,无所谓的笑了笑。
他是懒得在这上面与那老头争辩,现在,他只想静一静,享受享受这难得的安宁。
老头子和他并肩站在一起,眼前白茫茫一片。
苏洋看了会儿,便就觉得腻了。
他抬起手,揉了揉酸胀的双眼。
“总不能叫我这辈子都在这儿呆着?你还走不走?”苏洋边揉眼睛边说道。
“回去······”老头突然说道。
苏洋停下手头的动作,猛地睁开眼。
回去?回哪儿?
他一脸茫然。
“回去看一眼。”那老头又把这话重复了一遍。
苏洋看了他一眼:“你倒是说明白点,回哪儿?回泰山?”
“回你最想回去的那个地方。”那个老头走到苏洋身后,抬起双手,在苏洋肩头拍了拍。
苏洋张了张嘴,快速把那点记忆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从泰山出来之后,算起来他是去过不少地方。可是········
好像没有个地方让他印象深刻。
他正要拒绝,却突然被那老头从背后推了一把。
苏洋蹬蹬蹬踉跄着走出几步,差点一头栽倒。
这老头疯了?苏洋扭过头来,寻思瞪那老头一眼。
不过,接下来看到的画面,却让他当场愣在原地。
他看到了飘荡着黑烟的黄浊的天幕,看到了铅灰色的云团,看到了远处起伏的山脉,也看到了杀气腾腾朝这儿奔袭而来的黑色军团。
这里是哪儿?
苏洋左右张望,愕然发现自己站在城墙上。
他穿了一袭黑甲,许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他看到自己铠甲上血迹斑斑,双手也是焦黑一片。
士兵们背靠着城垛大口喘着气,拿块脏布,一个劲儿的擦战刀上粘着的碎肉和凝固的血块。
空气中充斥着硝烟的气息,几个老兵在一旁一边观察着战场,一边往嘴里塞干粮。
他回过神来了,这场面,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
苏洋苦思冥想,突然间恍然大悟。
他想起来了,不久之前,他在弥留之际就来过这里。
那个老是叫他哥哥的女孩老是把他往这儿拖。
还哭喊着我怕什么的·····
苏洋想起这个就心有余悸。
要不是后来奸奇及时出现,他还真就死在那个幻象里了。
真晦气,又回到这个地方了。
苏洋往哨楼方向瞥了一眼,千万别啊,要是那个小女孩再出来祸害他一次,他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得住。
“老大,撤。”
谁在说话?苏洋打了个激灵,下意识循声望去。站在他身旁的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穿了件特别惹眼的红色战甲,剑眉星目,本是英气勃勃,现在却犹如日薄西山,满脸黯然。
好多记忆一股脑涌进他脑海里,苏洋像个木头似的愣在哪儿。
从他小时候他妈妈为了他们兄妹俩委身于仇人之侧,到他兄妹二人杀了看守,从他们为奴的部落里逃出来。
再到他带着他妹妹逃到那个小镇上,遇到了他的师尊千剑尊者,再到最后,他妹妹在出嫁前的那一晚,死在了妖族奸细手上。
所有的所有,他都想起来了。
—“你的那点破事,我可比你还清楚·····”
—“回去,回你最想回去的那个地方。”
苏洋瞪大双眼,两行热泪从眼眶中溢出来。
这里确实是他最想回去的地方。
“婉儿妹子,你怎么来了。”
那个少年郎吃了一惊,接着,他又看了苏洋一眼。
苏洋赶忙循声望去,他的妹妹,苏婉儿此时就站在哨楼口,几个女将一脸焦灼的追了上来。
苏婉儿瞪了她们一眼,大步朝着苏洋走去。
“将军。”
那几个女将知道现在再拉住苏婉儿已经来不及了,一个个垂着脑袋,不远不近的走了过来,等着接受苏洋的责骂。
苏洋想起来了,不久之前,他给这些女将下了死命令,不计任何代价把他妹妹留在大后方。一旦城破,就带着他妹妹从北门逃出城去。
“你们先下去。”
苏洋稳定好自己的情绪,摆摆手,对那几个女将说道。
女将们面面相觑,最后什么也没说,抱拳行礼,退了下去。
苏洋迟疑良久,才敢去看苏婉儿。
这下他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感觉那个叫冬妮的娲族少女莫名的亲切了。
因为冬妮,和小时候的苏婉儿长得真的很像。
苏洋的嘴唇抿成一条线,怔怔看着苏婉儿。
他想过自己如果能再见到苏婉儿会是什么模样,喜极而泣?热泪盈眶?或是抱着苏婉儿嚎啕大哭?
事实上,这些都没有。
他只是看着苏婉儿,片刻都不舍得移开视线。
他更不敢触碰她,他害怕苏婉儿的存在只是个幻影,一碰,苏婉儿就消失不见了。
“哥,你怎么了?”
“撤。”苏洋突然颤声说道。
这话不禁让苏婉儿吃了一惊,也让他身旁那个小将惊得说不出话来。
周围所有人直愣愣看着苏洋,简简单单“撤”这两个字,让他们半天都没缓过神来。
这座城最后还是沦陷了,因为没有充足的人手组织撤离,城内的一众老幼也被妖族屠虐一空。
其实这事儿在后来与妖族的战场中很常有,苏洋打了不少胜仗也吃了不少败仗,这种事他差不多已经麻木了。
真正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在苏婉儿声泪俱下请求他留下来陪陪她的时候,他拒绝了,还呵斥手下将苏婉儿带下去。
从此之后,他和苏婉儿之间就有了裂痕。
苏婉儿至死对他都是冷言冷语的,拒他千里之外。
尽管苏洋很努力的去修复这段关系。
无济于事,还是无济于事。
以至于后来苏洋常常在想,如果那日在城墙之上答应了苏婉儿的请求,他们之间是不是就不会落到这等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