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重锦官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6章 第16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除夕,忠勇侯夫妻和忠勇侯世子夫妻进宫朝贺,老夫人得了宫里的恩典不必入宫。

  张承忠、林婉蓉兄弟领着小一辈们陪着忠勇侯老夫人在荣寿堂用了些点心,以防大家因为太晚吃团圆饭而饿着了。

  小肥仔儿流着哈喇子,在老夫人身边吭哧吭哧地想要爬起来,但每一次都因为力气不够而趴回到塌上。小脸都弊得红了,衬着那粉嫩嫩的小脸,犹如一个成熟的苹果,看得老夫人直搂着他叫心肝儿。

  稍晚,进宫朝贺的忠勇侯夫妻和世子夫妻回了府,众人方移步到荣寿堂正堂用团圆饭。

  用过了团圆饭,廖氏把小肥仔儿抱到老夫人屋内的碧纱橱里睡觉。

  众人围坐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了起来,由于长辈都在,张长宏等一众小的也不敢插嘴,只在一边静静地听着。

  “继光媳妇,宏儿过了年就十四了吧。”老夫人突然问道。

  “是的,母亲。宏儿翻过年就十四了。”李氏答道。

  “嗯,你可有给他相看相看。”老夫人点头。

  张长宏听到这里微涨红了脸,下面的弟妹挤眉弄眼地抿嘴偷笑。

  “回母亲,儿媳和老大媳妇都在暗中关注各家闺秀。”

  “宏儿是嫡长,娶妻必得谨慎。你和先儿媳妇可得好好相看,若是下不了决定,可以找我老婆子掌掌眼,我这老骨头还是有点眼力劲的,”老夫人想了想,看着张继光父子说:“继光、先儿,你们在外也注意注意,嫡长媳关系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可轻忽不得。”

  “是,母亲。”

  “是,祖母。”

  见长辈们止住了话题,张长宏松了口气,要是再继续下去,他可能就要遁走了。

  到了子时,吃过了饺子,男孩儿坐不住了,禀了长辈,都跑到外面放烟火。

  一时外面院子欢声笑语,伴着漂亮的烟火,让贞静坐于一边的女孩儿们也生了向往。

  李氏见一众女孩儿都有所意动,想到不几年,自家这些捧在手心的女孩儿都会嫁人生子,再也不如在家中过得舒坦自在,遂向老夫人道:“母亲,今晚是除夕,也别拘着她们了,让她们出去乐呵乐呵吧。”

  “好,都去吧,小心别碰着了。”老夫人看着自家花骨朵一样的女孩儿都渴望地看着她,手一挥,让她们都出去了。

  “祖母,我们也别干坐着了,一起出去乐呵乐呵呗。”林婉蓉无视她爹的瞪视,厚着脸皮挨着老夫人道。

  “是你自己想出去,才拉上祖母的吧?”老夫人嗔了林婉蓉一眼。

  “嘻嘻。我是长辈嘛,怎能跟那群皮猴一样坐不住。”林婉蓉扶起老夫人,“孙儿这是在尽孝心,扶祖母出去看看烟火。”

  “巧言令色。”忠勇侯骂了句。

  “今天是合家欢聚的日子,你还板着个脸训儿子。”李氏偷偷掐了丈夫腰间的软肉一把。

  忠勇侯眼角一跳,暗暗揉了揉腰间,心里咬牙决定,回房一定要让自家妻子知道知道什么叫以夫为天。

  张承康偷偷瞄到他爹的动作,尽力压下上扬的嘴角。(老虎的屁股不是可以乱摸的。)

  娘亲威武!

  这时皇宫方向“碰、碰”地次递放起了烟火,烟火攀上高空,绽开了一朵朵大大的各色美丽烟火,照亮了整片天空。

  众人的眼光都被吸引了过去,望着天空中相继绽放的美丽烟火,心中惟愿盛世安稳,家族繁荣。

  林婉蓉狠狠地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虽然头上带着斗笠,但滂沱的大雨借着风势扑头扑脸地打过来,斗笠根本遮不了多少。她脚上穿的是家里特地做的防水鞋子,但现在也已经全湿透了,每走一步都是“卟哧、卟哧”地响。

  督促着手下的兵勇赶紧把水渠通好,他们还得赶去别处查看查看可还有哪里堵塞的。

  这雨已经下了半个月,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有越下越大的趋势。还好京城地势较高,当初建城时也非常注重城里的排水系统,下了半个月的雨,也只是有些地方堵塞,问题并不严重。

  “爷,爷……”莫夏穿梭在人群中焦急地寻找林婉蓉。

  “莫夏。”林婉蓉发现了莫夏,朝莫夏的方向喊了一声。

  莫夏听见了林婉蓉的喊话,快步跑了过去,“爷,府里让你赶紧回去。说是老夫人有些不好了。”

