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包青天:不装了,我是阴阳判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六章 庐州第一聪明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十两银子,其实已然不少,是普通老百姓五六年的收入,就连五品府尹每年的俸禄也才三十多两,十两银子的购买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拿着银子,包拯一下子买了二十斤大米,一斤盐巴、五斤猪肉、一条三斤重的鲤鱼,及一些蔬菜、水果,总共才花了一两银子,还顺带买了一个箩筐,将东西全放在箩筐里,

  忽然有了这么多钱,自然是要卖个够。

  只是,这些钱的来历……

  包拯为此犯难,该怎么和母亲解释才好?

  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要是在二十一世纪,可以说中了彩票,没有谁会怀疑。

  但这个时代,貌似没有和福利彩票一样的公益。

  “看来只能这么说了!”

  包拯心下暗暗计议定,于是兴高采烈的提着东西回家去了。

  “娘,我回来了!”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张桂芳从里屋走出来,看到包拯大鱼大肉的背着一箩筐,还有言罢,差点没惊呆。

  “黑炭,你哪里来的钱,买这么多的东西?你老实告诉娘,是怎么回事?”

  作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么多钱,遑论出自一个学生。

  包拯道:“你先帮我将箩筐接下来啊,待会再和你解释。”

  放下箩筐,将东西都放进厨房之后,张桂芳一刻也等不及的刨问银子的来历。

  “这还有一些银子呢?”

  包拯索性又拿了两银子出来,只剩下一两自用,也不怕吓到母亲,既然要说谎,那就得说到底。

  张桂芳这次差点没吓晕过去,以为这银子是非法所得,目瞪口呆道:“黑炭,你去抢钱了?”

  “想什么呢娘,这钱是公孙大人赠的,他说我破了高立太子一案,无以为报,所以就送了我十两银子,算是答谢。”

  “府尹大人送的?”

  张桂芳将信将疑,可除此之外,又找不出其他理由。

  毕竟在她眼中,自己的孩子是不会做违法的事。

  “不然呢?”

  见母亲信了他的说辞,包拯也就没有了疑虑,忙转开了话题,“娘,先去做饭吧,我现在还饿着肚子呢!”

  张桂芳拿了银子,只觉得沉重无比,还是去做饭了。

  吃过饭后,已是午时,大门忽然想起,府衙的陆捕头来了。

  陆捕头一进门便直接开门见山,说昨夜发生了一桩命案,要包母去帮忙检验尸首。

  “命案?”

  包母仿佛成了府衙的仵作,干起了验尸的工作,可府衙对报仇却是只字不提,而偏偏她又不好把话挑明,这让张桂芳有些无奈。

  或许是继承了本尊的秉性,包拯一听说有命案,很是好奇,也想跟着去一探究竟。

  陆捕头和包拯算不上交情深厚,但对包拯的断案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包拯愿意出面帮忙,那再好也没有了。

  至少,府衙可以省去许多麻烦,早些结了案子。

  据陆捕头说,王员外的夫人上吊自杀,具体原因却找不到。

  府衙怀疑是有人给王夫人下了毒,因此才让包母去帮忙检验尸首。

  很快,来到王员外的府邸,早已听到一片哀嚎之声。

  王员外匍匐在夫人的尸首前,悲恸不已。

  小妾、丫鬟和仆人站在两旁,拭泪不止。

  见官府的人到来,王员外这才闪在一旁,抽噎道:“夫人呐,你怎么忍心离我而去啊……”

  陆捕头上前,对张桂芳道:“有劳包大娘!”

  张桂芳掀开盖着尸体的白布,便开始检验。

  包拯在一旁默不作声,目光却是在王员外和一干人等身上打量。

  检验了一番的张桂芳道:“脖上有勒痕,瞳孔增大,嘴唇发黑,身上没有其他伤口,死亡时间应该在昨夜子时,不过……”

  “不过上吊自杀的人,舌头不应该伸长么?”包拯接过了母亲的话头。

  这个剧情他清楚记得在电视剧中看到过。

  一旁的陆捕头听完验尸报告,原以为死者是上吊自杀,一听包拯解释,不由得一怔。

  对啊,他怎么就没想到这里呢?

  其中果然有蹊跷,王夫人难道是死于他杀?

  可凶手是谁?

  就见张桂芳看着包拯道:“你这么聪明,你说凶手是谁?”

  “是他,王员外!”包拯也不吊大家胃口,自己看向了王员外。

  “不是我,怎么会是我呢?我怎么可能杀我夫人,包公子,你一定是搞错了吧!”王员外大惊之下,连忙解释。

  “搞错了么?”包拯好笑一声,来到尸首旁,看着尸首脖颈上的勒痕道,“我就不明白,这勒痕上面怎么会有一个很深的印记。”

  顺手拉住王员外的右手。

  果然,王员外的大拇指上戴着一个翡翠扳指,包拯顺势将其右手上的板子,与尸首勒痕上的印记对比,简直是恰如其分。

  王员外只惊得冷汗涔涔,浑身哆嗦。

  他原以为将夫人吊死之后,不会有人发现,不想破绽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奴仆见杀人凶手是老主人,也均是大惊失色。

  “黑炭,那你说他为什么杀人?”包母微微笑道。

  “这个就得问她们了。”包拯目光看向丫鬟和小妾。

  小妾稍有姿色,穿着鲜艳,年纪在十十七岁;

  丫鬟外表普通,布衣打扮,年纪约莫二十四五。

  包拯问丫鬟:“你来多长时间了?”

  “五年。”

  问小妾:“你呢?”

  “半年了!”

  “这就怪了!”包拯故弄玄虚道,“来五年了,穿戴普通;来半年的,却穿绸缎,戴金银。会不会是老爷对你特别的照顾呢?”

  看似平平淡淡的三言两语,却已然直指人心,触及了王员外翻案的动机。

  胆小的小妾自知隐瞒不过,吓得呜呜哭了出来:“是老爷。他说要纳我为正房,于是和夫人吵了起来。”

  “噢……”包拯话中有话,看向王员外,“所以,你就将夫人杀了!”

  王员外扑通跪地,“我不是有意的,求你们放过我吧!”

  “包兄弟不愧是我庐州第一聪明人,才一盏茶的功夫,就结了如此复杂的案子,在下佩服。”

  陆捕头朝包拯拱了拱手,满脸拜服,当下吩咐衙役:“拿下!”

  衙役上前,绑了王员外,押着相关人等,又再三致谢包拯母子,回去交差了。

  如何发落王员外一干人,那是官府的事情,包拯和张桂芳自然不会多问,也出门去了。

  出门不就,包拯就听脑海中萱萱的声音响起。

  “叮!主人替人申冤,奖励点青天功德。”

  “叮!赢得百姓声望,奖励点青天功德。”

  系统提示音落定,白白捡了4点青天功德,包拯得意了一会儿。

  忽然,大街上传来喊声:“庐州四大才子要挑战公孙策,庐州四大才子要挑战公诉策了,大家快来下注!”

  。</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