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船自远方来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章 我要订单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工厂的日子单调得像在修行,走路五分钟就能到所有要去的地方。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车间,不出几天就都熟悉了。车间是最有人气的地方,机器工作的声音一天比一天热闹,有时半夜也不歇于耳。

  听人说,公司最近订单不少。

  六六偶尔会来工厂看她,带两个饭盒装点家常菜给江篱改善生活,江篱就打趣说六六是慰问团派来的。六六不是厂子里的人,对八卦却知道的不少,大都是从她姐夫那里听来的。她说升泰近期要大招工,还要进新机器,挺大一笔投资呐!六六得意地邀功,你看,我介绍的公司不错吧?

  江篱问过她,“你这么会忽悠,干脆和我一起做外贸吧!”六六当时摇摇头,“我不是那块料,还是乖乖当我的公务员吧。我阿爸说了,家里做生意的要有,在事业单位的也要有。”

  江篱便说,“六六你啥啥都听爸妈的,为家里牺牲真是太多了。”

  六六说,“其实,我也做过很多叛逆的事情呢!”

  江篱表示不太信。

  不过,六六的小道消息很快就成了真,外销部新来了三个同事,车间也招了不少工人,只不过还是以中年男女为主,年轻人少得可怜。大家都说,年轻人都去当“经理”“白领”去了,谁愿意在车间当工人呐,听起来不那么体面,连找对象都要被嫌弃的。

  江篱就亲见一个车间工人来外销部申请转岗的事,在郑经理办公室死乞白咧地求,说了好多理想抱负的话,语气激动时连坐在外面的同事们都听得清晰无比。那场对话的最终结局是:那工人暗骂着从外销部出去,郑经理明骂着从办公室出来,说那人连cha都念不利落,还硬说厦门大学在福州,做贸易只能是死路一条。

  江篱因此更觉这份工作可贵。

  黄伟民那边今天要出一批货,郑经理助力,两人跑上跑下忙翻了天。好奇心驱使,江篱也趁午饭时间下楼去围观。

  下楼后正值装箱完毕,封条锁一锁,货柜车霸气地开往港口去了。江篱比黄伟民还要激动,眼睛里闪着星星,享受了一次狐假虎威的成就感。

  楼下,仓库门口,江篱望着远去的货柜车的屁股,“好羡慕啊!”

  “这没啥。”黄伟民笑笑,“40尺平柜,一个不大不小的单,你也会有。”

  可江篱觉得很了不起,盼望着自己也能尽快做成一单,看着大货被这样拉走,然后再被送到客户指定的港口上。她一个劲地说“好厉害”,不知是说黄伟民厉害还是说这个飘洋过海的过程太酷了。

  “厉害啥呀,呵呵。”黄伟民谦虚了,“货舱不是我订的,有专门的部门来做这件事。”

  “咣”一声,仓库沉重的铁皮门锁住了,搬货的工人看他俩还在口上站着,朝这边挥挥手,“黄总,今天发工资,不出去吃顿好的吗?”

  黄伟民对“黄总”这个称呼很受用,眯起眼睛,嘴上却客气着,“别乱叫,我哪是什么总?中午去哪里吃?你们潇酒!可千万别一时高兴喝大酒啊!”

  几个工人兄弟集合全乎,摇摇摆摆着向大门口走去。

  “就羡慕他们这样的,平时埋头干活,发工资了出去吃一顿,吃得饱睡得香。”黄伟民说:“哪像咱们,脑子里一堆事。”

  “可是前几天还有工人特别想进我们外销部呢!”

  “想不开,做销售有啥好的。”黄伟民捡便宜卖乖,“走,先去食堂吃饭。”

  一进食堂江篱就碰上了车间的那个阿姨,她主动打招呼,并说想抽空再去车间看看。阿姨说:“要去哪个车间的话,我帮你向其他组长打招呼。像你这么爱学习的年轻人可不多了,我们要支持你们业务部的工作呀!”

  江篱看到黄伟民的表情十分耐人寻味。

  同桌的阿姨们叽叽喳喳地起哄,纷纷问江篱:做了几单啦?你们有文化的做业务赚钱很多呐!不像我们呀只能做体力劳动;好好做呀,听说你们吴总一高兴还送小汽车呐!嘻嘻嘻!

