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平旧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八章 归来(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其他三兄弟也和大哥一样,手里一碗汤,没滋没味的喝着。这是陈景光的屋子,晚上听老二陈景明说到大哥屋里喝汤,就知道是要商量事儿,只带着媳妇,孩子们都打发出去了。

  原本以为是要商量以后的日子,没想到头一件,就说两个女孩子的婆家出了事。

  陈家四兄弟没有姐妹,小辈儿一共十二个孩子,也只有三个女孩儿,所以陈家的女孩儿从小就比兄弟们更得宠。陈秀萍又是小辈儿第一个孩子,不光自己父母,几个叔叔也是疼得眼珠子似的。她的亲事,是陈家四兄弟都过了眼,千挑万选才定的,本以为天作之合,没想到会变天意弄人。

  “老二,你真的没看错?”景光媳妇带着哭腔,不等回答,自己也明白,“唉,我的萍丫头呀......”她也心疼那个无缘的女婿,可更为自己姑娘发愁,都二十了,现在又是这样的境况,再想找门好亲事,哪里是容易的事儿!

  所有人都没吭声,这事儿没法儿劝。妯娌们陪着哭了一会儿,陈景光开始说最重要的事:“找你们来,是商量商量,咱们这一大家子,以后咋办,都说说吧。”

  陈景光是老大,兄弟们听他的,但不代表自己没想法,陈景明叹口气:“我这两天也没想出啥,老三老四,你们俩呢?”他不是没想出啥,而是没确定,到底要走哪条路。

  陈景仁头上还包着纱布:“咱们不回去了?”

  “回去送死吗?”陈景义把汤碗一下子撂桌上,“几十万的正规军啊,都TM跑得跟兔子似的,就咱们这点儿人,这几条破枪,现在回去,就是往枪口上撞!”这是实话,也是气话,他也想打回去,大不了跟鬼子拼了这条命!

  景光媳妇又开始掉泪:“日本人又是枪又是炮,你们兄弟和孩子们都能回来,是祖上积了大德,几辈子的祖宗保佑的你们。你们在,我们娘儿们才有依靠,你们没回来的时候,我们几个连个大动静都不敢听.....”

  景明媳妇也跟着抹泪:“知道沈家三婶和玉叶妹妹出事的时候,我们吓得不行,那天晚上孩子们睡了之后,我们四个抱在一起哭,就怕你们和孩子们有个万一......”

  景仁媳妇对着自己丈夫哭:“你要是想回去,就先给我一枪,省得我天天提心吊胆,活受罪.....”

  要是在自己屋里,至少陈景光、陈景仁两个,肯定就搂着媳妇安慰了,但现在哥哥嫂子弟弟弟妹都在,哪敢伸手,可媳妇又哭得自己心疼,哥儿俩一时急红了脸,不知说啥好。

  景义媳妇瞅着情形,是个机会,“趁着哥哥嫂子们都在,我认个错儿。”

  一句话就止住了三个女人的泪,“前些日子,大嫂子问我带了什么东西出来,我没说实话。我是怕大嫂觉得咱们钱够用,要和林家一起出钱,是我小心眼了,该我认错。”

  景仁媳妇赶忙跟上:“还有我,我也瞒着了,是我不对。”

  景光媳妇和景明媳妇对视一眼,一时不清楚心里什么感觉。

  “是我让三嫂瞒着的,咱家孩子多,书兰她们受伤的时候,我们顾着孩子,东西丢了不少。到了这儿,我旁边看着,林家的箱子都比咱们的大,”景义媳妇红了眼睛:“孩子们都小,也不知道景义和哥哥们什么时候回来,那会儿,我不能不算计.....”

  林书兰怎么受的伤,老七叔说过,也知道林书杨就是那时候没的。兄弟间眼神交流,陈景光看了自己媳妇一眼,景光媳妇过来拉着两个弟妹的手:“没人怪你们.....”这就是相处的问题了,如果是自己,肯定不会这么做,因为自己很清楚舒玉凤的为人。不过弟妹今天能说实话,还是明白“一家人”是怎么回事的,这就挺好。

  各人媳妇又是哭又是认错的,四兄弟也明白,一时半会儿这是得老实在家呆着了。自个儿这身体是老婆孩子的,一家之主,不是嘴上说的。

  产业全没有了,二十口人,总不能被人家养活着。好在媳妇带出点儿家底,不然总是手心朝上的过日子,可就太难堪了。这么想着,景义媳妇还真没什么错,小心眼儿了些,总归是个小女人,只会向着家里。

