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开端
这是鸿胪寺卿李道宗奏表。
李道宗在奏表中弹劾户部侍郎高慎等人不经有司屡屡密会突厥使者似有不轨之行云云。
三个人看完之后面面相觑都略有尴尬。
突厥使节阿史那牡丹来到长安的时候挨个的拜会了他们这些朝中重臣大家都会尽量避嫌不与突厥来人私会说话时旁边都有鸿胪寺的人陪同。
阿史那牡丹走后她的一些从人便留在了长安赁下屋宅准备在长安常驻就像是后来驻外使节一般。
普通的两国间的交往都会通过他们来完成而李破其实也早就在王庭派驻了一些人。
实际上他们既是两国交好的证明又是刺探别国军政事宜的谍探至于他们能发挥多大的作用那就要看他们的交际能力了。
鸿胪寺弹劾户部侍郎高慎可能就是因为高慎和这些突厥来使往来的太多又没有申请鸿胪寺官员的陪同和记录……
如此非议对于高慎这种大贵族而言除了证据不足之外还让人有无事生非的感觉。
温彦博迟疑半晌才道:“至尊就是为此而恼怒?依臣看……他应不至于有里通外国之嫌诏人查明即可或是将高侍郎叫到御前询问任其自辩再斥责上几句也就完了。”
其他两人暗自点头一封捕风捉影的奏表可搬不倒高氏阀主不然长安哪有那么多显赫门户?早就被人杀光了嘛。
而让他们极为疑惑的是如此小事为何会激怒皇帝?不至于啊……依照皇帝的性情每每谋定而后动既然说到了高慎就是说还有其他的故事?
高慎渤海高氏啊……几个人心念转动间都是沉甸甸的。
李破看上去余怒未消也一如三人所料道:“若只如此也就罢了毕竟只一人之言……但高慎屡屡提议开通边市想与突厥来往之意昭然若揭我还听说他私下里已经组了些商队……
哼高氏门阀高峻不说别的只说他家屯粮就足够成安满城百姓吃上一年半载的还缺区区财货?那他组成商队要去北边做什么?
我在云内时为何阻断商路?苏元宰你那时也在知道当时的情形吧?”
苏亶现在是一脑门的官司户部侍郎高慎那在户部可不是摆设高氏在户部经营多年盘根错节间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动了高氏阀主户部的前景可想而知。
听皇帝说到商队他或多或少有了些明悟近来户部好像是在传高慎支持开放与突厥的边市任由商队往来。
也就是说鸿胪寺李道宗的奏表并非空穴来风李道宗……矛头直指高氏阀主……陇西李氏不比以前自顾不暇之下却还要去和渤海高氏碰一碰吗?这是什么缘故?
因为高元的事情让两家有了仇隙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故吗?
一边紧张的想着事情的前因后果想要厘清其中关节嘴上一边则道着“那时自然是因为边地空虚突厥有了南下牧马之意并代的一些人因突厥势大纷纷献媚于漠北。
突厥一至有此等人作为内应情形将不堪设想至尊遂率人断了商路阻其往来稍扼局面。”
李破轻轻一拍桌案道:“就是这个道理高氏不为逐利那他派人去突厥做什么?难道想引突厥南来助其成事不成?”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杨恭仁这时道:“至尊息怒高慎此举确实不妥可却皆只谣言而已即便查实也……”
说到这里他微微摇着头意思十分明白高氏这样的大阀想要搬倒他的阀主可不容易那几乎就是在踹高氏的大门会引起一连串的激烈反抗不然的话历代皇帝们也不会对大阀如此忌惮。
苏亶也点头附和道:“是啊大军在外征战此正非常之时……若户部生出动乱很可能会影响战局啊至尊。”
温彦博大致上也是如此想法一个高慎不算什么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渤海高氏名声显于天下根基不是那么好动摇的。
他这个时候好像有些理解皇帝的愤怒了怒其行却又忌其势对于一个帝王而言确实不是什么好的感受。
想到这些自以为抓住了关键他正想借着其他两人的话茬劝皇帝忍耐一时等天下大势分明之后再与高氏计较不迟。
