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接待(二)
半年多以前他在卫所见到房玄龄时也是这么问的半年之后说的话一样可境遇却已大不相同所以他对房玄龄那是真心感激。
房玄龄也很欢喜李大亮能在蜀中施展才能得居要职有他房玄龄出的一份力对他而言也很有满足感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官场人脉。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察举制度?就是因为可以相互引荐互为奥援盘根错节间大家就都共同进步了。
“我现为长安县尉……之前有些事未能随众出迎本来也就不来相见了不过一听是贤弟来了怎能不来相聚一番?”
李大亮连连点头又给他引见高季辅另外两位也来见礼屋内顿时热闹了起来。
前秦王府司马高季辅虽没见过房玄龄却也听到过他的大名前两年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闹的太凶了也顺便让他们的幕僚扬名于外。
高季辅瞅瞅李大亮又看看房玄龄心说人家不愧是姓李的一道从河南投奔过来看看人家认识的人物咱姓高的可被比下去了。
实际上呢他也只是那么一说认得前秦王府司马如今可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在蜀中已经待了两三年的他消息很是闭塞便也无从知道京师长安的形势。
于是见到前秦王府司马出现在这里还任职了长安县尉有点摸不着头脑甚至是被弄的提心吊胆的。
在益州的时候是李孝恭路上相交的是李大亮这要是再跟房玄龄扯上关系高季辅想了想后背不免有点发凉。
所以他之后便不怎么说话了只是竖起耳朵听房玄龄和李大亮两个交谈。
房玄龄也没用晚饭呢落座之后略一寒暄就也吃了起来而且吃的很香直到用了个半饱才一边喝着茶汤一边跟李大亮聊了起来。
先就问李大亮别后的种种遭遇李大亮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跟在李靖身边随大军入蜀一直在大军中军供职因为他有在永丰仓的经历所以还是管的后勤粮草之事多些还有就是给李靖参赞一些军务什么的实际上对李靖的帮助有限。
但话说回来了李靖吃的亏太多了这次出外任职真的是如履薄冰尤其是在人际关系上李靖抱着的原则就是能退就退能忍则忍和当初在马邑郡丞位置上的心态是完全不同。
那会他胸中还有意气如今蹉跎了十年再次出外屡任却绝对不容许失败了他年岁已然老大失败就意味着不会有重新再来的机会所以倍加珍惜。
可能和当年一般的也只有那点不甘了……
正因如此李大亮几个在他身边都得到了重用很多事李靖都要跟他们商量过了才会去办让李大亮几个幕僚都觉着这位东主有点婆婆妈妈的不够决断。
甚至于李大亮一度认为自己又掉进了另一个大坑里面。
嘉陵江畔一战李大亮几乎是抱着必死之心率二百兵跟着李靖出了绵州他是真不敢不去因为一旦李靖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李大亮一样要人头落地。
在苦劝李靖而不得的时候只能跟随其行事并带兵为前驱在嘉陵江边上纵马率先冲向了毫无防备的敌军。
一战过后李靖大名扬于军中李大亮随后也因功而晋益州总管府长史之职这是他用命换回来的职位并非都是房玄龄的功劳。
当然了跟房玄龄说起这些的时候他可不会自曝其短说什么自己根本信不过李靖李药师只是迫不得已才跟他一道来了个置之死地而后生。
改编过后的剧本就是他辅佐着英明神武的李总管建功立业的故事房玄龄和其他几个人不疑有他听完之后都是抚掌赞叹即便是高季辅也不吝赞赏。
虽然沱水之战决定了益州的归属在实际意义上更为重要一些可嘉陵江畔一战是典型的奇袭显然更具有艺术加工的价值也更能让男儿热血为之沸腾。
“贤弟能文善武之前多有埋没今日才得施展实乃可喜可贺之事可惜此间不能饮酒……为兄只能以茶代酒敬贤弟一杯了。”
李大亮赶紧端起茶杯“若无大兄哪有小弟今日?这杯该我敬大兄才是。”
…………………………
接下来李大亮又问起了房玄龄为何会出任长安县尉?照他话里的意思明显是觉着屈才了以前秦王府司马的才干即便是任职长安县令都属于大材小用。
房玄龄赶紧打住了他的话头没让他把话说完全了皇帝亲口许下的官职岂容他人置喙?
