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千年刺桐
六月的泉州雨水比往日多,一个月没有出过工厂大门的江篱好不容易放个风,却又一次遭遇了雨天。但雨不大,她觉得伞麻烦,鲁粤也不爱打伞,两人便缩着脖子,淋着细雨从工厂出发了。
大门口碰上郑经理,他正坐在一个水泥凳子上打电话。他似乎永远都在打电话,手机就像长在左耳朵上一样。郑经理伸出手来朝两位下属打了个招呼,便把身子背过去了,朝着电话喊,“喂,这不只是价格的问题咧……”
等两人走远了些,鲁粤对江篱说,“你信不,大家肯定以为咱俩在谈恋爱。”
江篱上下打量他一眼,“如果是谈恋爱,这算我们第一次约会吧?牛排得你来请。”
“那不谈了。”鲁粤说,“牛排更重要。”
其实对于牛排他们并没什么吃的经验,只觉那是比较高级的食物,作为外贸人不能不去吃一回。鲁粤说,他只吃过廉价牛排,好的没吃过,得提前演练一下吃牛排礼仪,否则将来和国外客户上桌时拿错刀叉怎么办?
江篱就不乐意了,“拿错就拿错呗,我们也不能指望他们会用筷子啊!”
鲁粤是个单身汉,平时也住在工厂里,吃食堂吃到想出家。一想起厚厚的牛排,他像饿狼一样眼冒绿光,也就不想什么礼仪不礼仪了。
可当他俩空着胃坐了一辆三轮车又换了一趟公交、终于和六六见上面时,吃牛排的兴致瞬间减少了五六分。六六带着两个孩子,怀里是不到一岁的外甥女,手里是六岁的弟弟陆天赐。她今天穿着衬衫式的连衣裙,腰带随意系在腰间,人瘦,仙风道骨的本来看着挺有一种飘逸气质,可这两娃一抱一牵,上衣领子被扯向一边,裙摆被她弟捏得皱巴巴的,就一点都不像出来放风、而像是外地来泉州找老公的少妇了。
快走近六六的时候,鲁粤忍不住低声问江篱,“你不是去年才毕业吗?六六是你同学,怎么……孩子都这么大了?”
“那个大的是她弟。”
江篱径直冲到六六面前,想帮她抱个小娃分担一下。谁料小女孩认生,江篱一碰就叽叽哭,没办法,只好帮六六牵起她弟弟。陆天赐不认生,任由江篱牵上,心里打着小算盘。
“你们姐弟这年龄差,真的……很有年代感……”
江篱没说下去。这话三个月前已感叹过了,尽是些遗憾的话,说出来会让六六更填堵。
要说女人的身体真是奇妙,六六妈妈硬是将儿子和外甥的年龄弄得这么接近。六六曾自嘲说,有段时间老妈和大姐一起坐月子,那时二姐也刚生了大娃,她们三人自顾不暇,谁也照顾不了谁。
同学们还取笑过,“六六等你再生了娃,干脆家里开个托儿所,反正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轰……”
这情节听着堪比电视剧,是不是很逗?可是同学之间曾经的玩笑一笑而过,等江篱亲眼所见,那玩笑话就再也说不出口了。她心疼六六,可人家似乎又乐在其中。江篱有时想,古人说人各有志,还真是人各有志呢!
“这牛排……还能吃上吗?”鲁粤心里惦记着大餐,有点沮丧,预感牛排要吃不成,因为陆天赐已嚷着要吃汉堡包,且他早已等得不耐烦。
鲁粤沉着脸喝止,“附近没有肯德基和麦当劳!”
“有!”陆天赐不好哄,准确地指出一家肯德基的位置,“沃尔玛地下一层就有!”
六六笑了,“他能说出泉州所有地方的肯德基在哪儿。”
江篱无奈地拍拍鲁粤的肩,“你就认命吧!”
鲁粤其实也舍不得让江篱再请牛排,好家伙,这么多人,一顿牛排江篱那单就算白辛苦了。因此在陆天赐面前他让了步,“行行行,肯德基。肯德基行了吧?”
