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浮生若萤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 8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车从平山县城出发,在新修的公路上行驶了一小段后,便拐进一条旁路,一头扎进了山谷中。刚绕过几座低矮的小山,平坦便在这里被群山没收,道路逐渐曲折起伏,视线也变短了起来。尘土在车后飞扬,带起的沙石枯叶打在车底噼里啪啦地作响。坐在车上的人们已漠然于这样的吵闹,安静地,随着车的颠簸而左右摇晃。车道沿着地势穿行,时而在山谷中与溪流并行,时而盘着山体,从山脚绕到山顶。道路柔软,伏贴着山形,任由山形摆布,虽不相争,却总能在未预料处寻得突破。路上总有大幅度的转弯,从中经过,就从一条溪流转换到另一条溪流上,在拐弯处,常有巨石占据,张扬着奇形怪状的姿态耀武扬威,而道路总是在迁就,从它面前驶过,又调了个头,从它背后冒出,给人一种行到水穷处,蓦然回首,柳暗花明的感觉。司机在每个弯处都按着喇叭,发出“叭、叭、叭”的声音,昭示着自己的存在,提醒着交汇的对方,又好像在给自己壮胆,鼓励自己“爬、爬、爬”。道路宽窄不一,较宽处,容得两车慢行通过,最窄处,却仅容得一车独过。经过这些地段,相互的车辆,在两车喇叭的来回确认后,常有乘客跳下车,临时指挥起交通来。

  曾诚一边和小王聊着,一边看着窗外的景物。城里长大的孩子,对农村里的事物都感到新鲜。满眼的绿意中藏着别样的色彩,高大的松树和相思树布满了山,茂密的藤蔓植物穿插其中,知道的爬山虎和不知名的藤状植物把剩下的空间填满。随着小王的指点,野生香蕉树在溪边显现,挂着瘦瘦小小的青果隐匿在绿色中;一株开花的铁树霸占着一处山坳,头顶立着的一串串黄花在绿色的背景中十分的亮眼;只在课本中出现的活化石植物刺桫椤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却在小王的嘴里叫着奇怪的名字,这让曾诚兴奋起来,却引起了车上人的侧目,发出一阵哄笑。小王指着车窗外山顶上的一株植物叫曾诚看,那植物其貌不扬,普普通通,曾诚着实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小王却得意地告诉他,那是一棵百年的老茶树,老粗那天泡的茶就有从这棵树上采下来的,这让曾诚又多看了几眼。

  经过一路的穿插迂回,八点出发的汽车到达塔下村时已然十一点多。汽车从一个山口中拐出,路便一下开阔了起来,阔别已久的塔下村一下子展现在了曾诚的面前。

  眼前的景象恍如隔世,多年前的记忆被一一勾起,一切的景象依如从前,未曾改变,变换了的只是光影。物是人非,当年的匆匆离去,留下的是遗憾,而今的再次面对,又将会遇见怎样的人和事曾诚心中感慨,不得而知。

  塔下村,一个因商而存的村庄,由于地处两省交界,古时候,作为沟通两省的必经之道,因人的往来交流而聚,因物的中转交易而兴。两省交界的地方,是一片延绵的丘陵地带,溪流众多,植物茂盛,虽没有什么高山峻岭,但人想要穿越这片地带却也十分地不易。山虽不高,但一山连一水,水山交叠,行人若是要沿着地形,绕着山脚,踏着溪流穿过这片地带,要频繁地更换车船,车马劳顿,十分地不便。所幸山山相连,古人经过不懈的探索,巧妙地在山脊上开出了一条驿道。驿道在山顶上穿行,远离潮湿闷热的环境,不仅没有毒虫蚊蝇,也容易发现猛兽凶物。塔下村所处的位置便在这驿道的中间,山坡如扇子般展开,是块难得的平整地带。扇尾处一条清溪蜿蜒而过,水流轻缓,拍打着溪中的石头,摇曳出一条条白色的水带,在阳光下闪耀着,如同古人缚扇用的穗子,随着水流轻柔摆动。

