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船自远方来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八章 你好River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江篱的单身宿舍简单的就像部队宿舍似的。

  上大学时,江篱的床就是最一目了然的,墙上一张画没有,没有粉色的蚊帐、碎花的布帘,女孩子喜欢的小物几乎都没有,只有一捆一捆的书。毕业时同学们处理各自那一摊子杂物的时候,江篱要打理的只有书和几双运动鞋。

  江篱觉得单身“汉”的生活相当自在。

  第一天签了劳动合同,人事部给了她半天时间去办工资卡和本地手机号,本是两件特别小的事,江篱办起来却极为波折。

  先是在移动营业厅。

  “身份证是你本人吗?”办事员举着身份证左看右看,总觉得不像。

  “是我呀!”

  “来泉州做什么?”

  “打工,工作。”

  “什么工作?”

  “贸易业务员。”江篱快要失去耐心,“办个手机号也要问这么多?”

  “办过别的号吗?比如联通电信。”办事员不理会她的牢骚,继续问。

  “以前有,在这里没有。我刚来才一个星期。”

  办事员斜着眼,他看谁都像坏人。

  塑封的身份证,上面依稀可见的防伪标志有些闪,照片苦大愁深呆若木鸡,头发还是高考时剪的,假小子样。江篱现在的头发已经过耳,直且蓬松,经过一个大学改造,长得是有点不一样了,难怪人家认不出来。

  最后,办事员通过自己非凡的慧眼找到江篱与身份照上的相似之处,为她办好了卡。

  无独有偶,江篱在指定的银行办工资卡的经历如出一辙,移动营业厅遇到的那几个问题江篱又答了一遍。并被告知,一个银行只能办一张卡。

  办好卡,江篱带着一脑子疑惑回到了公司,心想人在外地真是不比家乡方便。她把办卡奇遇告诉六六,六六听了哈哈大笑,说,那是因为这几年附近兴起一种黑产业,电话诈骗,所以对办电话卡和银行卡格外严格。

  原来如此。

  不管怎样,江篱正式入职了。

  江篱第一天上班就当了只勤劳的鸟儿,除了车间工人上了班之外,外销部空无一人。左等右等不见人来,江篱觉得肚子有点空,便准备去食堂吃几口饭,谁料一出门就碰上正在打电话的郑经理扑面而来。看到江篱,伸手打了个招呼让她过去。

  江篱正犹豫该不该继续去吃早饭,郑经理叫住她,一只手捂着手机听筒,“去食堂吗?帮我带一碗面线糊。”说完举着电话又走开了。

  江篱没听清他说的是什么食物,只觉郑经理随意的一点都不像领导。

  九点半开始,人陆陆续续来了。郑经理给江篱一摞资料,随手叫过来一个叫黄伟民的外贸跟单,说,“新来的,你多教教她。”说完转向江篱,“这些都是跟单员要做的事,资料你先看一看,不懂的就问老黄。”

  老黄咯咯笑着答应的同时上下打量江篱,肉肉的脸上眼珠灵活地动,就像雷达一样从四面八方探测这个新来的女孩。

  黄伟民笑容很持久,“我会知无不言。”

  江篱便问,“我们不需要去车间实习吗?”

  黄伟民很精,没有立刻回应,把这个问题抛给郑经理。郑经理满不在乎,“不用刻意去,慢慢地就都会了。当然你想去多了解一下也可以,这个随意,只要时间够。”

  江篱想起那个车间阿姨说的话,也就不再问。

  第一天江篱翻看了一整天电脑里的文件夹和手上的资料,在不系统的教程里找“系统”,偶尔问问黄伟民,对方总是笑如盛开的牡丹,以致于江篱怀疑他就算骂人,旁人也不会以为他在骂人。

  “fob先不用管,这都是签合同以后的事了,前面的流程都懂了吗?”黄伟民眯着笑眼,“要报价,打样……你知道什么是打样吗?”

  江篱便去翻打样的资料,七拼八凑凑懂了些。过了一会儿,关于打样她又问了一次黄伟民,对方依然笑脸迎着,“打样也是找到客户之后的事了,还是先找到客户再说。外贸也是销售,只不过客户是外国人,没找到客户这些都开展不了。”

  江篱总觉得他说了等于没有说。

  上班的第二天,人事部让江篱想个英文名,说要帮她注册个工作邮箱,也便于国外客户称呼她。江篱说“river”,人事经理皱皱眉头,说这个名字太奇怪。江篱便问,“那就叫ary?”人事经理说,那还是river比较好。

  riverjiang很快就拥有了她的邮箱。郑经理满面春风地跑过来,将两个蓝色硬塑皮的名片本扔到江篱的桌上,重重的,就像打麻将的人突然等到了想要的牌而摔桌一样,“都是这几年展会上要来的名片,你现在有邮箱了,都可以试着联系一下。开发出的客户都算你的,有提成。”

  名片夹太满,有几张没塞好的掉了出来。

  郑经理说完就走了,他有打不完的电话。他走后黄伟民从对面探出胖脑袋来,鼻子往中间凑成一朵花,“river,你知道公司是‘宽进严出’吗?”

  江篱费了好大劲才弄明白对方是在叫自己。river,吼吼,对方进入角色真快。刚才她和人事经理的对话黄伟民估计一个字都不落地听进去了呢!

  事实上,外销部里中文名和英文名都是混着用,并没那么严谨,时中时英,大家随心。就比如黄伟民,他的英文名就只是名字的拼音,发音一致。

  “什么‘宽进严出’?”江篱只知道自学考试是宽进严出。

  “就是进来容易,通过试用期难。”黄伟民眯得眼珠子都快找不到了,“过三四个月要是还没有业绩……”

  “明白了。”江篱懂了。

  “广交会上找的,慢慢联系吧。”黄伟民将名片的来源告诉了江篱后,转身忙自己的事去了。江篱看着桌子上这两本厚厚的名片夹,知道自己这几个月的业绩要从里边挖,于是对名片夹也更疼惜起来。她轻轻翻开,一张一张地看,每张都像是希望。

  翻完一遍,江篱还是无从下手,发邮件,怎么发?在脑海里组织邮件的语言,没有头绪。江篱以为一进公司就会有专人培训,看来是不会有,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没有人告诉她这些名片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哪些客人曾联系过,历史交往中有过什么过节。这看似很丰富的资源究竟含金量有多高,江篱也不知道。她一无所知,也一无所惧,只有把所有的客人都当成潜在客户来开发。

  一天下来,江篱把乱糟糟的两本名片重新归类。一本是供应商,一本是客户,每张名片都那么陌生。

  大家说说,river是不是比ary好太多?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