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船自远方来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五章 朴素的神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天的姜母鸭吃的极不安宁,陆天赐嚼完汉堡和薯条后很快就坐不住,在饭店的桌椅间窜来窜去。六六的眼睛一直盯着他,生怕他摔了,更怕丢了。怀里的小女孩早已沉沉睡着,无处安放,得一直抱着。

  小女孩的睫毛长长的,灯光打下来,睫毛影子投射在粉嫩的小脸蛋上影影绰绰,这个时候很像天使。六六话也少了,生怕声音或胸脯的震动吵醒她。江篱看着难得安静的她们,竟意外地感到和谐。

  江篱想替六六分忧,可她每次一伸出双手,六六就用手指挡在嘴唇上,“嘘!一换人她就醒了,对我来说她睡着比什么都好。”

  鲁粤也不敢再高谈阔论,埋着头,闷声,报复一样地吃。

  六六没吃好,江篱也没吃好,她给六六夹到碗里的菜冒出一个小尖,可六六顾不上吃。吃到一半,六六忍不了了,把小女孩弄醒,又让江篱把脱僵野马陆天赐揪回来,腾地站起身,“妈的,我要把他们送回去。等我回来!”

  六六拖大带小拦了一辆出租车钻进去。出租车走的时候,卷带着几轱辘细碎的雨雾。

  门外一棵刺桐树布叶繁密,树枝间隐隐还挂着些残枯的花瓣,花期早过,它们还是顽固地抓着树枝不愿掉落。江篱记得刚来泉州时路边偶尔能看到这种树,开着她不认识的红花。她不是个浪漫的人,那时一心想找工作,没有多深究春色。

  江篱说,“我觉得六六说的不对,那花不像鸡冠子,更像朝天的小辣椒。”

  鲁粤哼了一声,“你可真够会联想的。哦,那首诗我想起来了,‘今来树似离宫色,红翠斜什么十二楼’,‘斜’后面那字我不认识。”还是没念全。

  江篱嚼了一块姜辣到了,可来不及吐就先笑,这一笑衣服上又被挤上了汤汁,“咱就不念古诗了,行不?”

  鲁粤嫌弃地往旁边躲了躲,“女人家家的吃相和笑相能好看点么?”

  “邋遢了二十几年了。”江篱自嘲,又提醒,“欸,别都吃光,给六六留点。”

  “江篱,你比六六自由。”鲁粤突然说。

  “啥?”

  “你比她自由。你看她,还没嫁人就这么多累赘,以后还了得?”鲁粤正低头盛碗蛏子汤,“你要不要来一碗,这蛏子好肥。”

  “她可能觉得很知足呢?不用了,我吃不太惯。”

  鲁粤把嘴瘪成了一字形,不认可地摇了摇头,但也没再评说,只顾舀汤。

  那天六六走了很久才回来,尽管江篱和鲁粤给她留了菜,可已是残羹冷炙。六六不在意,呼呼吃着,自己面前的调料小碗放满骨头,就把江篱的小碗拿出去。

  江篱笑,“你倒是一点都不嫌弃我。”

  “我把他们都放回家,我妈死活不乐意。管她呢,我就是想和你们好好吃顿姜母鸭。”

  江篱又是没来由一阵心疼。

  那天吃完饭,江篱结了账,六六满足地摸摸肚皮,说她真想天天这样吃,还说自己胖一点才好看。鲁粤便直言,“你能胖了才怪!”

  一顿饭前后耗了三四个钟头,幸好快到七月天了,昼长夜短,几个人还奢侈了一回,打了个车去了关帝庙。

  江篱本以为天色将暗,关帝庙一定冷清了下来,去了才知那里晚上更热闹。香客们络绎不绝,面带虔诚之色出出进进的。六六问要不要进去看看,江篱说,“我们老家那边讲究请香要趁早,这么晚了会不会没诚意?”

  六六说,“应该没关系吧,我们这关岳庙是道教体系,不知道有没有这讲究?”

  鲁粤便提议说,既然来都来了,还是进去看看吧。

  庙中香火鼎盛,既使站在庙外很远处也能闻到由里及外发出的特珠香味。江篱去过的庙寺不多,只觉这里较一般的清净之地更为热闹,又觉关老爷威猛刚毅,挺符合自己的喜好,便双手合于胸前,向关老爷叩拜再叩拜。

  “不用一直拜。”六六笑了,并有些疑惑,“这次你倒很积极。”

  江篱解释说,“关老爷是‘武财神’嘛,守信用,重承诺,又威震三界,是我的偶像没错了。只是今天我什么也没带,只有三柱清香,不知道他会不会怪我?”说完看看四周,“周末香火真是旺啊!”