  “嗯,我跟他们交待一下就与你回去。”

  林婉蓉让人唤来石吏目,交待了一番,便带着莫夏回了侯府。

  忠勇侯老夫人过了年之后,就一直觉得不舒坦,请了太医,太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是老夫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往,开了些药让吃着。

  这阵子,李氏整日都在荣寿堂照料着老夫人,把侯府交给了嫡长媳周氏打理,林氏和廖氏则在荣寿堂打下手,让李氏能稍稍歇息一下。

  忠勇侯早晚都要到荣寿堂过问老夫人的饮食起居,张承先三兄弟也每天早晚请安,余下重孙辈们也都是得空了就跑到荣寿堂帮着照料。

  已经去信二叔、三叔,四叔,但他们俱在外地任职,远离京城,要赶回来还得等些时日。

  回到侯府,在书房换下了一身的湿衣,匆匆赶到了荣寿堂。大哥张承先已经到了,正坐在外间的左手第一把椅子上,林婉蓉向大哥拱手行了一礼,问道:“大哥,祖母怎么样了?太医到了吗?”

  “太医已经在里面诊治了。据说祖母今早用过早膳后,突然呕吐,然后陷入了昏迷,具体如何,还得等太医诊治过后才能得知。”今天早上他们来请安的时候老夫人尚未起身,他们并未见到老夫人。

  “林大人,请。”崔嬷嬷引着林御医出了内室。

  “林大人。”张承先兄弟向林御医一拱手。

  “大公子,八公子。”林御医拱手回礼。

  “林大人。”忠勇侯大步走进外室,身后跟着张承忠。

  “侯爷。”林御医向忠勇侯恭敬行了一礼。

  忠勇侯拱手回礼,道:“林大人,家母现下如何?”

  林御医回道:“回侯爷,下官已为老夫人施针,她现下暂无大碍。只是……老夫人毕竟年事已高,经此大难,以后须得勿大悲大喜,或可安享高寿。”

  “辛苦林大人,烦请大人开下药方,并把该注意的事项告知崔嬷嬷。在下先进内探望母亲,失陪了。”忠勇侯示意崔嬷嬷领林御医到隔间开方子。

  “侯爷请便。”

  张承先三兄弟也跟在忠勇侯身后进了内室。

  忠勇侯老夫人躺在拔步床上,身上盖着锦被,脸色暗黄,似乎一夕之间苍老了很多。

  林婉蓉看着虚弱的老夫人,心口有些发堵。经过这大半年的相处,他已把忠勇侯府众人当成真正的家人。

  老夫人似乎感觉到房间里有人,缓缓睁开眼睛。

  “母亲……”

  看着微有些咽呜的儿子,扯了扯嘴角,似乎想笑,道:“别担心,我会好好保重的。”说完这句她又疲倦地闭上了眼。

  “母亲好好歇歇,儿子晚上再来看您。”忠勇侯帮老夫人扯了扯锦被,带着三个儿子出了内室。

  “侯爷。”李氏见他们出了内室,迎了过来。

  “母亲。”三兄弟向李氏行了一礼。

  “夫人,这些日子辛苦夫人了。”看着李氏憔悴的面容,忠勇侯心下内疚。弟媳们都跟随弟弟在外任职,母亲病了只得李氏日夜在床前尽孝,连个替换的人都没有。

  “能为母亲尽孝,是为人媳妇应当做的,怎能说辛苦。”李氏温柔一笑。

  “母亲,您若是累了,就让周氏她们妯娌三人照料一下祖母吧,可别把自己给累坏了。”世子张承先认真地说:“听周氏说您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张承忠、林婉蓉点头表示同意,支持大哥的说法。

  “母亲没事,她们不但要照顾你们,还要照顾孩子们,也够累的了。”李氏笑着向三兄弟摇了摇头,把他们父子四人送出了荣寿堂,“你们还在当值,快回去吧。放心,我会注意休息的,不会累着自己。”

  “母亲,有事就让下人去做,您可不能累坏了自己。”林婉蓉看着李氏眼底的黑印,担心地说。

  “我知道,放心去吧。”发现三兄弟身上都有些湿,又道:“让人拿碗姜汤喝了祛祛寒气,换身衣裳再去当值,可别着了凉了。”

  三兄弟都应了。

  过得两日,老夫人的精神日渐见好,林御医也说老夫人的病只要细心调养,应无大碍,众人才舒了一口气。

  下了半个月的滂沱大雨,也渐渐小了。过得两日,笼罩了半个月的乌云终于散去,阳光重回大地,上至满朝文武,下到市井小民,俱都松了口气。

  正当沉寂了半个多月的京城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时,一封八百里加急送上了秦肃帝的御案,满朝文武刚放下的心俱都提了起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