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罪奴她又名动天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0章 女神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早朝时,帝询问众朝臣:此是何物?

  满朝文武百官,皆答不出来。太子出列,道:“父皇!儿臣听闻此物出自民间,乃一新的矿种,可替代木柴,用来烧火,或是取暖。”

  “此言当真?”户部尚书连连追问:“敢问太子殿下,此乃何物?产自何处?量产多少?”

  太子却道:“江大人该去问丞相才是。”

  “本相哪里知晓?”丞相满头雾水。

  “父皇,我朝历来伐木者众多,长此以往,必成祸端。然,晋州发现新的矿种,能替代薪柴,恰可解此患。”太子一席话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

  “晋州?竟是晋州!”

  “未曾听闻晋州知府上报此事啊?”

  “晋州知府?他不是丞相大人的得意门生吗……莫非……丞相授意其门生……”

  “胡言乱语!本相对此事毫不知情。”

  文武百官们议论纷纷,各种猜测脱口而出,丞相厉声反驳。一时间,两个派系在朝堂上,再度上演唇枪舌战。

  青龙帝当庭震怒!

  朝臣惶惶不安,下朝后急忙彻查,一查便果真查到了晋州知府头上。

  青龙国依旧制,划分京都、州府、县三级,京都开封府之下,分设九州,而位于安宁县内的李家村,恰恰属晋州府管辖。

  小小安宁县发生的事,不曾惊动晋州知府,更何况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

  晋州知府吴庸,这边递折子向丞相请罪,那边立刻快马加鞭,亲自去了安宁县。

  顶头上司亲临,安宁县令岂敢怠慢,正打算好酒好菜盛情款待,却不料被劈头盖脸一通责骂,竟是为了他隐瞒新矿未上报之事。

  安宁县令惊惧之下,匍匐在地连声请罪,再不敢隐瞒,只得将此事原原本本道来。

  “吴大人,卑职冤枉啊!卑职也是想等荒山开采之后,有了点政绩,再上报朝廷,并非有意隐瞒。”

  “蠢材!”

  晋州知府吴庸怒不可遏:“那篇《黑矿赋》连远在京都的陛下,也有所耳闻,本官却闻所未闻,你还有脸喊冤?文章呢?拿来我看。”

  “文章……文章……”县令范通哪记得放在了何处?一时战战兢兢急忙

  去找,好半晌才和师爷找到了那篇文章,恭恭敬敬递过去。

  晋州知府接过,仔仔细细读了又读,脸上怒意更甚:“狗贼!误国者在一私字!你自己贪心也就罢了,却连累本官被丞相问罪,引火上身……”

  一篇《黑矿赋》!

  不提文章如何华丽,只说这是一种除金、银、铜、铁之外的新矿——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新矿,便足已震惊天下。

  “李家村的百姓,尚且不敢藏私,主动上交朝廷,你这狗官竟敢隐瞒不报?谁给你的狗胆?”吴知府怒骂。

  可气!可恨至极!

  倘若安宁县令早早将这文章上报朝廷,或者哪怕跟他这个上司透一点点风声,多余之事什么也不用做,已是大功一件,何至于有今日之祸?

  愚不可及!

  为了一点私利竟蠢笨至此!

  吴庸吩咐道:“来人,备轿!本官这就去李家村,当面请罪。不!备马!”

  吴庸快马扬鞭赶往李家村,生怕动作慢了,朝廷降罪的旨意下来,那他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安宁县令那是咎由自取,可他晋州知府当真是被蒙在鼓里,天大的功劳没沾上边,却还要受范通那厮的牵累。

  吴知府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只盼着能当面请罪,寻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知府出行,身后必有随行官兵。

  众多官兵急冲冲上山,有路过的村民瞧见了,又惊又俱,忙抄着小道儿回村报信。

  “族长!族长!山上来了好多官兵,眼看着就到村口了……”

  “煤球不是全搬完了吗?官兵又来做啥?”族长纳闷不已,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

  “该不会又想来抢咱们的‘命根子’?”报信的村民慌了神,转头就扯着大嗓门直喊:“楚丫头!楚丫头!”

  族长阻拦:“她下山还没回来。”

  “又下山了?这可咋办?”

  “别慌,你去通知村民,暂时进山先避一避,老夫去村口会会他们。”

  “好。”村民忙去了峡谷那处。

  族长进了屋,对房中养伤的少年嘱咐:“官兵又来了,你自己藏好,别出来。”

  随后,才去了村口。族长左等右等,半天也没看见官兵的影子。

  有村民跑来告知:“大事不好了!荒山那来了个大

  官儿。族长快去看看。”

  没进村,竟去了西边荒山那?

  族长悬着一颗心,带着几名村民又赶去西山,心中不好的预感更强烈。

  哪来的大官儿?那县令不是没上报吗?

  知府吴庸本是直奔李家村而去,谁料半路被炸山的声响惊得人仰马翻,这才转道去了西山。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吴知府读过《黑矿赋》,如今亲眼看见了整座山的黑矿石,内心的震撼可想而知。

  他仰望着整座山,又打量着安宁县令募集来的民工,一时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这新矿,整整一座山,一座山啊!!!

  岂止是一笔财富?

  岂止是一件政绩?

  范通那蠢官,鼠目寸光,岂能看出这座新矿将给青龙国带来多大的好处?竟只招募了这几十个民工在此开采,两个月来也只挖了一个山角。

  管什么用?

  果然是个废柴!昏官!吴知府气愤填庸,恨不能将那厮立刻千刀万剐。

  “住手!通通住手!”

  吴知府高声喝止,当即下令:“封山!此山自即日起,归朝廷管辖,未经本官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

  族长来时,便见官兵正在驱赶民工。

  这阵仗可比安宁县令那时大太多了!一州知府随行官兵就有四、五百人,整个县衙官兵总共才几十人。

  “这位老伯莫非就是,李家村李族长?”吴庸一眼发现了族长,上前问话,语气还算温和。

  “是!敢问大人是……”族长也不是怕事儿之人。

  “本官乃晋州知府吴庸,听闻安宁县令巧取豪夺,霸占新矿,特来调查此事。”

  “原来是知府大人,草民给大人请安……”族长刚要下跪,已被吴庸拦下,“李族长无需多礼,有一位李秀才,不知现下人在何处?”

  知府找秀才?

  族长略一思忖,心里便有了几分猜测,道:“回大人,李秀才今早同楚丫头下山,尚未回村。”

  吴庸道:“李族长口中的‘楚丫头’,莫非就是《黑矿赋》中所写‘八岁稚龄女神童,引经据典识新矿’的那位八岁女童吗?”

  “正是。”

  “可否为本官引荐?”

  “这……”族长迟疑了下,“大人客气了,她不过是个孩子,读过

  几本书,不值得大人如此抬举。”

  族长忽然警觉:这位知府上山,莫非是为抢人而来?

  楚颜发现了新矿,带领着村民挖土卖煤球,这样的人才,别说赵氏想早定名分把人留在秀才家,族长也在盘算着如何将人长久留在李家村。

  楚丫头是尊财神爷呢!李家村村民日常挂在嘴边的话儿,简直一语中的。

  族长心知这尊财神爷,早晚会被他人觊觎,只是没想到,当初县令上山抢矿,亏得楚丫头巧舌如簧智计百出,才保住全村人性命。

  如今又来了位晋州知府,抢了矿山,竟还要抢人?

  风行一世说

  腊月二十三~~~

  新人新书求推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