  进入丘陵地带,沿着古驿道,多处只能下马徒步而行,清晨出发的商队大致傍晚才能到达塔下村,在这里休养整顿,以便第二日能继续前行。渐渐地,物流带动人流,人因物而聚集到了这里,塔下村成了进省的第一站,外省的商队到此便不再继续前行,在塔下村卸下货物后就地交易,货物在这里集散中转,这使得塔下村更加的商业化,店铺林立、客栈众多。几百年的繁荣,不因朝代的变迁而受影响,使得这里人才辈出,巨贾不断。

  塔下村因商而起,自然就会因商而败,随着汽车出现在这片土地上,一条跨省公路从十几公里外穿过,塔下村从两省的必经之地变成了地图上无人问津的一个标记,商贾逐渐散去,只有土生土长的本地居民和装饰精美的古宅留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只剩下上了年纪的老人和一落落的残垣断壁还在述说着当时的辉煌。

  村长和几个村干已经在村口的石牌坊下等候,看见小王下了车,便热情地迎了上去,曾诚提着来时的行李,跟在了小王的身后。

  小王并不搭话,微微地向村长点了点头,表示礼貌后,便侧开了身子。眼尖的村长看见小王身后同行的曾诚,热情地伸出双手握向他,“您一定就是新来的支书吧,欢迎,欢迎。”

  “您好。”曾诚礼貌地回答,和村长握了握手。小王在旁边微笑地看着,直到两人相对无言,稍显尴尬时,才拍了拍脑门,“哦,忘了相互介绍一下,这位是陈耀祖陈村长,塔下村的村长。这位是曾诚同志,省里派下来的专员。”

  曾诚和陈村长又相互地问候了一遍,才随着小王进了村。

  村里安静祥和,与县上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大相径庭,鹅卵石铺就的大道宽敞而平直,历经过无数次磨砺的表面微微地凸起却又十分地平齐,偶尔路过的村民微笑地和他们一行人打着招呼,柔软的乡间土语,虽听不懂意思,却让人感受到无间的亲和。曾诚随着众人,漫步其中,浓烈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想到一年后,这里将建起一大片崭新的工厂,曾诚竟有点不舍。

  一众人来到一落古宅前,古宅气势恢宏,透着厚重的古韵,风格也与县上朴素的建筑大相径庭。陈村长指着这座古宅,无不自豪地介绍“这是陈氏宗祠,现在是村部的所在,平时也作为村民活动的场所,供大家议事休闲。曾书记,你看着门面,觉得如何”

  曾诚抬头看向这座古宅,大门前有一廊庑,设有内外两重门槛。外门槛立着四根石柱,内柱为圆,外柱为方,左右对称,曾诚知道,那是取天圆地方之意。内门槛是木质大门,分成三跨,高约六米。中间紧闭的大门有四米多宽,门上用重彩线条勾画的门神,神情威武,气宇轩昂。大门边立着两头石狮子,口含钱宝,威风凛凛。边上的小门开着,供人日常出入。门槛上方的立着双层屋顶,第一重屋檐连接着外门槛和内小门,尖尖的檐角向外伸出,仿佛向四周的天空扩张,屋檐的中间夹着巨大的牌匾,上书承泽堂三个字,黑底金字,苍劲有力。牌匾的上方,第二重屋檐下,层层叠叠的五重斗拱,精妙绝伦,不仅将牌匾突向众人,又将正大门高高拔起,显得气势压人。

  “相当的精美。”曾诚不由地赞叹。

  小王听着他们的对话,略微顿了顿前行的脚步,“陈村长,先让我们书记到里面休息吧,人家可坐了一天的车呢。”