房玄龄含糊的回了句是贵人举荐不得不来便糊弄了过去。
李大亮一下便想到了公主“心领神会”间也不再追问而且他这人其实不是多话之人今日见了房玄龄高兴之下多说了这许多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
房玄龄转移话题又问起了沱水之战的情形从这里其实可以看得出来身在长安县的他消息还是那么灵通蜀中发生了哪些大事他都了如指掌。
只不过细节处要问一问这些当事之人而已。
李大亮那会在绵州并没有参与此战此战的详情也是听人说的大致给房玄龄描述了一下房玄龄听的津津有味。
房玄龄属于比较纯粹的文人按照此时的风气他对武事也是极为向往的听完李大亮的叙说又是一番赞叹。
实际上不知不觉间房玄龄便已主导了此间的话题而且众人并未有被冒犯或者压制的感觉反而觉着跟这人聊天很是舒服其实只用了一顿饭的工夫一个温文有礼博学多才性情洒脱的形象便已深深留在了高季辅的印象当中。
这种本事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拥有的而房玄龄结纳起友朋来简直就是顺手拈来毫不费力。
所以长安县令元朗就非常赏识于他没几天就把他当做了徐世绩魏征等人那般对待了。
如今要在长安县设立折冲府长安县这边元朗就都交给了房玄龄来办折冲府是新鲜事物房玄龄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做起事来也就很麻利。
折冲府琐琐碎碎的要求很是不少可都没什么为难的地方选址最终定在长安故城西边的一处地方按照要求划了些官田给它然后再把存在库房中的一些甲胄兵器交接出去。
给房玄龄的感觉就是他这个县尉的权力以后就少了一多半只剩下些抓贼捕盗的零碎差事了。
折冲府设的多了受影响最大的其实还是郡尉一个府兵你都调拨不动那还要郡尉做什么?
可要说折冲府的权力很大却又不尽然。
长安县这样的上县兵额也才八百粮草等许多东西都要每年向户部讨要监察之责收到了兵部手中受到的掣肘比较多。
房玄龄跟着转了一圈下来大致上折冲府的功用就都了然于心了评价就是折冲府设立之后郡县再想干涉兵权就不那么容易了。
朝廷调府兵参战比以往要便利的多因为卫府不用再通过郡县的官吏们来召集府兵直接颁下军令到折冲府就成。
至于弊端嘛……房玄龄觉着有了这样专门养兵之所在乱事一起怕是不好收拾而且地方上剿匪还要央着折冲府出兵折冲府又要上报卫府一来一回的浪费时间不说还很是麻烦。
总体上看不太好说房玄龄也无法下断言主要是因为他不在中枢并不明白朝廷设立折冲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只是大仓制和府兵制相结合的养兵制度已被证明很不可取那么尝试另外的方式也无可厚非。
他受元朗连累冬天里来到长安县任上碰上了大雪县里有的地方闹了些雪灾倒也不很严重很快就处理了下来。
接下来大冷天的也就没了什么事整日里跟元朗饮酒闲谈倒是对这位东家很有了些好感人家不光是会连累人还挺会照顾下属的。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这次之所以马失前蹄还是因为给前手下办了件不该办的事情所致至于是什么事就算元朗不说房玄龄倒也能猜到个一二。
为了前手下的终身大事敢去捋皇帝的虎须你说这样的上司是不是应该摆在家里供一供呢?
房玄龄对此是深感佩服同时又心有戚戚秦王号称爱才如命可他房玄龄被人逼得两次扒了房檐杜如晦更是被人打断了手指也没见谁人头落地更别说去寻皇帝理论了……
好吧旧主已逝拿来做这种比较不但不厚道同时也毫无意义就像是徐世绩张亮等人新降的时候总会拿李密来跟人相比一样都属本能反应。
对秦王有所怨言也很正常李世民和李建成两人争斗太烈受过的却都是手下人等当年李破想的是一点都没错投靠了李世民你根本不知道能不能熬到他登基那一天。