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云间露上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2章 第22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2、

  沈太太唤人过来用饭时就发觉两个人怪怪的,自己儿子打小就是混不吝一个,虽说这些年留了学,也进了军队历练,但在自个眼里永远都是顽石一块,要不怎么单单就娶亲这一件事就能拖得这么久,磨得亲娘都要没脾气了,非得搬出老祖宗不行。眼看着沈云开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样,又瞧瞧坐旁边的赵青时,两颊的红晕还没散去,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子别别扭扭的气氛,沈母心下了然,暗暗给自家儿子定了十八宗大罪,这顶顶好的一门亲事,要是被这混账搞砸了,她非扒了沈云开一层皮不可。

  心里虽这么想着,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沈太太亲自给赵青时布菜:“小时呀,伯母听说你五哥哥前阵子伤到了,不晓得现在好利索没。”

  “好多了,我昨个回去还看到他了,再过几日等好全了,一定让五哥哥过来拜访伯母。”赵青时一边递盘子接应沈太太,一边回复者。

  沈云开听了不禁扯嘴一笑,赵青川何止是好多了,恐怕精力旺盛到无处宣泄吧。

  沈母一瞥眼便看到沈云开的表情,又转头望了望大儿子夫妇一副琴瑟和鸣的模样直觉更加头痛,不禁出口点破:“云哥最近不忙,抽时间去看看青川少爷呢,你们年轻人聚在一起有话聊,别老是整天把自己困在书房里,这又不是东北,哪来的那么多军政要看。”

  沈云开迅速接到母亲的暗示,连忙点点头,对面的沈石开听了也跟着说:“赵家的五少爷我早前就听说过了,奈何一直没碰过面,有机会一定要见见。”

  白宜晨听了也笑着搭话:“前阵子跟母亲逛街时就听说了,青川少爷如今可是北平城好多姑娘家青睐的人选,风头正热呢。”

  赵青时一想到五哥花名在外,脸上不禁又热了几分:“五哥哥刚留学回来,想必也只是凑个新鲜,等时下过了,自然就不稀奇了。”

  白宜晨率先听出弦外之音,自觉不应再探人家私事,便岔开话题问问女孩子间的闲话,一顿饭不知不觉便结束了。只是沈云开除了几句简短回应外并未多说一句,脸上的表情也是阴晴不定,饭后,赵青时借口还有事要先回去,沈云开主动开口送人,沈太太这才一脸欣慰地点点头,自家儿子总算要开窍了。

  赵青时从上车起便不再说话,跟饭桌上乖巧讨长辈欢心的模样判若两人,也是,他们之间也不需要伪装。

  沈云开一边熟练地倒车,一边随口说:“我很开心赵小姐能这么爽快。”

  “各取所需。”赵青时望着车窗外淡淡地抿嘴回到。

  沈云开转弯,用余光瞥到赵青时一脸的漠然,心下冷了几分,再开口时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既然如此,赵小姐回去也好好准备一下,我明日便请母亲上门过礼。”

  “明日?”赵青时诧异地转头望向她。

  “嗯,东西早就备好了,就等赵小姐点头。”沈云开木着一张脸,仿佛说着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

  赵青时僵硬地点点头,回过神来梳理自己的情绪,仿佛消化不下这一天的变故。

  不多久,赵家大门便出现在眼前,沈云开稳稳地停在正门口,等赵青时起身下车时才开口:“如果赵小姐反悔的话,现在还有时间。”

  赵青时没有正面回复他,起身下车的一瞬淡淡地回了一句:“沈少爷明天见。”

  沈云开目送她回去,直到纤细的背影彻底消失在门后,一双眼睛里却仿佛酝酿着一起风暴,虽说事情的走向有些微的偏差,但最终到底是如他所想,娶回赵家的女儿,顺了老太太的心思,至于他自己,早就可有可无,明明一切都很顺利,却又隐隐觉得不甘。

  到底哪里不对?

  沈云开想到刚才吃饭时,白宜晨笑着替他大哥布菜的场景,想起她一脸满足地憧憬着跟随沈石开一起去南京生活的样子,甚至想起她为大哥做得点点滴滴……他知道,她从一开始便是大哥的,他不能存半分肖想,这么多年,他执意不婚,只不过有着一个盼头,他单着,但多了一分想她的底气,他成亲了,便不配想她了。

  刚过晌午的大街上空荡荡的,沈云开将车靠路边停下,沉默地一根根抽烟,末了像是想通似的,一踩油门驱车离开。

  赵青时进门之后,听说父亲赵鹤年正好在书房,便直接过去敲门,不过一会工夫,便有人匆匆去请大太太冯唯臻和三太太程云熙过去。

  二太太莫琇莹倚在窗边摇着团扇,一边听着小院外边急匆匆的脚步声一边跟身边的丫头闲聊:“等六姑娘出了门,家里小辈就又要少一个了。”

