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雄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56章围攻(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独孤氏主宅。

  关西独孤氏没别的大阀那么多讲究他们的显赫就来源于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

  这人是关西军事集团的奠基人之一鲜卑族云中人勉强算是半个晋人后随宇文泰西来长安资格老战功多城府深于是隐为八柱国之首。

  最为重要的是他生了一大堆的女儿嫁的人家各个显赫其中三个女儿竟然都陆续成了皇后。

  这说明当时政局真的很不稳定隔上些年就得改朝换代一下同时呢也说明了独孤信眼光之独到实在非是旁人可比。

  于是没什么底蕴的独孤氏迅速跻身于关西大阀之列不说还成为了最为顶尖的那几个当中的一个即便是那几家出过皇帝的家族也不能压它一头。

  当然了这样的家族没有什么历史沉淀生发了几十年也就到了其极限走上下坡路的时候都不带拐弯的。

  比如说上一代的家主独孤怀恩可以说是占尽天时地利出生就养在前隋宫廷之中与诸位皇子公主一起戏耍。

  成年之后有皇帝看顾一帆风顺等到李渊登基那也是他的表兄于是机会多多。

  可怜的是这人既无多少才干又没什么德行最终硬生生将自己的脖子凑到了刀下被秦王李世民一刀斩了了事。

  这对独孤氏而言确实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可也变相的说明独孤氏后继无人没以前那么风光了。

  后来从洛阳来的独孤修德成了独孤氏家主说明李渊对独孤氏非常的不满弄了个“外人”来做主羞辱之意颇浓。

  独孤修德比起独孤怀恩来那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当年独孤怀恩不成器没得什么太高的官职可人家至少履历上还是能看的。

  到了独孤修德这里就彻底没了体面膳部郎中小小的五品官成了独孤阀的阀主估计是李渊也觉着不很合适于是后面勉强加了个河内郡公的爵位。

  可仔细想一想就更不对味了当年独孤信那么多的爵位加身唯独他在北周被赐死后被封了个河内戾公以昭其罪现在独孤修德继承的差不多就是这个爵位。

  这显然是李渊的恶趣味也表示他对独孤氏的失望之情因为独孤怀恩死有应得不说过后独孤氏还给他添了不少麻烦。

  独孤氏如今还能支撑主要还是祖宗福泽所及很多人念着他们的好姻亲们念着亲戚的关系早年独孤信的部属们还在念着他们的提拔之恩。

  尤其是不管皇帝怎么换宫里总有独孤氏女儿的身影。

  换句话说独孤氏已经是关西世阀的一面旗帜很多人不愿意他们倒下尤其是那些有着鲜卑血统的家族。

  所以膳部郎中独孤修德还是能在户部侍郎高慎面前直起腰杆与其平等相交甚至是趁火打劫一番的说到底高氏也还是外来人嘛。

  ………………………………

  太阳升的老高独孤修德才起来洗漱更衣若不是他今天还有事要办他还能起的更晚一些毕竟他的夜生活很丰富让他精力常有不继。

  用了早饭再服下些寒食散振奋精神独孤修德准备出门去拜访朋友了一边让下人们准备出行一边则吩咐着派人去请那些驻于长安的突厥人过府他晚上要宴请他们。

  这都是跟高慎说好了的要想从中获利那就得付出努力偷懒可不成尤其是现在阀内很多人都不怎么听他的所以很多事上都得他亲力亲为让独孤修德比较懊恼。

  今天不是他休沐的日子可他从来不管这个……

  膳部郎中负责朝廷宴饮事宜以前是在太府辖下职责中还管着宫中饮食后来少府分了出来这一块就归了少府管辖。

  再到北周前隋初年户部设膳部郎中管理外朝的饮食宫中膳食还在少府。

  大业末年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战乱太多户部哪有时间再管什么饮酒作乐的事情于是膳部郎中又重归少府管辖。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应付的闲职不值得独孤阀主关注往往是他的佐官们在主理职责。

  当然了如果独孤阀主兢兢业业的在膳部郎中任上奔波那才叫可笑不是吗?

  只是独孤修德还没出府门他的佐官就寻了上门禀报说韦少府让他马上去见不得有误。

  独孤修德有些恼火他一直认为长安城中能比他独孤修德贵重的也就那么几个这里面可从来不包括少府监韦节别看韦节是他的顶头上司论起家世来哪比得上独孤阀的阀主?

