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不当人的韩大燊一家子
向他打招呼的人叫韩大燊,是族里的一个侄子。
说是侄子,比他还要大两三岁。对方
也是个大学生,读的还是重点。
这小子从小就很聪明机灵,经常逃课去网吧通宵,偏偏考试几乎都是满分。属于有点聪明又爱算计的那一类人。
韩书言知道这个侄子,在自己面前,多少有点优越感。但也没当一回事。
真正让他生气的,是上辈子对方一家子不做人事,恩将仇报!
两家的关系本来很亲近,不管有什么事都彼此帮衬。
韩大燊父亲、韩书言的族兄,是个不事正业的主,每天只知道到处去赌钱,根本不理家里的活计。
因此家里的农活,全靠韩大燊的母亲一个人。
每年农忙,韩书言一家没少帮衬他们。
比如机器耙好的水稻田,很不平整,不利于稻田的灌溉。必须用又长又重的梯子横田面,用绳子来拖平,也就是所谓的“摊田”,之后才可以插秧。
那时家里穷,大多农户都买不起牛,只能人力来“摊田”。
韩大燊家的田都靠韩韩书言父亲一个人帮忙摊。
除此,各方面韩父韩母也会帮着他们一家,村里人都看在眼中,经常背后议论说他们家多亏有韩书言一家子帮着,不然恐怕连饭都吃不饱。
但就是这样,后面韩家面临种种因境,韩大燊一家不仅没伸出过援手,甚至落井下石。
所做的事,简直不当人子!
就拿后面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吧,韩大燊父亲得了重病,送去韩书言工作的城市就医。
医院的icu连白天也只能在特定时间探望,晚上更不可能陪床,于是韩书言主动给韩大燊兄弟提供食宿。
韩大燊父亲离世,由于治病耗光积蓄,办丧事时又向他借了一笔钱,很多年都没提过要还。
韩书言有时急用去问,总找各种借口推脱。
后来,他从村里其他人口中得知,韩大燊在跟人聊天时,拿他找不到女朋友一事取笑。
这也便罢了。
韩书言大哥由于各种原因,也没娶上。
族里一位大姐、韩大燊的堂姑姑,好心想给说个对象。
韩大燊母亲得知后,立马找到那位大姐,让她不要给韩书言大哥说对象。
不过这件事,最终被卦好事者,悄悄传到了韩书言母亲耳朵里,当时韩母气得浑身发抖。
韩书言这才明白了人心之险恶,哪怕你身边的所谓“亲人”,也会在背后捅刀子,不希望你过得好。
尽管内心厌恶韩大燊,韩书言还是朝对方点了点头,然后推开大门进屋了。
农村就是这样,邻里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很多事情没必要摆到台面上,撕破脸,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更何况,眼下的韩大燊一家面目还没暴露。
这一辈子,韩书言可不会像上辈子那么傻,更不可能让那些事情再度发生。
韩大燊这等小人,有的是机会收拾他。
“妈!我回来了......”
推门进院,正好看见韩母步履有点蹒跚地提着一桶猪食,往猪圈走去。看着母亲辛劳吃力的模样,二世为人的韩书言,心情激动,急忙跑上前一把接过了重重的木桶。
“儿子啊,你放假回来啦?”
母亲见到他也十分开心,拉着儿子的手,上下打量,又用满是厚茧的手抚着他脸颊,满是心疼地说道:“怎么又瘦了!”
“在外面要记得按时吃饭,不用省钱,没生活费了就跟家里说,知道吗。”
其实韩书言并没怎么瘦,但在父母的眼里,自家孩子从外面回来,都会觉得他们吃苦受累了。
“妈,我现在已经出来实习,你和爸就不要那么辛苦了,要多保重身体。以后我来赚钱给你们养老!”
韩书言读的是大专,三年制,最后一个学年的下学期是实习期。
这个寒假开始,他不用再去学校,可以自己找单位实习。
听到儿子的话,韩母十分欣慰,疼爱的看着他,十分自豪道:“好哇,我家四儿终于长大,知道孝敬父母了。”
韩书言扶着母亲往屋里走去,并问,“妈,我爸呢?”
“隔壁六婶家叫他去帮砌灶呢。”
韩父是村里有名的手艺人,像修单车、电器家具、砌灶之类的全统统都会。
就是太过老好人了,平时邻居有事找他,比如砌灶这些,人家给报酬都不收。说什么邻里邻居的,给报酬太见外。
久而久之,大家有事请他帮忙,最多做一桌丰盛的饭菜招待一下,也没人再提报酬的事。
而韩父则十分享受那种助人为乐、受大家尊敬的感觉。
但后来韩家发生的事,村里竟没一个感念他往日的恩惠,伸出援手。甚至有一小部分,还落井下石。
韩书言暗叹了口气,回头一定要找父亲谈谈,不要再一味当烂好人了。
这世道,好人不一定有好报。
一味的无私付出,大家只会习以为常。
哪天你不帮了,人家可能还会记恨呢。
傍晚时分,韩父回到家里,得知儿子放假回家,十分高兴。
虽然他已经在隔壁六婆家吃了酒菜,仍然坚持宰杀了留作生蛋的母鸡,要给儿子好好补下身子。
晚饭的档口,却来了个不速之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