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束
建宁市的竹林度假区,是长三角开发的最早的几个度假村落之一。
这里政府保留着一些江南古镇老房子的村貌,又因着依山傍水,在山角下种植了大量四方竹。即使冬至,竹林仍然翠绿的挺拔着。
束禾一行人就住在山脚度假区的民宅里。学校包了民宅一整栋,三层楼,供同学们生活上课,赏景写作。
学生们两两一对,入住了自己的房间。
束禾班上就来了她以及班长和学习委员两个男生,没有女孩结伴,又碰巧女生们是个奇数。她落单了,天远老师给她安排了一间单人房,民宿三楼,还带个小小的观景阳台。
这次冬令营为期一周,在小年夜前一天返程。束禾在卫生间放好了自己的洗漱用品,又回到床边,拿出自己准备的米白色床单和枕巾,铺了起来。
少女生性有些小洁癖,即使以前在杂角弄堂,母亲忙着打工约会,无心家务,小束禾也很在意打扫她们那个租来的,十平米不到的小家。而出门在外,她的装备也自然是齐全的。
与同龄的孩子们相比,她既不像天生来的公主,却也不似无拘束的野姑娘。
她夹在两者之间,想体会一刻完全无忧虑的骄纵,想要一往无前的阳光与善良,却又因那些事件的发生,无数次脑海中划过狡黠的念头,始终焦虑担忧着。
午后,十几个同学围坐在民宅一楼的院子里。天远老师分发着写作周刊。
冬令营需要日记三篇,而在这依依竹林间,最终考核作文题目是,《思存》。
简单的两个字,可以清风,也可以沉木。束禾用笔尾戳着自己的少女脸庞,这是她从小大到的习惯动作。学生们翻弄着周刊,翻页的簌簌声响环绕。
余路向来不擅长写作,偶尔最多也就是爱写点物理实验报告。他漫不经心的看着周刊上的金句节选,唐诗宋词楚辞汉文,思绪却不断的向对面那侧漂浮着。
少年自住校就开始找着兼职,每年暑期寒假打工,攒下了自己的一些小积蓄。那天无意看到班主任过手的冬令营统计表,束禾名字旁边紧挨着个李肖然。余路当即就回宿舍拿了报名费。
只是当时班主任的脸色无比诧异,平常1500字作文恨不得只写15个字上交的余路同学,终于要开始发愤图强弥补偏科了吗
“文学是件独特的东西,”
天远老师看着花季年龄的学生们,
“平凡却囊括一切的艺术。希望大家这次,都可以写出你们的真心。”
学生们似懂非懂的点着头,唯有束禾,低下了眼眉。
天远老师对这个冬令营小分队实行着散养模式,一连三天,除了规定定时起床熄灯,以及保持两小时阅读时间,其他只是交代大家注意安全不要走远,任由学生们在林间山上采风。
束禾拿着带来的小说和一小块野餐毯,午饭后到了山腰林间。
南方的冬日鲜少在零度以下,除了阴冷的地方,如果有阳光的话,还是很暖和的。
少女坐在小毯子上,打开了小说。
看了大约十分钟,静静地,她听到了脚步声,甚至听出了那脚步声的归属。
余路在她身边坐了下来,“在看什么呢。”
束禾翻过一页,佯装认真阅读不想说话。
余路的呼吸也轻轻的,似是怕打扰她,也似乎是失落着,没了下一句追问。他斜坐着,靠在另一侧的小树上。
束禾的心有一丝不忍,
“在看一个传记。”
“讲的谁。”
少年微微直起身。
“一个成功女作家的自述。讲她小时候的一些经历。”
束禾翻着页,轻轻的说道。
“她,怎么了。”
余路望着束禾,少年的声音环绕着她。
“她遇见了一些不好的事...社会,亲人,工作,生命对她而言崎岖,诡异...”
束禾顿了顿,她想着形容词,仿佛在认真的想要形容清楚,忘记了说话的对象,
“一个从不顺生命中获得解释的人,讲完痛苦还想努力的分享一些希望,”少女又顿了顿,有些颓丧。
“殊不知很多人再努力都不会有这份幸运。”
余路看着束禾,她的睫毛有些颤抖着,语气温和却夹杂着一种荒冷。
他突然很想拥抱她。
“束禾”,
余路缓缓的开口,
“以前我和她一样,也觉得自己不会再获得解释。生活,不过就是这样。废了的开始,废了的长大,再真正的结束完蛋。”
少年也陷入了某一种思绪,他的声音轻轻的划过林间,与竹林摇曳缠绕在一起。
“然而我却遇见了我以为自己不会拥有的...也许,我是说也许有一种可能,我们是有能力,从那种以为逃脱不出的痛苦中,得到解释的。”
“甚至可能,我们就不会去在乎那些人的解释了。”
束禾回头看着余路。
少年深邃而温柔的双眼,还有刘海下的前额,与下巴上,或是被父亲殴打,或是与人斗殴而永久留下的小疤痕。
她复杂的情绪涌上了心头。
束禾不知该说什么,低头合上了书,站起身离开。
余路看着少女,她的背影在四方竹下顿了顿。
“你不会明白的,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