  即便是韦孝宽还在在独孤氏面前也得低眉顺眼何况是一个韦节了。

  敷衍几句有心不去可却被佐官劝住“郎中啊韦少府说有要事跟郎中相商只等郎中过去相会而且说……”

  独孤修德用了寒食散精神比较亢奋易喜易怒一听话音不对立马不高兴了“说什么?”

  “韦少府说今日若郎中不至少府也就没什么膳部郎中了……”

  一听这话独孤修德眼睛里浮起了些血丝呼吸也粗重了不少就像是一头被激怒了的公牛。

  一脚将佐官踹倒在地恨恨道了一声“他韦白脸算个什么东西安敢如此欺我?”

  怒气冲冲的出了府门顺手从扈从手里抢过马缰飞身上马呼啸一声带着匆忙跟上的侍从们便往少府方向去了。

  独孤修德不知道的是此时他的堂兄左卫将军独孤开远正在门下与长孙顺德相谈……相比独孤修德独孤开远才是关西独孤氏的主心骨。

  他是赵国公独孤罗的儿子做下的最为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当年任职千牛备身时在宇文化及兄弟谋乱率军进入象殿之际率人与之相抗身披数创被擒之后誓死不降。

  宇文化及本待杀之可士卒们感其忠义遂悄悄放了他于是他领着一些不愿跟随宇文化及谋乱的人一路逃回了关西以其家世背景而言实属难得。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若非那会李渊对独孤氏非常不满也不会让独孤修德占了便宜……

  ………………………………

  而另外一位门下侍郎也没闲着他见的是鸿胪少卿渤海郡公高表仁这是前隋名相高熲的儿子。

  高熲这一支可以说是高氏主枝最不待见的一支了高熲的父亲高宾仕东魏的时候害怕高欢害他才跑到关西投了宇文泰。

  后来北周覆灭北齐高欢一脉的子孙们纷纷到了长安为了安抚他们关西高氏的主人才渐渐换成了高欢一脉。

  实际上渤海高氏在关西一直是双头蛇高表仁就是如今另外一支的代表人物。

  封德彝跟高氏交好实际上是高熲一脉跟高慎那些人并无深交只是不知内情的外人总将高氏归为一体罢了。

  ………………………………

  一张大网在逐步拉开仓促之间或许有所疏漏可对于户部侍郎高慎而言却已在网中逃不掉了。

  只两三天的工夫高慎就彻底的懵了。

  鸿胪寺卿李道宗参他联结突厥阴谋不轨只是个开头大理寺刑部长安令衙对户部仓部主事高恽的讯问开始了。

  他们根本没提什么成国夫人问的全都是高慎怎么指使他在户部仓储上动的手脚这个时候高恽终于意识到了不对还想闭口不言待人搭救。

  可三木之下哪有什么硬汉尤其是像高恽这样的贵族子弟做梦估计都不会想到自己有受刑的这一天。

  其实不用什么栽赃那只是个坐实证据的由头而已高氏在户部经营了这么多年蝇营狗苟的事情没少干了只是家大业大很少有人敢于追究他们即便是皇帝有意敲打他们一下也不会下死手。

  而今就不一样了事情得到了中书尚书门下三省齐心推动像高恽这样的高氏子弟也就没什么护身符了。

  开始的时候高恽还只捡着能说的说说尽量把事情往一些家世不错的人身上推等这些面孔很快出现在高恽身边与他对质高恽终于没有了侥幸之心。

  这是一个陷阱装进来的肯定不止他高恽一个至于能不能牵及堂兄高慎那他就不知道了。

  拖延了两三天在长孙无忌让人加刑的时候高恽挺不住了竹筒倒豆子般把高氏卖了个干净。

  随着高恽口供的成型牵连的人越来越多案子终于迈过了送交大理寺堪问的门槛可以由大理寺卿李纲亲自来审问了。

  此时事情越闹越大为高氏说话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是高氏影响力的体现。

  户部侍郎高慎终于感觉到了危险却还不知何人想要与高氏为难的时候只能左右腾挪想要将此案压下。

  没能凑效之余他又想要丢卒保帅……但右骁卫大将军窦琮雕阴郡守王兴宗一道上书朝廷说在雕阴郡北拦住一支欲前往突厥的商队缴获极多其中兵甲就占了三成有余……

  最为致命的一击到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