但那边李破已经道:“朕知道高氏是哪个不用你们来提醒深夜召你们前来就是要你们有所准备尤其是户部……风浪起时动荡在所难免便如你们所言前方战局正在胶着之时不能影响了大军后勤辎重。
你们都是晋阳旧人要稳住局面户部若有何差池苏元宰你可难辞其咎……”
看着三个人神情凝重尤其是苏亶像吃了黄连一样的模样李破嘴角终有勾出一点弧度不过很快就消失了。
“也不用太过忧虑朕已有布置你们呢只需按部就班做好准备所有事皆秉公处理便可无事。”
说到这里他指着那封奏表道:“便如这奏表直接呈送中书即可想来萧侍郎会给出一个应有的态度来。”
杨恭仁还差些听了这些心里越来越是狐疑山雨欲来的感觉笼罩于心头久久不去。
而温彦博和苏亶跟了李破多少年了这时便都纳过闷来了先前的恼怒八成是做给他们看的那是一种姿态告诉他们自己非常恼火此事必须要有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以免他们会错了意。
之后皇帝态度则越来越是笃定那也就意味着事态在皇帝掌握之中不需他们过于操心到了这里两个人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温彦博心中渐渐安定皇帝从不无的放矢……那之后他要做的就很简单涉及到高氏的事情从重从严处置即可。
他唯一有些担心的就是皇帝对高氏做的太过火让其他关西大阀生出自危之心那他们入到关西这一年多来的努力就都付之东流了。
苏亶和他想的不一样皇帝要对付高氏……之前他可看出什么端倪看看其他两人的样子也是如此那皇帝又是通过什么人来布置的呢?鸿胪寺卿李道宗是其中一个?
这无疑让苏亶生出了浓浓的危机感皇帝不再信任他们了吗?
要知道高慎可是户部侍郎在他户部辖下……他这个户部尚书竟然没收到任何的风声难道他是摆设不成?
…………………………
宦官们举着灯笼在前面引着路温彦博三人在后面并肩而行各个精神亢奋却又满腹心事看来今晚是不用睡了。
临到出了宫门苏亶才低声道:“两位若是无事不如随我一起小聚一番?俺那里有坛好酒正待来客咱们饮上几杯解解乏累?”
其他两人不约而同的抬头看了看天色都大半夜了反正回去也睡不着而且之前皇帝的一些话模棱两可的让人捉摸不透不如跟人商议一番说不定就能理清头绪呢。
温彦博率先点头“酒就不用喝了明天还有诸多公务可不能耽搁了。”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那边杨恭仁也笑着应了“那就打扰元宰了俺年岁老大熬到现在已是头晕眼花之后说错了话二位可莫要见怪啊。”
………………………………
高氏主宅。
高恽被捉往长安令衙的消息很早就传到了这里他那堂弟刚从他这里饮了酒出去就遇上了成国夫人一行。
高恽什么德性高慎自然晓得得到消息之后倒也没当什么大事听到堂弟被打了个半死的时候高慎还很恼火。
你个前朝皇后竟敢当街殴打高氏子弟还当这是前隋吗?也就是看在萧氏的面上不跟你计较不然的话一定要让你晓得高氏岂是你一个女流之辈能够招惹的了的?
他的幕僚倒是劝他向萧禹致以歉意他勉强答应了毕竟确实是他高氏理亏嘛可他高氏子弟当街被殴还被抓去了长安令衙又怎么算?
想想萧禹历来的嘴脸高慎心里虽有些畏惧可作为高氏阀主他又有了实实在在的底气不想高氏被兰陵萧氏给欺负了。
显然高慎警惕性不高大晚上的也不好托人去给高恽求情只能让人持着他自己的拜帖去长安令衙要人。
他的意思是其他事容后再说先把人放了才是正理。
长孙无忌没有硬顶让人回复高慎容他们商量一下再做定夺。
高氏的人不疑有他回禀了高慎高慎也觉得没什么于是睡了一晚好觉第二天一早照常上衙并派人出去托两个人情去长安令衙说项一番。
这对于高氏而言都是小事四面漏风的长安令衙可关不住高氏子孙也就是前两年高氏倒霉出了一对奇葩父子让高氏丢了些人。
如今的高恽……也并不差那父子什么好色到当街去强登成国夫人的车驾你说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