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可怜的叫价
第五九零章可怜的叫价
两淮的盐业自古就非常发达素有“自古煮盐之利重于东南而两淮为最”之说。
从西汉开始这里就出产食盐因有大量的天然滩田旱季的时候日照长、风力大是海盐生产的的好地方。
在北宋以前最大的盐场都在淮南地区当时采用的是煮盐法。
虽然古人很早就发现岸礁上积存的海水蒸发后可以凝结出少量的盐巴来但是大规模晒盐的工艺相对复杂以当时掌握的技术晒出来的盐其品质远不如用铁锅煮出的盐来得好。
“自生为卤人生为盐”灶户们习惯将自然蒸发而成的叫做“生卤”高温煎煮出来的才称为“熟盐”。
熟盐可以储存很多年所以也称之为“老盐”上了年纪的人对老盐格外偏爱可以拿来入药消炎、治疗口舌疮等很有效果加热后按摩身体还能疏通经络。
但是煮盐的生产工艺毕竟落后产量少成本高最大的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柴所以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晒盐法便逐渐取而代之。
大约明正德年间由于黄河决口而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沉积于入海边迫使海岸线不断向东扩展使得淮南盐区距海日远给盐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于是淮北盐场便渐渐兴起因为降水少自然条件更加优越这些新开辟的盐场便大多采用晒盐法进行大规模生产。
然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沿海滩涂上谋生的人最怕的便是潮水和台风。
每当海潮漫涨时盐灶便尽被淹没遇到强台风过境时更是狂澜掀起席卷西侵人畜和庐舍四处漂泊众灶户往往家破人亡惨不忍睹。
北宋天禧年间范仲淹受命为泰州西溪盐仓监正值秋潮鼎盛时期潮水肆虐盐田荒芜民不聊生。
范仲淹巡视灾区耳闻目睹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毅然上书修筑海堰经过四年的艰辛才终于建成。
这道夯土筑就的“范公堤”长近百公里高约五米底宽十米面宽三米有余大堤施工技术完善雄伟的堤身犹如一道海上长城屹立于海之滨。
大堤建成后东御潮卤西蓄淡水当年便产生了效果外出逃荒的三千余户流民陆续回归渔盐各业重又复苏此后多年再未出现潮灾的记载百姓誉之为“捍海堰”。
范公堤的作用为历代廉正官吏所推崇纷纷作为任期内的一项保民安邦之举而加以修缮使得范公堤得以维护和扩充逐渐向南北延长到南宋时这道海堤便已北抵阜宁南达吕四全长将近三百公里。
后人怀念范仲淹的功绩便把这一整段的沿海大堤统称为“范公堤”明嘉靖七年海安还在西寺为其修建了范文正公祠成为千古佳话。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后世的范公堤虽已失却其捍海之能但仍随着范仲淹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起永载史册流芳百世……
……
林啸率领着数千人的队伍一路走走停停不断在沿途各盐场收购食盐装车南运。
或因身处“后方”的关系——漕督陈锦做梦都没想到明军会直接从黄河突然“进犯”此时虽然清军已全线崩溃但因信息不畅淮安府境内的大小盐场却还在照常生产。
是以一路上各大盐场货源还算充足他们的收购行动出乎预料的顺利走到第四天当他们抵达盐城的时候必须停下脚步卸车了。
因为他们至此已经收购到了大约五千石食盐合三百吨五千多人的队伍已经不堪重负不但大小车辆全都满载就连每个挑夫都已负重上百斤再也无力承担更多了。
不过收了这么多的盐林啸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因为对于此行花掉的银子林啸十分十分的“蛋疼”——不是花得太多而是实在太少了。
虽然事先也做了点功课有了些心理准备但盐民们开出的收购价却依然低廉得突破了他的心理底线。
每一引白花花的食盐大概合三百斤却只需要出价白银七钱——不到半两的价钱。
这是一个可怜到了极致的叫价林啸默算了一下五千石食盐总共只开销了1000两银子——这还是他临时决定将收购价提高到八钱的情况。
虽然他知道不含赋税的裸价必定不高但他仍为这个时代官府和奸商的下作恨得牙痒痒。
为了暂时缓解江南诸省的盐荒此行他打算先行采购一万石运过江去等两淮局势完全稳定后再陆续组织人力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为此他带了足足一万两银子——要知道眼下在江南每一引盐的售价已经高达十六两这一万石的食盐便价值五万多两白银。
后来他才打听清楚在两淮产地场商给灶户开出的收购价更低——每一引盐只需要白银六钱四分。
但是运到扬州后其身价立刻涨到了二两再从扬州运输到东南诸省发售即便在太平年份其零售价也往往高达十二两左右翻了十倍都不止。
这个高得出奇的价格可以说完全喂饱了扬州的各大盐商——即便扣除每引三两的税银再扣除运输费、人工费等各项开销光运商便能每引赚取三两银子仅此一项各大商户每年能赚到白银千万两以上中小商户也往往能挣个上百万两堪称可怕。
但是深受盘剥之苦的百姓却对此敢怒不敢言毕竟食盐是人维持生存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为了活下去再苦再难也得忍受不是……
“是时候把这个资源收归国有牢牢控制在手里了。”
林啸咬着牙暗下决心。
在这个时代官商勾结十分严重国家的核心资源都被变相私有化导致国库空虚老百姓更是穷得连水都快喝不起了不动一动当权者的奶酪空谈反清复国还有啥用。
要想让这个国家真正强起来让老百姓真正站起来是时候义无反顾地跟这些大地主、大资本家斗一斗了。
即便退一步说在这个商品经济还相当落后的时代以自己为首刚建立的新型政权急需一种便于流通交换的硬通货除了粮食没有比食盐更适合的交换品了。
另外食盐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林啸很清楚不久的将来盐的消耗量将会大幅增长既然立志工业强国当然更要迅速接管这个重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