  那位阿姨就笑着数落她的同伴,眉飞色舞地,“你们这些消息从哪儿来的?这小姑娘还是新人呢,哪那么快做单?做单那么容易呐?快吃快吃,下午还有几批货要赶工。”

  “黄姐对你印象不错。”

  “这位阿姨也和你一样姓黄啊?”

  “对。”黄伟民说,“那边有人叫我,我先过去了。”

  江篱知道黄伟民并不想和自己一起午饭,便趁机谢过,走开,到离他最远的一个窗口打饭。刚才那桌阿姨对她的热情还没减,时不时看向她,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什么。江篱装作看不见,打了饭后找张空桌子,饭菜故意嚼得津津有味。

  新来的跟单里居然有人很快就接到了订单,江篱知道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压力大了几层。自己来了一个多月了都没什么进展,江篱感觉领导看她的眼神都不对了。

  鲁粤安慰她,“gogo是凭关系进来的,那单子郑经理以前就联系过,直接给他的,质量高。你别急。”

  江篱脑袋一歪,“我明明看见他也是勤勤恳恳地发了许多邮件来着。”

  “邮件只是一方面,你可真老实。”鲁粤将脑袋低下,凑近江篱,“老黄没有把国际站的账号给你吗?”

  “什么国际站?”

  “阿里巴巴国际站。”鲁粤说完,又放了一枪,“还有别的网站,专做外贸的。大家共用账号。”

  那一刻,江篱心里很不是滋味,初入职场,她头一回体会到个中的不公平与复杂。那个号称会“知无不言”的黄伟民其实没对她说过什么含金量的话。而郑经理,也从未听他说过“国际站”的事。

  江篱一想到自己只会用大海捞针的方法去发邮件、等客户回应,就骂自己真是笨。她的懊恼全在脸上,一览无余,鲁粤见她半天不说话,做了个无所谓的表情,“喂,没关系啦,这两年不比以前了,做外单竞争可激烈了,不开单正常。”

  江篱当天下午就去找郑经理,向他要国际站的账号。她事先从网上搜了不少资料,做足了准备。当然,见郑经理要说什么话,她也提前演练过好几回。

  “river,你的邮件发的怎么样啦?”郑经理不等她开口,便直接考查她的工作了。

  “成效并不大。两本名片夹一共246张名片,抛开卖机器、卖臭氧机和同行等这种不相关的,共有130个潜在客户,我都发了邮件,有大约40个客户还发了不止一次。”江篱如实汇报,“回复的共有四个,报完价后再无回音。”

  “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咧?”

  江篱一愣,没想到郑经理如此反问。

  “客户质量不高?”

  “这些客户以前就有人联系过,他们收到过好几次我们的邮件了,大概都觉得没什么新意,再加上意向不足,所以……”

  “可我们公司一直在变化嘛!”郑经理打断她的话,“而且客户那边也有可能生意打水漂,或是别的事情影响了。眼前没意向,以后说不定有呐!你看gogo刚来才半个月,不就淘到了一个小单子吗?那个就是被前面一个业务员丢弃的客户咧。”

  “可是……”江篱硬着头皮说,“发邮件挖掘是一种方法,但网络更是一个好的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慧聪,这种供需平台效率更高,推广率更广,我也想试一下,毕竟我不能总是主动出击,也可以让客户通过搜索找上门来……”

  江篱停住了阐述,因为郑经理正用一种不屑的眼神盯着她,一点都没被她的话打动,甚至根本没在听。江篱猛然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在一个经验丰富的经理心里是多么幼稚。这些道理郑经理还需要听?

  江篱怀疑自己这么找郑经理是否有点鲁莽了。

  郑经理点燃一只烟,吐了个烟圈,问了江篱一个问题,“如果你和客户吃饭,客户为了寻开心,要往你脸上涂番茄酱,你会同意吗?”

  “啊?”江篱以为自己听错了,本能地,“不,不会啊!”

  “可如果是一个大订单?上百万美金?”

  “不,不会。”江篱语无伦次中解释道,“我觉得,什么事都有第二种解决办法吧?”

  “哈哈哈哈!”郑经理笑了,被烟呛住,笑声里伴着两声咳,“你向黄伟民去要账号吧,就跟他说是我交代的。”他挥了个手势让江篱出去。

  江篱有些懵,不知领导为何来此一问。不过有件事她倒是清醒的很,她这次可没有什么退路了。自已硬着头皮要来了资源,再没有不做单的借口。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