最终谈判的结果是,先去肯德基给两个孩子买汉堡薯条,再拖上这两油瓶去吃姜母鸭。而且六六说了,不能让他们在肯德基店里吃,因为这小弟一吃饱就不可能再有耐心跟他们去姜母鸭店。必须将吃的提在手里,像引诱小狗一样吊着他们的胃口,才能保持后续的短暂安静。
鲁粤因为牛排泡汤,对陆天赐爱理不理。
江篱也不喜欢小孩,而且第一次牵个熊孩子感觉怪怪的,费尽力气想做出一幅和善阿姨的模样,但很快就放弃了。陆天赐在家是天,是地,是中心,是吉祥物,早习惯了旁人哄着他玩,一个不如意就闹,言辞嚣张——
“阿姨,你帮我提着,别让饮料洒了。哎呀歪了!歪了!笨!”
“到了没有呀?我饿了!我饿了!”扭屁股甩胳膊耍赖。
“叔叔,你抱我走,我困了。”抬起手想让鲁粤抱。
鲁粤一点都不想讨好他,一听更往前走了几步。抱你?你比一袋大米都重,我抱你?
江篱也受不了了,在鲁粤耳旁轻声说,“大哥忍一下。不是掉落人间的都是天使,也有可能是天蓬元帅。”
只有六六习惯这一切,托着油瓶不忘和江篱聊天,她说江篱就像被关起来一样,她俩在一个小小城市却经常见不着。
“你应该多出来逛逛,你都没看刺桐花吧?你刚来的时候其实正开着,可惜没时间带你看,你也是,天天窝在厂子里……欸,陆天赐你别闹,快到了。”
“刺桐花是啥样?”
“红红的一树,就像鸡冠子一样,每年差不多三月开,可好看了。”六六每次说起家乡美都神采飞扬的,“泉州就叫‘刺桐城’啊,你不知道?”
“我知道一些。”
“在泉州,每走几步路都可能和一个国家相遇,神不神奇?就说文化信仰吧,伊斯兰教,印度教,景教,佛教道教啥的,多元文化共存,这叫什么,这就是海洋文明呀!海纳百川!我跟你讲啊,古代的刺桐城不亚于现在的纽约东京。”六六也不管身边人是不是在听,自顾自地说,“我以后有了孩子,不管男女都取名叫‘刺桐’,江篱你觉得怎么样?”
“不错哎!”江篱觉得这名字很美,“我本来看泉州也就那样,听你一说,就觉得哪哪儿都好,你以后要带我多逛逛喔!”
“好的地方多着呢!”
前方,鲁粤的脚步也慢了下来,他在认真听六六说的话,一行人又走回到同一条线上。鲁粤说,“我来泉州一年了,也没怎么出过工厂大门。你们出去玩的时候捎上我。”
“行呀!”六六爽快。
“我们厂子食堂可文艺了,贴着一张画,喂江篱你注意到了吗?上面写着‘今来树似离宫色,红……’,红什么来着,我不记得了,反正也是写刺桐花的,就是形容花很红……”
“哥们别为难自己。”江篱拍拍他的肩膀,“不过,我还真没留意。”
“你一看就是那种对花草山水没感触的。”
这首诗六六也不知道,否则她一定会接住往下说,她就像个最好的推销员,产品是她的家乡。江篱经常想,自己对工作的热情要能有六六对家乡的这么高,说不准还能做出点啥成就来。
“六六,我觉得你有做业务的潜质,太会推销了,你咋不和我一样做外贸呢?”
“我不行。”六六嘿嘿笑了,“光凭英语好可不行。”
“我还不是一样赶鸭子上架去做的?”
“反正我不行。做业务太辛苦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还是老实当我的公务员,轻松点。”
“你要做肯定做得比我好……”
“到啦!我都闻到姜香味了!你们先进去点菜,盐烧姜鸭必点,再帮我要个蛏子煎蛋。”六六打断了江篱的话,指着那家著名的老字号牌匾给伙伴们看看,又指指外甥女的屁股,“我还闻到了别的味。她拉了,我去处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