  “那是,那是。”陈村长连忙收起目光,做了个请的动作,将曾诚请进了屋。

  陈氏宗祠,正门的后面是个青砖墙围出的小庭院,庭院向里有一五层台阶,拾阶而上,是个大大的戏台。戏台由木头搭建,面对着一个广场,足显得这宗祠的大气,广场的左右两侧各设一个凉亭,供人们乘凉看戏之用。戏台正对着前厅,前厅为一座三大开间,开间开敞连通,一字贯穿。进前厅,过天井上一台阶是大厅,供奉着陈氏先祖。大厅两侧为内房,左右对称,共有四间。西侧一间已有人住,屋里摆着几张床,杂乱地丢着生活用具。大厅的后面有一小庭院,以前是厨房,现已不用,零散地堆着杂物。

  “曾书记,你的房间已经收拾好了。”陈村长指着东边的一间房道,“先把行李放一放,我们就在厅里面坐一坐。”

  曾诚依言,放好行李后出到大厅。一众人已在厅里候着,闲谈着话。见曾诚出来,小王歉意道“村里条件不是很好,请曾书记不要介意。陈村长也是用心,将最好的房间打扫了出来。”

  “谢谢,陈村长。”曾诚向陈村长欠身,点了点头,表达了谢意。

  “哪里、哪里,应该的、应该的,”陈村长谦逊,“村里的条件可比不得城里,还请曾书记多担待点。”

  “陈村长,曾书记我可是带来了,下去可是要烦您跟书记相互配合,共同把省里交办的任务完成好。曾书记在市里宣传部门工作了多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先进的工作理念,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改革,旧的工作方式要改一改,陈村长,可是要好好地学习、学习。”小王看着陈村长,最后一句,语气缓缓,一字一顿。

  “一定、一定。”陈村长略显尴尬地回应。

  “曾书记,我也不多坐了,还要赶着班车回去。接下来,就辛苦你了,有什么困难可以向县里反映,县里一定会支持你的工作的。每个星期的星期一,你和陈村长要到县上开会,汇报一星期的工作情况。这可别忘了”小王看着曾诚说。

  “好的,王主任,你也辛苦,这么连轴转。”曾诚感激相送,随着小王往外走。

  “曾书记,你也不用送了,好好地休息休息。”小王连忙伸手阻止,抬脚跨出大厅。

  刚出大厅,小王就瞥见躲在墙角的一双大眼睛。“轩姑娘,还躲着偷听呢”小王笑着向门边招招手,示意她过来。

  “王叔叔。”一个小姑娘从屋角站了出来,笑盈盈地走向小王。

  “你这丫头,怎么又躲着偷听大人的讲话。”小王伸出手,摸了摸小姑娘的头,“今天怎么没出去玩啊”

  “听爷爷说,今天要来一个大人物,我就想来看看大人物长得什么样子。”小姑娘回答。

  大人物大家都看向曾诚。

  “你看他像大人物么”小王打趣,用手指着曾诚。

  小姑娘闪着大眼睛,走近曾诚,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摇头道“不知道。”

  “噢,怎么说”

  “这位叔叔长得倒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粗眉大耳。应该是个好官相,可就是身材不高,身形消瘦,跟戏里唱的不一样。”小姑娘一板一眼认真地回答。

  “哦,难道要身高九尺,心宽体胖”小王笑的问。

  “嗯,倒不必非得那么高,但至少也要比王叔叔高吧,还有身材那么瘦,不够胖。”小姑娘说着,连带着手上的比划。

  大家一听,都发出了笑声。

  “不够胖,”小王伸手刮了下小姑娘的鼻子,“难道都要像你一样啊。”

  小姑娘摸着刚刚被刮着的鼻子,委屈地嘟囔“戏里不都是这么说的么”

  “轩,怎么说话的,这位叔叔可是新来的村书记。”陈村长连忙出来打圆场,“赶紧跟叔叔赔不是。”

  “唉”小王出声阻止,“小姑娘嘛,好奇而已。”

  “这位小姑娘是”见众人围着那姑娘说说笑笑,曾诚不禁好奇地问。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