  核计以后日子的不止是陈家,郑文喜两口子和两个儿子一个女婿也在商量。长子郑长泰没了左小腿,次子郑长安和女婿胡永寿倒是囫囵的,只两三处皮肉伤,这也是长辈们死命护着的原因。

  郑文喜让孩子们说话,却是一阵沉默。之前关家兄弟转达了郑文芝的意见:一家子都去西安。

  在郑文芝看来,其他几家她只能邀请,有上海的沈开山在,她不好强出头;但自己的娘家哥哥,做妹妹的理所当然要接着。

  郑文喜不这么想,他倒不是要杀回东北,至少不是现在杀回去。这两三个月的厮杀,他很明白,就是东北军不跑,怕也不是小鬼子的对手。武器装备,士兵素质,战术指挥,都差远了!单说他和林正芳还有陈家老大老二,多的少的,明的暗的,正的邪的,跟人拼过多少回生死?哪回不是对方躺下?

  但这回对上小鬼子,就不行了。论功夫,他们每个都能打四五个小鬼子不带喘气的,但只要五六个小鬼子拿着刺刀组在一起,他们至少就得三个人对上,才能保证不受伤。还有武器,他们枪法再好都没用,小股鬼子架起随身带的小钢炮,他们就得撤。

  是撤,不是逃!更不是有枪有炮的东北军那样,面对侵略者不抵抗!他们此时只能算是有枪的平民,弹尽援绝全部有伤的情况下,只能先撤到安全地带,休养生息。

  他想留在北平。一方面是为妹妹着想,虽然妹妹和妹夫感情很好,妹妹这个当家太太是实至名归,但她婆婆很介意自己家草莽出身,现在上门投靠,怕妹妹那里又要受些言语;自己家还有些底儿,对付个小买卖什么的也能过日子,远不到举家投靠的地步;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东北境内还有不少人跟小鬼子缠斗呢!

  北平离着东北近,等他安顿好了家里,准备好武器钱财,不过三四天的路程,就能和小鬼子对上,所以北平是他们这些男人后撤的底线。

  文喜媳妇看孩子们都不说话,开始点名:“你们也都成家了,是大人了,得有自己的主意,老大,你啥意思?”

  郑长泰面无表情:“我听爸的,永寿,长安,你俩咋想的?”

  “我也听爸的。”胡永寿说的是真心话,他的家和陈秀萍的婆家是邻居,乱兵过后,一家十几口,只有血泊中的父亲强撑着留了一句话给他,就是“啥事儿都听你老丈人的”。

  十九岁的郑长安犹豫了一下,“等孩子生下来,我想去投中央军。”

  媳妇再有个几天就生了,这是第一个孩子,郑长安想看着孩子出世,要是个男孩儿,那他就更安心了。原来他始终觉得自己家里的长辈通身的本事,没啥难得住的!但这几个月跟着他们打仗,彻底明白了啥叫“双拳难敌四手”。几个人是打不过军队的,要把日本人打出去,就得当兵,得有正规军。

  身为东北人,原来脑子里从没想过“中央军”这三字,可现在瞅东北军那后退的架势,他臊得慌。

  文喜媳妇立刻就掉眼泪了,郑长泰马上反对:“不行!我已经这样了,你再走,是要把一家子都扔给你姐夫吗?长和没娶媳妇前,你不许离家。”

  小弟郑长和才十三岁,按郑家的规矩,男丁十八岁成家娶媳妇,郑长安要走,至少得是五年后。

  “......”郑长安张了张嘴,终于还是没说什么。大哥是因为护着自己,才被炸掉小腿的。就算不因为这份情,长幼有序,事关全家,大哥的话,他也不能不听。

  长子一句话就让二儿子改了主意,女婿一边也连连点头,郑文喜两口子非常高兴,家族传承,长子再重要不过。人品、能力、在兄弟姐妹间的威信,郑长泰都有了,可偏偏......看着孩子少了一截的左腿,郑文喜心疼得刀扎一样,文喜媳妇更是直接哭出了声。

  现代社会有首歌,说小媳妇回娘家,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后背个胖娃娃。这时候,景义媳妇回娘家,是左手点心盒,右手牵儿子,身后跟着自家老爷儿们。

  陈景义回来了,必须得到丈母娘跟前,当面问个安,这是必须的礼数。景义媳妇知道娘家妈的脾性,特意等了几天,陈景义的新棉袍做好了,再配上全新的呢礼帽和内联升的鞋,这才回娘家。

  方太太一身正装,首饰齐全,坐在客厅的太师椅上,吸着水烟见了女儿女婿,“回来就好,见着你,我也放心了。坐着说话儿吧。”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