  底下伺候惯了的丫头知道二太太喜欢热闹,一边给莫琇莹垂着小腿一边便捡着好听地说:“六姑娘出门时,三姑娘和四姑娘没准也就回来了,到时候和太太好好说说话。”

  听着这话,莫琇莹眉头果然舒展起来:“说起来,上次见三丫头有阵日子了,倒是四丫头,上个月来了书信便一直没后话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有身子了。”

  “四姑娘是有福气的人,年前瞅着四姑爷也是知道疼人的,太太只管等着好消息就是了。”

  主仆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不过一会功夫便看到外院听差的过来传话,莫琇盈隔着窗户听着动静,果真是关于赵青时的。

  “太太,”门口的丫头进屋传话,“老爷吩咐,明个上午沈家人过来,叫您中午一起用饭。”

  “知道了。”莫琇莹将手里团扇递给身边的丫头,换了个坐姿,想起当年自己送姑娘出门时的光景,不免一阵伤感。

  大太太冯唯臻尚且顾不上这一时半会的感怀,想着赵青时不日成婚,生怕自己这个做嫡母的准备不充分,白白叫婆家瞧了笑话。她早前唯一的女儿青萍到底是缘分浅了没留住,所以私心里对三个庶女也是疼爱有加。不过早些年程云熙身子弱,生产时又差点难产,她便更是把小时当亲生女儿般心疼,如今到了嫁姑娘时才真真体会到了慌乱,恨不得把家底都当了陪嫁还生怕不够。

  “我那支紫鸯花簪子找到没?还有那玛瑙绿石坠子?”冯氏一边翻着柜子一边跟身边的管家婆婆絮叨着。

  徐婆婆一边帮着翻找一边宽慰她:“太太放心,都在箱底压着呢,您当年的陪嫁,每年都有清点。”

  冯氏找着找着眼圈不禁红了,估摸着是想起青萍的模样,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青萍也好,青时也好,都一样是赵家的女儿,这些陪嫁跟着她来到这里,如今总算要派上用场了。以前帮着给三丫头、四丫头准备陪嫁时,总是想着要给小女儿留着些,如今却是用不着留了,只怕给的还不够。

  “徐妈快帮我想想,还缺了点什么,别到时候平白让婆婆妯娌笑话了去。”冯氏不放心地叮嘱着。

  “太太准备得够充分了,再说,三太太那边也会准备的。”徐婆婆缓缓说着,这才稍稍安慰了冯氏。

  “云熙当年也是命苦……”冯唯臻叹了口气,话留一半,转身去到另一屋里核对着嫁妆名单。

  素云院里,程云熙也是一边红着眼圈一边收拾着,她当年只身一人嫁入赵家做妾,这些年身子又弱不曾管家,手中积蓄不多,但还是努力找补者,能多给姑娘一点是一点。

  “阿娘……”赵青时亦步亦趋地跟在程云熙身后,“阿娘放心,沈少爷人很好,不会苛待了女儿。”

  程云熙停下来,缓缓抬头盯着自己女儿:“软软……”话才刚开口便带了哭腔。程云熙缓了缓才继续说:“阿娘只是舍不得你,阿娘知道,软软长大了,会有自己的小秘密,会有喜欢的人,以后还会跟阿娘一样,有自己的孩子。”

  赵青时轻轻抱住程云熙:“软软长大了也还是阿娘的女儿。”

  程云熙温柔地抚了抚赵青时的后背:“阿娘只是希望,无论你做什么决定,以后都不会后悔。不要像阿娘一样,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程云熙缓缓抱紧了怀里的人,“如果你不想嫁到沈家,阿娘可以去求你父亲……”

  “阿娘……”赵青时打断了她,“沈少爷挺好的。”

  程云熙默默叹了口气,松开怀里的人继续收拾着,她知道小时爱跟着她一起听戏,甚至有时候自己还能唱上两嗓子,便把这些年自己闲来无事誊抄的戏谱本子翻了出来,还有青时小时候收藏的各种戏票画帖,都一一规整好。姑娘家出了门,以后就是别人家的了,这些东西带过去,权当个念想了。

  赵青川回来时夜已经深了,他像根木头似的杵在廊下,一根一根地抽闷烟。

  虽说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却依旧忍不住落寞。他直觉沈云开不是简单的人,生怕日后自己妹妹受了委屈,只恨今早上没能再狠狠补上几拳权当是提前给个教训。

  他想了很多,想了很久,想到刚来赵家时的情景,想到小时候翻墙让青时打掩护……只是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能做的,不过是送她出门。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