  “这里几百年来一直旺,我们最信关老爷了。”

  江篱想起小时候回农村奶奶家,奶奶家里也有一尊小小的关云长,时间久远,年代无从考证,上面却从无落灰。奶奶每天拿干净的抹布擦拭它,而关云长每天都享用着乡下的粗茶淡饭,朴素的很。每次它被揩干净了,红红的脸色泛着光,奶奶就“咯咯”地笑,说多像个小孩子呀,小孩子脑子里才有是非,小孩子干净乖巧了大人就好过,多像!

  “来泉州之前,我一直以为靠海吃饭的人只信妈祖。”江篱说。

  “都信。”六六倒不偏执,“只要能保佑得了我们的,都虔诚地信。这边有些庙就和台湾那边一样,有时多神共奉,我也一样信。”

  鲁粤听罢,也有模有样地学香客们拜拜,并许愿说,“关老爷,我也要发财。你要相信我,我一定会是个乐善好施的好商人。”

  没有了熊孩子,鲁粤变得和颜悦色多了,此时就担起了护花使者的角色,主动给两位女士拎包,还溜达到西街请大家喝冰可乐。

  口干舌燥之后冰可乐下肚,三人居然齐齐想起陆天赐来。几个小时前这小屁孩咕噜咕噜喝可乐,喝得打嗝,赛活神仙一样,这爽快他们此刻算是体会到了。

  江篱又想起自己第一次喝可乐的情景。那是小学四年级,也是这么一个春夏交会的季节,学校组织学生们去郊游,她从一位女同学的背包里第一次看到了可乐。女同学将可乐倒在老何给江篱带的保温杯盖子里,江篱喝了一口,就被翻腾的气泡和中药味呛得差点吐出来。

  最终,她为了礼貌忍着将一杯盖的可乐全部喝下去,同学再给她倒,她摆摆手说不要了。

  江篱已经忘了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与可乐和解的了。就是在不经意间,这个洋饮料就遍布大街小巷的商场超市小卖部,人们不会再因为它淡淡的中药味而皱眉头,男女老少都喜欢喝。

  江篱说:“不怪天赐爱喝可乐,现在城市里的小孩天生就是要喝可乐吃汉堡的,长在骨子里一样。”

  六六也有感慨,“陆天赐更小的时候,有次闹着要喝可乐,家里没有备着,阿妈便拿酸梅汤骗他,居然骗成功了。只要说这是可乐,甜甜的,凉凉的,他就很好骗。当然,现在是骗不了他了。”

  鲁粤便说,“你们要不说我还没感触,现在的确是看到啥洋玩意都不觉得奇怪了。”

  三个人捧着可乐一边走一边喝,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六六健谈,很快就和鲁粤熟起来,有说不完的话题。最后江篱倒像成了个陌生人,好几次插话都插不上嘴。

  “泉州还有什么好玩的?”

  鲁粤只要这么一问,六六的话闸子就能打开,不喊“停”关不住——

  “改天带你们去爬清源山。离你们公司不远,十几公里吧。”

  “农历七月快到了,我们要普渡,到时家家户户都会做好多好吃的,跟过年一样。你俩来,反正我家人丁兴旺,多两个不多。”

  “江篱你有没有想要去博物馆转转?哎,你们那公司离哪儿都远!”

  那天三人晃荡到八点多、又排队吃了一顿牛肉才散了。鲁粤的牛排虽然泡汤,中途还受到两个小屁孩的叨扰,可他还是挺开心的。

  六六这个城市最佳形象宣传大使,她涛涛不绝的介绍引起了鲁粤对泉州极大的热情。他说自己来了一年,真是低看了这座城市,除了上班之外一无所知,真是惭愧。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英雄莫问出处’,在这里是‘商人莫问祖籍出处’。我就让关老爷庇护,做个满身铜臭的商人吧!六六,谢谢你给我讲了这么多……”

  江篱马上纠正他,“是给‘我们’,不是单独给你讲……”

  “谢谢你讲了这么多,我现在觉得连工作都不枯燥了。有道是,我们相聚刺桐城,再叙千年大洋情。今来树似离宫色,红……”

  “你真夸张。”江篱斜他一眼,“一首诗念了一下午都念不全,咱不装有文化了,行吗?”

  “下次你们出来一定得叫我。”

  “再说吧。”

  其实那天晚上回去,江篱特意偷偷跑到食堂去看了回宣传画,看到了鲁粤总是念不全的那首诗,还有他不认识的那个字,是“欹”。

  今来树似离宫色,红翠斜欹十二楼。

  江篱从粗糙又失真的墙画中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刺桐花。

  真的像朝天的小辣椒,又怒发冲冠的。

  江篱总觉得这花与诗都有些悲壮。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