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船自远方来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七章 六胜灯塔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江篱十分顺利就把行李搬到了升泰的宿舍。郑经理告诉她,一间宿舍两个人,想住单人间的话工资要扣三百。江篱想了想,选择了一个人住。

  郑经理还说:“如果将来外来的业务员多了,你可能就得跟别人一起住了。”

  江篱问:“房间这么空,工人们都不住吗?”

  郑经理笑,“他们大多是附近村子里的,最远的不超过五里地,当然是回各自家啦!住宿舍的都是外地来的,江西来的比较多,统共也就二三十号人,这三层小楼足够住啦!”

  郑经理给了江篱两天的时间去买床单被褥等生活用品。

  老江和老何知道江篱已安顿好,连一个月能赚多少钱都没有问,只说这下就放心了。老何说:“你爸把你的地址分别写在月历牌和笔记本上,还在一个小纸片上也写了,压在床底下,就怕你有啥事了找不到地方。”

  江篱嘻嘻笑着问,“你俩跟二叔三叔他们怎么说的?”

  老何说:“说你在一个服装厂做贸易,天天和外国人打交道。”

  江篱便笑得前俯后仰,“不愧是我妈,就要这么说!”

  江篱有些难过地发现,父母和妹妹的离别愁绪散得比她还快。尤其是落落那个小妮子,据说在她走的第二天就把两张小床并成一个大床,天天在上面打着滚玩了。

  六六也要了江篱一天的时间带她去看六胜塔。两人辗转换了两趟公交、又合坐了一辆摩托车才到了石湖村。

  “瞧!六胜石塔,壮观不?”

  江篱心系生活用品,看不出这石塔有啥特别之处。海边的天空有些雾蒙蒙的,六胜塔也被蒙上了一层雾气,花岗岩的颜色变得深了些,看起来更加庄严。

  “一千年了!”六六骄傲地仰起头,“刺桐港,哦,就是现在的泉州港,在古代可十分了不起,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就是从这里起锚的,海上丝路的第一座灯塔!以前那些东南亚和波斯的商船远远地看到它就知道到达目的地了,是航标,懂吗?”

  江篱摇摇头。

  “还口口声声要做贸易呢,连六胜塔都不知道。”六六指指脚下的土地,“就在这里,东西方商人做贸易都做了快两千年了。你别就知道学英语,真该多关注一下历史。”

  “说的好像你很懂历史似的,你不也一样是英语专业?”

  “你小看我了。”六六摇了摇手指,她手上的戏总是特别多,“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博物馆,你会去吗?”

  这个江篱的确不曾听说。

  六六鄙夷地看了瞅了她一眼,“别以为我们福建人就只知道做生意,也有爱好文学和历史的。”她指了指自己,又说:“当然,我跟我爸妈也是格格不入。”

  六六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些伤感,和平日里风风火火的样子不太一样,就像少年不得志的书生。六六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要没有点信心也不会把江篱唆使过来。泉州的中小制造业,哼哼,火得很呐!

  六六没想到的是,江篱从此真的喜欢上了博物馆。未来的许多年,当江篱看够一百个博物馆的时候,却再也没机会和六六分享。

  六六带着江篱登上塔顶,俯瞰往来如织的海中舟辑,她的手指在眼前指来指去:这是清源山,那是紫帽山,对面相衔的海域就是泉港的天然屏障。

  “泉州很美吧?”六六可骄傲了,“我指给你的都看到了吗?”

  江篱看得不清楚,山恋藏在水雾中,隐约可见,她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可南方的景色还是让黄土高原上来的江篱十分迷恋,这气候和山水,她喜欢,她的皮肤也喜欢。才来几天时间,皮肤已经水润了不少。

  山本不神圣,因为有了历史和六六的渲染而神圣。江篱想起那个郑经理,他也是自豪地往英雄身上靠,虽然郑和原本不姓郑,可郑经理觉得与有荣焉,就不必说破他的那份骄傲。

  六六问:“你决定一个人住宿舍吗?”

  “当然。一个人自由。”

  “那要是将来人多了,非得两个人住呢?”六六又问,“现在这种厂子可是火的很呐。”

  “那我就自己出去租民房住。”

  “可真有你的,一点都不让自己受委屈。自由那么重要呐?”

  “重要!让我在一个屋檐下迁就另一个人的生活习惯还真做不到。”江篱嘿嘿笑着,告诉六六她的家史,“我奶奶,都订婚了都敢毁婚,然后跟我爷爷私奔,你想,那个年代呀,多有胆量!我家老江,爷爷让他学医,他偏学技工,后来也和我妈偷偷领了结婚证,虽然,他们的结婚证现在怎么也找不到了。所以追求自由这件事,我家是有遗传的。”

  “真不敢想象大学四年你是怎么忍受我们的?”

  江篱哈哈大笑,“那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江篱也说不出来哪里不一样,她脑子里有个朴素的思想,就是学生还是要扎堆才好。但走入社会就不一样了,要有自己的生活了,哪怕租个农民盖的小民房,那也是自己的空间。有了自己的空间,晚上估计都舍不得睡。

  江篱突然想起落落,现在她在家独享一个房间,估计都不太想让这个姐姐回去了。这个没良心的,她会有一点点想我吗?

  六六歪着脑袋,“但你妹妹就比较安分呀!”

  江篱摇摇头,“她是表面上安分,和我爸一样,其实可有主意呢!”

  六六不说话了。

  江篱这才意识到六六是和家人一起住的。她家里小孩们成天鸡飞狗跳上天入地,可六六从没说过要搬出去住。江篱以为六六是真心喜欢和家人在一起,不料六六却说,“小孩太多就跟随身带了个音箱似的,耳朵肯定早早聋。”

  江篱不知该怎么安慰她,就说等有钱了,买个房子让六六去住。

  六六开心地跟她勾手指,“你可不许收房租。”

  两人又在附近溜达了半天,六六便带着江篱去了批发市场买生活用品,床单被套洗脸洗脚盆,捡最便宜的买,还是花去三百大洋。牙刷牙膏毛巾洗发水这些都是从家里带的,也有六六从自家拿的,省了不少钱。

  买好了东西,两人舍不得打车,叮呤当啷提着几个大包挤公交车回去。这景象就有点打工妹的意思了,江篱觉得现在的她就是活脱脱一个打工妹,瞬间就脱去了上大学时的文艺青年感,所有的气质都藏在手上拖着的红蓝条编织袋里,有点儿从低层开始打拼的景象了。

  “喂,六儿……”

  “干吗?”六六气喘吁吁的,“把重的给我。”

  “不用,我可比你结实多了。”江篱很心疼六六,尼龙袋看起来比她都大,“你要是个男人,我肯定以身相许。上学时我怎么都没想到,最后竟沾你的光最多。”

  “后悔了吧?”

  “后悔了。”

  “那等你发达了对我好点,要给我钱花,知道吗?”

  “行啊。你想怎么花?”

  六六认真地思考起这个问题来,那是多少钱呐?到底怎么花呐?吃好多好多的姜母鸭,或者干脆开一家店,全家人都可以去吃?台湾的奶茶要比泉州的好喝,安溪那么多茶,干脆开个奶茶店?

  六六一时还想不到有钱怎么花,便说:“先等你发达了再说吧。”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